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概念?

孩子的時間概念是怎麼發展的呢,又該如何培養,才能讓孩子有正確的時間感?
孩子時間概念的發展
●剛出生~6個月:
嬰兒透過日夜交替和本身生理時鐘,感覺到時間的流動,但還未建立時間的概念。

●7個月~未滿1歲:
規律作息的嬰兒開始可以預期時間的節奏,例如進食、洗澡、睡覺等時間將近的時候會顯露出期待。

●1歲~未滿3歲:
這年齡孩子主要是生活在「現在」,還不了解「過去」這個概念,但可以接受「馬上」、「等一下」、「立刻」這些說法。具有先後次序的觀念,如:「吃完飯再看電視」,已明白事情發生的先後步驟。

●3歲~未滿4歲:
開始具有「現在」、「過去」及「未來」的時間概念。

●4歲~未滿5歲:
會知道時間長短的意義,也有日夜的觀念。開始使用時間性的複合字(如:今天下午,明天早上)。能瞭解四季(春、夏、秋、冬)的意思及相關性的特徵。

●5歲~未滿6歲
可以分辨過去、現在或未來的活動,會以「昨天」代表過去,「明天」代表未來。能大略了解時、星期及月份,並能了解時間的意義,喜歡聆聽「過去」的事情。但還不能理解與估計時間單位的長短,例如十分鐘有多久。

●6歲以上:
時間概念明顯增長,六歲以上孩子通常已能看時鐘,初期只能說出整點和半點時刻,接著就能看懂時間,並有清楚的時間長度概念。在生活中也知道尋找時刻參考點的方法。

運用工具學習時間概念
時間這種抽象觀念,雖然需要在寶寶的認知裡慢慢的明朗化。爸媽還是可以加入一些小遊戲,讓孩子更能掌握時間感。

1. 沙漏讓「等一下」變具體:
雖然2歲以後寶寶便慢慢能展現延宕滿足的能力,但3歲以前的寶寶並不擅長等待。沙漏是很好用的工具。有時候媽媽還要忙一會兒,可以說:「等上面的沙漏完,媽媽就陪你玩。」如果家中沒有沙漏,也可以請寶寶慢慢唱數1到10,熬過等待時間。

2. 計時器是提醒自己的好朋友:
當寶貝還不會看時鐘,但是又想讓寶貝在時間內完成事情,計時器就可以派上用場。平時若想限定寶貝半小時內吃完飯或五分鐘刷完牙,就和他一起撥計時器,鈴聲響起,寶貝就知道:時間到囉!

3. 教導認字和數字順序:
即使孩子還不會看時鐘,爸媽可以先教他認識數字與長短針:「長針和短針疊在一起的時候,就是中午12點,要吃午飯囉!」,平日如果想約束寶貝看半小時的電視,可以告訴他:「現在長針在12,等它走到走到6,就要把電視關掉。」

4. 用月曆認識昨天、今天和明天:
月曆上有日期、星期、月份,是建立時間感的秘密武器。爸媽可以準備一些貼紙,當天發生的特殊事件,譬如帶寶貝出去玩,也可以在月曆劃上特殊圖案。當寶貝說道:「我昨天有去開車子」時,爸媽可以比著日曆的圖案,提醒他:「我們是兩天前去的,不是昨天喔!」貼久了,寶貝也會對週末的特殊顏色產生期待:「爸爸媽媽可以陪我玩一整天耶!」

5. 6歲是買錶好時機:
一般3歲寶寶可以從1唸到10,並識得阿拉伯數字,但若要正確建立看懂時間,不但得學習到二位數並唱數到60,還要默記簡單的五倍乘法,這可能要7歲才能達成。所以如果爸媽想買手錶給寶貝,不論是電子錶或者指針手錶,可能都要等他6歲以後;6歲以前,可以利用家中現有的大鐘或者玩具時鐘,先教寶貝整點和半點的關係,再任意撥個時間考考他,等熟練以後,再以10分鐘為單位教導他。

(以上問題由 信誼教養諮詢小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