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容易擔心緊張的4歲孩子更有安全感?

我的女兒4歲半,非常富有同情心。當故事錄影帶出現大野狼、巫婆等恐怖的畫面時,她就要我關機;每天晚上,她都會叮嚀我,瓦斯關好了沒有;爸爸出門,她也會擔心他開車有沒有危險。她這樣敏感的反應讓我也很緊張,不知該怎麼辦才好?她是不是個相當沒有安全感的孩子?
有感覺這麼敏銳的孩子,為未發生的危險日夜驚懼,彷彿隨時會有災難降臨,全家人也會跟著莫名的緊張起來。籠罩在不安的氣氛裡,想必您也心疼孩子有這般恐慌的情緒吧! 

雖然日常生活中確實有種種可能的危機,但幼兒有很多的害怕其實是他們經驗所未知的,或者是「學」來、被「嚇」出來、「想像」出來的。這些恐懼的感覺,對幼兒來說是很真確的;當孩子的心思逐漸被害怕佔據後,便產生「焦慮」,使得假想的危險不時湧現,而造成不安全感與畏縮。

幼兒階段是想像力特別豐富卻自覺能力薄弱的年齡,也是一個依賴父母卻又對自己的萬能與無能矛盾的年紀。因此孩子的害怕、焦慮可能有複雜的因素,倒並非完全是由於父母沒有給予足夠的愛與安全感;如果真是那樣,情況將會變得更惡劣。

有些孩子天生的氣質就害怕失落、敏感脆弱,需要爸媽更多的接受及包容。爸媽應明瞭的是,孩子的這些特質並不是過錯,而對孩子的真實情緒感受,給予支持、同情。

爸媽也可以省察自己的態度,可曾過於呵護及小心,影響了孩子?是否為了避免幼兒發生傷害或危險,而常用警戒的語氣?效果也許達到了,卻也無意間增強了孩子的恐懼。

在成長過程中,總難免會有些不好的經驗,例如:從高處摔下、割傷、目睹父母爭吵、親人的死亡等。這類事件也許發生在一瞬間,其影響卻是持續的;孩子甚至會將不愉快的情緒帶入睡夢中,造成心靈某種程度的創傷、影響。

另外不可忽視的,是媒體的影響。媒體上的殘暴畫面,幼兒無法辨別真假,極可能受到驚嚇。父母應當場即時加以瞭解,和孩子面對面的溝通,用他能理解的話語,說明那些看來恐怖的事件,幫助孩子紓解焦慮。

最要注意的是,切忽譏笑、蔑視孩子不夠勇敢,或以斥責來處理孩子害怕的情緒,使他們的心靈再次受傷。

您不妨平時多找機會和女兒討論事情,訓練她面對危機,思考解決問題及應變的能力,也可利用角色扮演,讓她將平日焦慮、緊張的事演出來;幫助她明白,有些事其實是有方法可以控制的,生命並不會輕易就被擊倒。父母鎮定的態定,加上擁抱、輕拍、愛撫與微笑等,將會讓孩子有更充分的自信與安全感。

(以上問題由 信誼教養諮詢小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