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蘭老師談遊戲

洪蘭老師以腦科學研究證據說明遊戲和大腦發展的關係,提醒爸媽:讓孩子盡情遊戲,能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也是學習的最佳方式;從小會玩、有很多玩伴並常在戶外玩的孩子,可以培養人際互動的基本能力,學習到與人相處的正確行為,所以比較不會沉迷於電玩,EQ也較高。

洪蘭老師談遊戲

洪蘭老師以腦科學研究證據說明遊戲和大腦發展的關係,提醒爸媽:讓孩子盡情遊戲,能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也是學習的最佳方式;從小會玩、有很多玩伴並常在戶外玩的孩子,可以培養人際互動的基本能力,學習到與人相處的正確行為,所以比較不會沉迷於電玩,EQ也較高。

1遊戲才是孩子的天職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大自然設定的大腦發展程序是有它的道理的,爸媽教養孩子時,不應揠苗助長,隨便「催熟」。孩子的「成熟」是水到渠成,急不得的。


文/洪蘭 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節錄自《遊戲與閱讀》

去南京作了幾場演講,在短短的幾天中,我發現大陸的父母比台灣的還更熱衷於購買幼兒發展的各種輔助器材,也更積極的送幼兒去上腦力開發的訓練課程。大陸的幼兒雜誌登有大幅的廣告,鼓勵父母在孩子一出生就把他放在地板上爬,每個月都要訓練他一些新的能力,威脅父母不這樣做就會輸起跑點上。那些廣告大肆宣揚各種增加孩子聽力、視力、智力的好處,但都沒有提及它的實驗證據在哪裡,而且收費非常昂貴,看得我心驚肉跳。

孩子的發展應該順其自然,不宜催熟
教養孩子不可以揠苗助長。大自然設定的大腦發展程序是有它的道理的,不可以隨便「催熟」。大陸這種大腦開發的狂熱,非我們一般人所能想像:一位計程車司機告訴我,他的女兒學了古箏、英文、珠算、奧林匹克數學……,坊間有什麼課,他的女兒就上了什麼課,女兒雖然才10歲,已花他十幾萬的人民幣了。我問他值不值得呢?他說:「也不知道呀!人家有上,咱也得上,反正多學無害。」

多學真的無害嗎?強迫才2個月大的嬰兒爬,就是有害,孩子的骨頭都還沒長硬呢!

大腦的發展過猶不及都不好。柳宗元在《種樹郭橐駝傳》中說,樹種下去後,不能一直把它挖起來看活了沒有,教養孩子也是一樣,不能一直去測試他智力增長了沒有,智力的發展是慢慢來的,所謂「成熟」(maturation),是水到渠成,急不得的

刺激適當、有玩伴,大腦就能正常發展
天下父母都望子成龍,但是父母一定要有基本的大腦發展知識,才不會反而害了孩子。嬰兒的大腦在出生時就已經有了他這一生所要用到的神經細胞,就像女性的卵巢一出生就已有了她這一生所要用的卵子一樣。

大腦是用進廢退,用得多的神經迴路連接得密,不用的會被修剪掉,但是外面補習班誤解了刺激的作用,並不是越多就越好,他們所引用的證據是一個經典的實驗:比較單獨一隻關在黑房裡長大的老鼠,與十隻有許多玩具的老鼠,看牠們在大腦發育上的差別,結果發現單獨長大的老鼠神經連接稀疏。但是我們的孩子並沒有一個人單獨關在屋子裡長大,這實驗並不適用到人身上,它只是說明了外界刺激對大腦的重要性而已。

其實只要有伴可玩,有接觸到外界刺激,大腦就能正常發展,因為最好的玩具是同年齡的玩伴,不是昂貴的玩具,所以孩子只要在正常的環境中長大,有被照顧,有小朋友玩,他的大腦就會正常發育。

反而是時下流行的百歲醫師育兒寶典,每天規定幾點吃、幾點睡,這種硬性規定會使孩子失去彈性,稍有變動,便大哭不能適應。過去行為主義者主張幼兒哭的時候不可以抱,要等到不哭了才抱,認為哭時抱他是獎勵他哭,他以後會愛哭的這個說法現已證明是錯的,嬰兒哭是他有需求,小時候的需求能被滿足,對他以後情緒的發展很重要。現在主張嬰兒的搖籃要放在母親房間,使他眼睛一睜開就可以看到母親,而且抱他、撫摸他會刺激大腦中Oxytocin(激乳素)的分泌,這對嬰兒情緒發展及親子關係非常重要。研究發現被護士抱在身上睡覺的早產兒,成長得較快,較早出院。

特別的訓練,反而造成傷害
此外,嬰兒不必特別訓練聽力和視力,他的聽力在胚胎7個月時就已完成,不需要特別去訓練,每天不停的刺激對他反而不好。湖北省有個農婦在懷孕7個月時,把擴音器貼在肚皮上,每天不停的放英文CD給胎兒聽,結果胎兒出生後重聽,因為聽神經受損了。

嬰兒一出生時是近視眼,大約300度左右,他可以看的清楚的是母親抱著餵奶時,從手肘到臉的20公分距離。他視力不好的原因是神經纖維外面包的髓鞘尚未完成,等到1歲半左右,調控晶體的神經纖維成熟後,視力就正常了,這也不需要特別訓練。雜誌中所登的增進嬰兒智力的課,絕大部分沒有實驗的證據。

遊戲是學習的夥伴,不是敵人
台灣和大陸普遍有不管孩子需不需要,都送去上補習班、才藝班,以求父母心安的現象,這其實是不對的。孩子的天職是遊戲,神經科學家已在大腦中看到終身學習的神經機制,沒有輸在起跑點這回事,人生是個馬拉松,我們爭的是終點,不是起點。遊戲不是學習的敵人,它是學習的夥伴,遊戲幫助孩子發展想像力,也培養他的領袖能力,畢竟出社會後,做人比讀晝重要,EQ比IQ重要,不是嗎?

書籍簡介

遊戲與閱讀

最符合孩子需求的學習方法
遊戲是孩子的天職,閱讀是自主學習的歷程。孩子透過遊戲和閱讀,不但能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增長知識,更能認識自己也瞭解別人、培養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與人分享及合作。洪蘭教授以許多研究證據說明遊戲、閱讀和大腦發展的關係,並且強調:
․從小會玩、有很多玩伴、常在戶外玩的孩子,EQ更好。
․請給孩子自由的時間和空間盡情遊戲與閱讀,即使作點白日夢也能讓腦筋充電,身心舒暢。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閱讀的方式也要隨著孩子的天性而有所不同。


作者簡介
洪蘭 
美國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現為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年推廣閱讀,並針對台灣教育、社會問題提出精闢見解,藉著寫作、翻譯和演講,分享正確的腦科學知識及為人處事的道理。著作及譯作豐富,包含《遊戲與閱讀》、《啟動孩子的大腦》、《情緒和品格》(信誼出版)、《養男育女調不同》(遠流出版)、《請問洪蘭老師》(天下雜誌出版)等。

2盡情遊戲,儲備未來成就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請把遊戲時間還給孩子吧!人生真正的教室是在窗外,孩子從小在生活上、遊戲中所學到的點點滴滴,一輩子都受用不盡,也決定了他出社會後的成敗。

文/洪蘭 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節錄自《遊戲與閱讀》

暑假去參加同事的喜宴,發現賓客中的爸媽族群,聚在一起談的都是暑假給孩子報了什麼補習班、上了什麼夏令營,聽得我目瞪口呆。如果這樣密集上課,哪裡是放暑假?這不是比上學還更累了嗎?

當我提出異議時,這些媽媽們異口同聲地說:「如果不給孩子安排點事情做,他們在家裡都在打電玩,反正講也講不聽,不如送出去讓老師管。」我發現這些孩子的生長環境,都是在都市水泥叢林中長大的,根本不會玩。

從遊戲中培育基本能力
小時候不會玩的孩子,長大後就只會玩電玩,因為只有電玩這種沒有生命的玩伴可以忍受孩子重複、不合理的咒罵和毆打,而不絕袂而去。

《知識》雜誌曾刊載了英國著名自然科學作家Henry Gee對英國青少年不喜歡科學的批評:孩子還沒有認識到自然現象,就被要求死背各種抽象的自然法則,扼殺了孩子的科學興趣;他認為根本解決之道,在讓孩子多多從遊戲中體驗自然現象,身處自然界最能培育出創造力和好奇心。

我對他這一番話真是非常贊成,現在的孩子都被過分保護,父母為了「安全」這個理由,不讓孩子出門,孩子每天被關在家中看電視、打電玩,他們的沈迷有一部分是我們的錯,我們沒有給他們一個安全、開放的戶外遊戲環境。

從小會玩的孩子,EQ更好
從小有很多玩伴、常在戶外玩耍的孩子,比較不容易沉迷於電玩,因為與人互動的滿足感遠大於虛擬世界的快感;我們小時候,常有很多機會跟不同的人玩在一起,學習不同人的個性和脾氣。

缺乏遊戲的機會對孩子最大的影響是以後的人際關係不良,不會跟別人相處,因為遊戲其實是培養人際關係最好的機會:太兇了,人家不願跟他玩;太懦弱,會被人欺負。因此,如何拿捏這個分寸才會交到最多的朋友,在社會上太重要了,是一個人從小要學的。我們現在都知道EQ比IQ重要,功課再好,人緣不好,事業也不會成功,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讓孩子去玩,培養他的EQ呢?

童年友誼,人生路上相扶持
我只有一個孩子,常覺得將來我走了,世界上只有他一人,很是孤單,心中不忍,因此,他很小的時候我就幫他留意玩伴,期望兒時的友伴將來可以成為人生路上相扶持的弟兄,常常在週末時特意開車送他去朋友家玩,或邀請小朋友來家裡過夜,讓他們有共同的回憶。

他童年的玩伴一個個都大學畢業、結婚了,孩子還特意飛到美國去參加婚禮,見面時,幾個人擁抱在一起,令我很感動。童年的友誼最純真、維持得最久,要儘量在孩子小時候讓他交到人生的好朋友

父母請帶著孩子一起玩
我們中國人天性比較拘謹,傳統的教育又告訴我們業精於勤、荒於嬉,因此我發現很多中國父母不會帶著孩子玩。中國父母表達讚許的方式是「嗯」一聲,有時連嘴角都不肯揚一下。也就是說,中國父母對孩子做的事都是先挑剔,假如孩子做的還過得去,父母只會「嗯」一聲,不罵就是讚許。

反而是美國父母很會帶孩子玩,我的妹夫是美國人,他常在暑假帶著我們姊妹的孩子一起去登山、越野競賽、溪中垂釣或者在大樹上搭木屋露營,讓孩子一個個玩得像小黑炭才回來。晚上他就教孩子演戲,隨便找個主題,即席演出,訓練孩子的膽識和應變的能力。我記得孩子把上下床的上鋪作為舞台,在那裡演伊索寓言和天方夜譚,孩子運用想像力編對白,把書中的情節化成戲劇表達出來。他們運用智慧去做道具,任何不起眼的東西,透過巧思都變成舞台上維妙維肖的道具。

我深深感到,只要給孩子一點空間,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是無遠弗屆的。我孩子在成長的時候,任天堂的電玩已經非常盛行了,但是他們都沒有沉迷在其中,假如真實世界玩的比虛擬世界還精采,為什麼要去沉迷在虛擬的世界中呢?

人生真正的教室就在窗外
我回台灣以後,目睹許多孩子沉迷電玩之深、父母師長之無奈,我一直想,這是不是跟社會不允許孩子玩、我們沒有提供孩子一個健康的遊戲空間有關呢?當一個孩子不知道玩耍是多麼有趣時,他自然以為電玩是唯一的樂趣了。所以父母如果不想讓孩子沉迷在電玩中,就必須找替代方案,用別的遊戲來取代電玩。

若有親戚住在鄉間,暑假不妨帶孩子去探望阿公、阿媽,讓孩子有機會跟堂兄弟、表姊妹一起去戶外接觸大自然;個性比較膽怯的孩子,鼓勵他在家庭聚會時跟別的孩子一起上台唱歌、彈琴或演戲,克服膽怯,同時也訓練台風。

書籍簡介

遊戲與閱讀

最符合孩子需求的學習方法
遊戲是孩子的天職,閱讀是自主學習的歷程。孩子透過遊戲和閱讀,不但能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增長知識,更能認識自己也瞭解別人、培養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與人分享及合作。洪蘭教授以許多研究證據說明遊戲、閱讀和大腦發展的關係,並且強調:
․從小會玩、有很多玩伴、常在戶外玩的孩子,EQ更好。
․請給孩子自由的時間和空間盡情遊戲與閱讀,即使作點白日夢也能讓腦筋充電,身心舒暢。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閱讀的方式也要隨著孩子的天性而有所不同。

作者簡介
洪蘭 
美國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現為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年推廣閱讀,並針對台灣教育、社會問題提出精闢見解,藉著寫作、翻譯和演講,分享正確的腦科學知識及為人處事的道理。著作及譯作豐富,包含《遊戲與閱讀》、《啟動孩子的大腦》、《情緒和品格》(信誼出版)、《養男育女調不同》(遠流出版)、《請問洪蘭老師》(天下雜誌出版)等。

3教養孩子,身教與玩伴缺一不可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孩子需要在團體中長大,在遊戲中培養人際關係的基本能力。雖然在群體中難免會遇上他人的不良行為,只要爸媽在孩子年幼的時候注重身教,建立起孩子的好習慣,這種內隱的學習會導引孩子保有正確的行為。

文╱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一位過去常見面的朋友最近突然消聲匿跡了,用簡訊聯絡她都是已讀不回。對一個70歲獨居的老人來說,這個反常的現象令人擔心,於是大家約好抽空去看她。在門鈴按了三次後,她終於來應門了,但披頭散髮、容顏憔悴,讓我們大吃一驚。原來她3歲半的孫子在托兒所被同學欺負,又學會了講髒話。在跟老師和兒媳溝通不良後,她決定自己來帶,不送托兒所了。但是帶孩子是件非常耗體力的事,尤其是好動、不愛睡覺的小男孩,因此她每天都被整得精疲力竭。想到她以前斬釘截鐵地說絕對不替媳婦帶孫子,再看到她現在的樣子,大家不禁莞爾,真是天下父母心。

童年有玩伴,長大才不會孤寂偏激
但是,孩子需要在團體中長大,在遊戲中培養人際關係的基本能力。研究發現小時候不會跟別人玩的孩子,長大後只能跟電腦玩,因為只有電玩這種沒有生命的玩伴,才可以忍受重複、不合理的咒罵和毆打而不離去。這種孩子長大後容易變成宅男,而孤寂的人生會使孩子思想偏激,尤其最近好幾個冷血的兇手都是孤僻、沒有朋友的宅男。朋友聽了嚇一跳,頻頻問證據何在。

其實證據很多,研究發現會玩的孩子EQ高,因為人類是在同儕團體中完成他的社會化,而不是跟他的父母。尤其實驗發現孩子對別人的態度非常敏感,會因此而調整他自己的行為。一個18個月大的嬰兒就會討好大人,作出大人想要的行為。

孩子先有自己喜好,再懂察言觀色
這個實驗是在幼兒面前放兩個碗,一個碗內是寶寶最喜歡的小餅乾,另一個碗內是寶寶不喜歡的青花菜。實驗者故意在寶寶面前拿起青花菜吃說:「好好吃唷,我好喜歡吃青花菜唷。」她再從碗中拿起一塊餅乾放進嘴裡,馬上皺眉頭說:「難吃死了,我不喜歡。」然後,她把手伸出來跟寶寶說:「我肚子餓了,給我東西吃。」這時,15個月大的寶寶會抓餅乾給實驗者,因為他還不會替別人想,只會推己及人,從自己的觀點出發:我喜歡餅乾,別人一定也喜歡,就拿餅乾給實驗者了。

才差3個月,一個18個月大寶寶就已經會從別人的觀點來看事情:我是喜歡餅乾沒錯,但是他不喜歡,他剛剛才說他喜歡的是青花菜,所以,他就拿青花菜給實驗者了。我們看到話都還講不清楚的幼兒就已經會察顏觀色,有了《顏氏家訓》中所說的「察人顏色,知人喜怒」的本事了。

從小建立好習慣,學習與人相處
因為孩子天生愛討好大人,所以大人應該在這個時期教會孩子各種好習慣,這時期的學習屬於內隱的學習,是直接儲存在神經連接的突觸上,即便將來不幸得了失憶症,這個行為或習慣都還在。所以孩子小時候要盡量讓他去跟別人玩,讓他透過模仿別人所帶來的感同身受體會,學會與人相處的正確行為。

對於孩子被別人打,做父母的一定會很捨不得,但是父母不可能一輩子陪在孩子身邊保護他,總有一天,我們會離他而去,所以要先替他準備好應對這個世界的不公,父母要隨時把握機會,就當時的情境,教導孩子如何保護自己。比如說,盡量不要落單、盡量不要跟這種會打人的孩子玩,當他走近時,自己趕快避開;也可以教孩子數招自衛的方法(這是為什麼很多華人孩子在美國都去學柔道或武術),最主要是教會他保護自己,而不是去保護他。

至於講髒話,現在環境是如此,他不可能不聽到,但他可以不講。大人只要一聽到孩子講髒話,就告訴他不可以說,若講不聽就扳下面孔,不理他,因為演化上,沒有父母的孩子活不了,所以孩子會很在乎大人不要他。但是切記,大人自己不可以在他面前講髒話,以身作則很重要,孩子是看著大人的背影長大的。史懷哲說身教是教育孩子唯一的方法。

從朋友家告辭出來,我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老朋友無恙,憂的是現在社會風氣如此的壞,連幼兒都會罵髒話,以後怎麼辦呢?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4從小習慣有輸有贏,才能跳脫怕輸的恐懼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打球跟打仗一樣,勝敗是常事。從小讓孩子習慣有贏有輸,這場輸了,痛哭一頓,下場比賽可能又贏了回來,習以為常後,就不在意了。但是,台灣孩子關在公寓中長大,不曾體驗過這種「常事」,所以不習慣失敗,也不能接受失敗。

文/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中秋節,親友聚餐,在席上,有人抱怨現在孩子愈來愈難教,個個好勝心強,不管什麼重不重要的事,只要是比賽,一輸就扁嘴哭,甚至會為了怕輸,連遊戲都不敢玩了。這個媽媽的孩子才讀幼兒園中班。另一個媽媽說她念小二的孩子不肯上體育課,因為賽跑跑不過男生,輸過一次後,從此不肯上體育課,每週二、四早上必哭,哀求今天不要去上學。還有一個媽媽的孩子是國二,在小學時都是全班第一名,但是進了國中以後,發現強中還有強中手,第一次段考考了第三名後,就不願上學,每天都要軟硬兼施、威脅利誘,她說實在很累。其他人也頻頻點頭表示她家的孩子也有這個問題。

如果才在幼兒園階段就「只能贏、不能輸」,那人生還有那麼長的路,要怎麼走?這些媽媽都一直強調,她們有跟孩子說輸贏沒關係,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孩子都聽不進去。

球賽能幫助孩子從小學習接受失敗
本來勝敗是兵家常事,美國的孩子很小就去打少棒,因為打球跟打仗一樣,勝敗是常事,從小讓孩子習慣有贏有輸,這場輸了,痛哭一頓,下場比賽可能又贏了回來,習以為常後,就不在意了。台灣孩子關在公寓中長大,不曾體驗過這種「常事」,所以不習慣失敗,也不能接受失敗。那麼,為什麼才讀幼兒園的孩子對贏就有這麼大的期待,非贏不可呢?

爸媽對勝敗的批判會影響孩子價值觀
我們的社會一向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對成功的人,錦上添花;對失敗的人,落井下石。當孩子看到成功者的榮耀,又親身體驗過這個榮耀時,這記憶就烙印在他腦海中,所以就要非贏不可了。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紀》中曾告誡:「成功時不要太快意,失敗時不要太快口」,可惜大多數的人不能做到這一點。

模仿又是最原始的學習,孩子從父母對別人的批評中,了解失敗者是被人看不起的,因此他會因為恐懼被父母看不起、被別人嘲笑,而不敢去嘗試沒有把握的事。所以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不要太過強調成功的獎賞,更不能在孩子面前嘲笑失敗的人,不要讓孩子覺得失敗就像從天堂掉到地獄,這樣會更加深他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信念

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喬姆斯基(N. Chomsky)很早就發現孩子聽得懂的比說得出的多很多, 也就是孩子的能力(Competence)和他所做出的表現(Performance)有很大的差異。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以為孩子不懂;在他們面前做些不好的事,其實他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他們平日聽到大人對時事、人物的批評會轉變成他的價值觀,這種內隱的學習是直接儲存在他神經連接的突觸上頭,即使將來大腦受傷,得了失憶症,這些基本價值觀都不會丟掉的。所以父母、老師的言行很重要,它是孩子人生觀、價值觀的來源。

分數主義常讓孩子對失敗產生恐懼
也許是自身成長經驗使然,華人父母往往特別注重分數,分數高就代表成功,成功者獲得老師讚美、家長歡心;分數低就是不夠好的,不僅少了肯定和支持,有時候甚至會被當成空氣,視而不見。

這種羞辱感覺只要經歷一次,就會深烙在孩子心中,演變成對失敗的恐懼。「害怕失敗」很難改掉的原因,多半是來自孩子不敢再去嘗試,甚至他不知道本來讓他恐懼的東西已經不存在了,以至於「恐懼失敗」一直都在。

運動競賽讓孩子擁有正確的輸贏心態
研究發現,孩子行為的偏差可從運動著手去改正(詳請參閱遠流出版《浮萍男孩》及野人出版《運動改造大腦》)。運動不只是鍛鍊身體,帶給孩子生命的教育更甚於體魄的強健。可嘆我們一向不注重體育,即使學術的研究早已知道運動跟智慧、情緒發展有關,大家還是口口聲聲用「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來貶低運動員。

仔細思量,在教育孩子「面對挫折」上,竟是沒有比體育競賽更好的方式,尤其球類這種團隊的競賽,它讓孩子知道:我自己好,不一定會贏,必須整個團隊好才會贏!這不正是社會競爭的正確態度嗎?

孩子小時候很崇拜父母,把父母當做神。對於好勝心很強的孩子,父母不妨把自己過去的挫折講給他聽,讓他看到即使是神,也不是每次一定贏。在生活上,對贏的褒獎和輸的貶低,不要太過分,最主要要利用球賽機會讓孩子看到今天輸球,痛不欲生,明天太陽照樣升起,又是新的一天,又有翻盤的可能性,人生沒有永遠輸的事。輸贏的經驗多了,孩子自然就能跳脫心魔的掌握了。

※本文出自信誼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