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嬰幼兒常見症狀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爸媽最憂心的就是——孩子生病了。生病很難完全避免,為了讓孩子盡快恢復健康,了解常見症狀的應變原則與照顧方法;看醫生時,替無法清楚表達的孩子說明病程變化;需要吃藥時,能順利餵孩子吃藥等,就成為爸媽必須學習的一門功課。

照護嬰幼兒常見症狀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爸媽最憂心的就是——孩子生病了。生病很難完全避免,為了讓孩子盡快恢復健康,了解常見症狀的應變原則與照顧方法;看醫生時,替無法清楚表達的孩子說明病程變化;需要吃藥時,能順利餵孩子吃藥等,就成為爸媽必須學習的一門功課。

1【家有幼兒必學】發燒的應變守則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面對發燒的正確態度,是把發燒當作一種警訊,就如烽火臺點燃,只是告訴我們敵人來犯一樣,必須找到引起發燒的病因對症下藥,才能釜底抽薪,不再發燒。


文/丁綺文|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

「兩歲的芳芳夜裡突然哭了。先是發冷打顫,之後開始發燒,沒多久肛溫就升到39℃,芳芳的爸媽非常擔心,趕緊塞一顆退燒栓劑,可是半小時過去了,體溫仍然繼續升高到40℃,爸媽情急之下又塞一劑,結果一小時後,芳芳大量出汗,燒退得又猛又快,手腳發冷,肛溫量起來只有36℃,爸媽只好用毯子裹住她保暖,才漸漸回復正常體溫。就這樣折騰一晚上,忽熱忽冷簡直像洗三溫暖。第二天一早,爸媽帶著芳芳去找熟識的小兒科醫師,提出一串問題:為什麼孩子容易夜間發燒?發燒前為何發冷打顫?發燒真的會燒壞腦子嗎?退燒藥什麼時候才能用?如果退燒過度,會有危險嗎?」

孩子發燒,是所有父母都會面臨的狀況,芳芳的爸媽所提出的疑問,的確是父母最關心、最想知道的問題。兒科門診的病人,約有三分之一是因為發燒來看病的。有關發燒的迷思和誤解很多,使得大家無所適從。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了解發燒的來龍去脈,以及正確的處理方法。

為什麼會發燒?
人體的下視丘有一個體溫調節中樞,作用就像冷氣機的設定溫度,正常的時候,嬰幼兒設定的溫度比成人稍高,所以台語俚語說「囡仔屁股三斗火」很傳神,嬰幼兒肛溫大約在攝氏37.5℃,上下變動1℃左右。成人和較大兒童口溫大約攝氏36.8℃,上下變動0.5℃。

人體感染病原,引起白血球反應,產生「熱素」,就會刺激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當設定溫度被調到39℃時,身體藉著肌肉打顫收縮產熱,或者減少出汗散熱,將體溫提升到39℃為止。所以發燒前,可能會發冷發抖,再突然高燒,某些細菌毒素,這種現象特別明顯。

為何發燒大都在半夜?
許多父母可能觀察到,孩子容易在夜間發高燒。這是因為嬰幼兒身體含水比例較成人高,只要輕度缺水就影響散熱,容易發燒。孩子生病的時候,體力變差,睡得久。夜間長時間不進食喝水,體溫當然升高。

發燒真的會燒壞腦子嗎?
錯!其實發高燒本身,是不會讓「腦筋變壞、智能變差」的,以往有這樣的誤解,是因為醫療知識尚未普及,發高燒背後的原因沒有區分清楚。事實上,只有腦炎、腦膜炎等腦質本身受疾病破壞,才會傷及智能或感官機能,而非發燒把人燒笨、燒聾了。嬰幼兒體溫控制中樞穩定性不如成人,輕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燒40℃,發燒時家長只要知道如何處理,診斷病因應該交給專業的醫師,不必過份憂心。

根據統計,不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發燒,體溫很少超過41℃,如果超過這個溫度,罹患細菌性腦膜炎或敗血症的可能性比較高,應特別警覺。至於腦細胞所能耐受的高溫極限,可能必須到41.7℃,細胞蛋白質才會因高溫變質,造成不可回復的損傷,這種極端的高溫,很少伴隨疾病發生,臨床上唯有對麻醉過敏,引起惡性發燒,才可能達到如此高溫。

退燒有必要嗎?
就因為發燒本身不至於傷害孩子,所以退燒是否必要,長久以來一直有爭議。主張不必退燒的學者認為,發燒是一種正常的免疫反應,可以幫助白血球抵抗細菌。發燒的型態可以幫助診斷病因,一味退燒反而誤導。

但是有更多的醫師和學者贊成適度的退燒。因為發燒會增加新陳代謝,造成內在的消耗,病人頭痛,倦怠,心跳加速,非常不舒服。嬰幼兒容易脫水,發燒造成水份蒸發,更是惡性循環。8歲以下的孩子,熱性痙攣的比例較高,放任高燒,引起繼發的傷害是不必要的

必學應變守則 ── 如何正確使用退燒藥?
家中常備退燒藥
家有0~6歲幼兒的父母,都必須常備退燒藥,以因應不時之需,免得臨時半夜發燒束手無策。退燒藥的使用也有技巧和原則,何時用、怎樣用,平時宜有正確觀念,才不會效果不佳或甚至退燒失控。建議家長固定使用一種,熟悉它的用法,最安全。

了解退燒藥的特性
退燒藥有水劑、錠劑、栓劑和針劑。一般以水劑較溫和,最普遍使用的是普拿疼糖漿。阿斯匹靈錠劑退燒效果也好,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或流感),阿斯匹靈可能引發雷氏症候群,因此原則上不建議兒科的小病人使用阿斯匹靈。栓劑用來塞肛門,由直腸吸收,效果快速,小孩半夜發燒或拒絕吃藥時也能退燒,非常方便,但用量寧取少量,密集使用容易退燒過度(一般應相隔四小時),體溫陡降,或是反覆刺激肛門,造成腹瀉。打退燒針,是最不安全的,有的孩子甚至過敏休克。退燒的方法很多,一定可以降溫,不必一時心急,因小失大。

退燒三步驟
● 第一步:當嬰幼兒中心溫度(肛溫或耳溫)超過攝氏38.5℃,就可以使用退燒藥水或栓劑,每次只用一種,劑量以體重計算,通常退燒藥水一次劑量為體重的一半,例如10公斤,給5c.c.藥水。退燒栓劑10公斤以下使用半粒,體重超過10公斤才用一粒(詳見藥袋上的說明)。

● 第二步:使用同時,配合冰枕,觀察半小時,再量一次體溫。

● 第三步:如果未降,加上溫水(約30~33℃)擦洗身體。

面對發燒,應有哪些正確觀念?
觀念1發燒不是病,只是一種現象,代表體溫控制中樞失調了。當人體感染病原時,大量喝水是預防發燒的最好方法。

觀念2嬰幼兒平時喝奶完,就應習慣喝一些開水,因為漱口有清潔作用,避免蛀牙和口腔念珠菌滋生,而且養成喝水的好習慣,在生病的時候才不容易脫水和發燒。

觀念3每個幼兒的家庭都應常備體溫計和退燒藥肛溫表和耳溫計測得的是中心溫度,比較準確,耳溫槍使用快速且方便,但品牌良莠不齊,或者測量方法不正確都可能有誤差,適合用來篩檢,高燒的情況仍應用肛溫表確認(時下常用的耳溫槍,要記得檢查電池是否充足,測溫頭的耳套應注意隨時更換)。

觀念4:發燒持續的天數,比溫度的高低更重要。輕度的病毒感染,幼兒也可能燒到40℃,只要不持續超過三天,並不奇怪。但是越大的孩子發高燒,或任何年齡小孩發燒持續超過三天以上,即需要檢驗白血球,查明是否併發其他問題,不可掉以輕心。

觀念5診斷發燒的原因,需要專業判斷,發燒退了,仍應去找醫師查明原因,特別是新生兒和六個月以下的嬰兒,敗血症往往只呈現體溫不穩或過低,千萬不可以為燒退就沒事了。

給父母的貼心話
若不慎重疊使用過多退燒藥,有可能使體溫下降過速,造成四肢冰冷或發抖,此時改用毛毯保溫或熱水袋保暖,體溫就會自然回升,不必再用其他藥物。這種失控的退燒,基本上不會對孩子造成危險。

※ 本文出自《幼兒四季健康手邊書》

2嬰幼兒鼻腔保健觀念及照顧方法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每到冬季,冷空氣刺激使得鼻黏膜血液循環增加以提高進入的空氣溫度,鼻黏膜因而充血腫脹,造成鼻腔變小,也難怪天冷時鼻塞問題最易出現......

文/周怡宏 資深兒科醫師

每到冬季,冷空氣刺激使得鼻黏膜血液循環增加以提高進入的空氣溫度,鼻黏膜因而充血腫脹,造成鼻腔變小,也難怪天冷時鼻塞問題最易出現;再加上先天上呼吸道管腔較窄,鼻翼較塌扁以及鼻孔較小等因素,鼻腔內若有分泌物就很容易阻塞,因此產生較粗的呼吸聲。

另外,由於嬰幼兒鼻腔黏膜對空氣溫濕度變化較敏感,分泌物較多,以致鼻塞及呼吸雜音的現象更為明顯,更甚者,鼻涕久了會乾硬成鼻屎,進一步阻塞鼻腔,尤其是在感冒或有先天鼻過敏時更為嚴重,孩子常有小豬鼻聲,以及鼻涕倒流造成咳嗽,都可能影響睡眠與餵食。

是過敏還是感冒?
許多爸媽會擔心孩子有過敏性鼻炎,其實過敏的發生率遠遠低於感冒引起的鼻炎,而且兩者在症狀表現上是可以做區別的。

感冒
除了有鼻子症狀之外,鼻涕多為白或黃色、較濃稠的鼻分泌物,其他症狀會逐步出現,例如喉嚨痛、咳嗽,嚴重的還會發燒、頭痛、全身酸痛,甚至噁心、腹瀉;感冒病程除發病漸起外,消失也慢,一般約7~10天。

過敏性鼻炎
症狀則是同時出現,但發作時間也較短,包括連續性打噴嚏、流鼻水及鼻塞等三大症狀,鼻分泌物多呈現清澈、稀而水性,鼻子、眼睛、喉嚨常有搔癢感,常喜揉眼睛、揉鼻子及清喉嚨,如已經是過敏反覆發生時間較長,也可能出現嗅覺不良、睡眠不良導致食慾減退,學習效果低落等影響。

感冒時如何照護小孩鼻腔?
鼻腔自我保健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減少感冒的機會,平時要注意防止孩子經由飛沫以及接觸傳染兩個途徑得到感冒,就可以避免鼻腔發炎與分泌物的情形。若是已經感冒之後,雖然經過治療後症狀會逐漸緩解,但是鼻涕倒流、痰聲變多或鼻塞仍會困擾,因此鼻腔分泌物仍需要仔細清除乾淨,以免呼吸痰音持續產生。

鼻腔分泌物的處理方式
可以進一步分為:(1)鼻腔前端分泌物:可用棉花棒沾水挑出;(2)鼻腔後方分泌物:不易挑出,請勿使用棉花棒或者吸鼻器,否則反而可能造成黏膜傷害,建議使用蒸氣噴霧器給予蒸氣治療吸入,每次要深呼吸20分鐘左右,就可達到軟化潮濕鼻分泌物的效果。在蒸氣治療過程中,也可以每隔一小時給予鼻腔水霧噴劑(不含藥物),以更進一步軟化鼻腔分泌物。至於古老作法以毛巾熱敷、熱水杯吸蒸氣,都不會有真正效果。

鼻腔黏膜發炎腫脹的處理原則
● 注意不要讓孩子出入溫差過大的地方。
● 避免油煙、二手菸以及混濁的髒空氣。
● 睡覺時可採側睡姿勢,以避免仰躺時易於塞住鼻腔後端最窄處。
● 使用適當的治療鼻炎藥物,包括抗組織胺、化痰以及消炎用藥物。由於黏膜的感染發炎多以病毒為主,絕大多數的情況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至於是否使用抗過敏藥物,則需由醫師完成臨床評估和檢驗確認有過敏疾病之後,才需要進行治療。

至於需要就醫的考量,如果寶寶食慾、活動力和睡眠都正常,也未發燒、哭鬧不安,建議爸媽可以先觀察2~3天,可先幫寶寶用蒸氣治療軟化潮濕鼻腔的分泌物,一般建議每天做2~3次蒸氣吸入。如果未見改善,或者發現寶寶發燒、持續黃濃鼻涕、費力呼吸或呼吸喘快,表示有其他較嚴重的感染問題,如:扁桃腺炎、鼻竇炎、中耳炎或是細支氣管炎,此時應請兒科醫師進一步診治。

書籍簡介

怎麼做,寶寶最健康
養出健康孩子的生活祕方
從日常生活中孩子的飲食、睡眠、運動、衛生、刺激神經發展、視力、聽力等生活照顧面向談起,詳細說明幼兒日常生活保健的各項實用作法。


作者簡介
為了幫助爸媽守護孩子的健康,一向提倡「預防醫學」概念不遺餘力的資深兒科醫師周怡宏,在本書中深入淺出地探討了爸媽最關心的議題。
 

3病毒性腸胃炎(輪狀病毒與諾羅病毒) Q&A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一般俗稱的「腸胃型感冒」,正式名稱為「病毒性腸胃炎」,是指病毒侵犯腸胃道黏膜,造成胃、小腸或大腸的發炎,導致嘔吐、腹痛與腹瀉等症狀的疾病。引起病毒性腸胃炎的病毒,包括:諾羅病毒、輪狀病毒、腺病毒40型或41型、沙波病毒及星狀病毒,每種病毒有其季節特性,諾羅病毒、輪狀病毒及星狀病毒在較冷的月份流行(11月~隔年3月),而腺病毒則一整年都會發生。以下提供病毒性腸胃炎Q&A給爸媽參考。

Q: 病毒性腸胃炎有什麼症狀?會很嚴重嗎?

A:病毒性腸胃炎的主要症狀是水瀉和嘔吐,也可能出現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噁心、肌肉酸痛等類似感冒的症狀,通常感染後1~3天開始出現腸胃炎症狀,症狀可持續1~10天,病程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毒種類及個人免疫力。

大部分得到病毒性腸胃炎的人都可以完全恢復,不會有長期後遺症,不過對於因嘔吐或腹瀉流失體液及電解質又無法補充的人,如嬰幼兒、年長者、免疫功能不良者及需長期照護者,體液流失可能導致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進而抽搐,甚至死亡,需要特別注意。

Q:病毒性腸胃炎是怎麼傳播的?要怎麼預防?

A:病毒性腸胃炎主要是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如:食用受病毒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密切接觸(如:與病人分享食物、飲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等,皆可能受到感染。

經常洗手就可以降低感染的機會,因此,飯前、便後及烹調食物前,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此外,應避免生食生飲,與他人共食應使用公筷母匙。家人若感染,應徹底消毒被污染物體的表面、清洗被污染的衣物及床單、小心處理病患的糞便及嘔吐物,也要避免食用可能被污染的食物或飲水。

Q:誰比較容易得到病毒性腸胃炎?

A:任何人都可能感染到病毒性腸胃炎,不過有些病毒傾向於在某些年齡層引起腹瀉,像是:輪狀病毒是造成5歲以下嬰幼兒腹瀉最常見的原因,一旦罹患,一天可能水便數次至數十次;腺病毒、星狀病毒及沙波病毒也是好發於5歲以下的嬰幼兒。而諾羅病毒則是任何年齡層都可能受到感染,因此很容易全家大小都被傳染而上吐下瀉,但嬰幼兒較容易出現嘔吐症狀

Q:病毒性腸胃炎如何治療?需要注意什麼?

A:治療病毒性腸胃炎最重要的原則是適度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以防止脫水和電解質的流失;家中有嬰幼兒的話,可以準備口服電解質溶液,必要時補充電解質。同時,要注意營養的攝取,以幫助腸胃道細胞的修復。建議可透過少量多餐的方式食用清淡飲食,避免過油或高糖分的食物刺激腸道蠕動,加劇腹瀉的情況。另外,須特別注意個人衛生,經常且正確地洗手,並避免接觸傳染,以防將病毒傳染給家人或朋友。

Q:病毒性腸胃炎有疫苗嗎?

A:大部分的病毒沒有疫苗。目前只有輪狀病毒有自費的口服疫苗,可在嬰兒滿6週大以後就開始服用。

幾乎有95%的孩子,會在3歲前至少感染過一次輪狀病毒,其中又以6~18個月大居多;感染過輪狀病毒的免疫反應並無法避免下次感染,所以很多孩子不只感染過一次。而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可預防輪狀病毒感染,減少重症與住院機率,但超過8個月大的嬰幼兒就要多從日常生活中積極預防。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病毒性腸胃炎專區

4帶寶寶就診——和醫生溝通的準備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帶孩子看醫生時,你曾被醫生問得一問三不知?或是出了診間才想起漏了描述某些症狀、忘了該問的重要問題。小小孩生病就診,爸媽是孩子的發言人,你一定要知道——就診前,該做那些觀察?就診時,該問什麼問題?又該告知那些資訊?才能協助醫師做出正確診斷。

文/周怡宏 資深兒科醫師

「媽媽帶著1歲半的謙謙,匆匆進入周醫師的診間,焦急的說:『弟弟這兩天已經連續拉肚子十幾次,很擔心有腸胃的問題,也害怕體重一直掉,可以趕快開藥給他吃?』周醫師詢問,謙謙有無嘔吐、發燒、尿量減少、活動力不佳、腹痛、解出大便形狀等問題。媽媽不好意思的說,因為謙謙整天都在保母家,保母並未提到以上情形,她也沒有詢問究竟……」

就診前,症狀觀察12招
6歲以下的孩子,通常不容易將身體病痛透過語言表達清楚,因此,要靠著爸媽透過仔細的觀察與記錄,才能代替孩子將症狀的演變一五一十地向兒科醫師說明。

帶寶寶就診時,醫師必須透過和爸爸媽媽的問答,以充分了解寶寶的症狀及病況變化,因此就診前,爸媽必須仔細觀察症狀。最基本且重要的觀察要點有以下12項:

1. 症狀以前是否曾經出現過(如:過去3個月,每個星期都肚子痛兩次以上)
2. 症狀出現的位置(如:喊痛時,都會不自覺地抱著肚子)
3. 症狀是否擴展到其他部位(如:後頸部的濕疹,兩天後就長到背上)
4. 症狀突然出現或是慢慢增強(如:本來好好的,突然就抱著頭喊痛)
5. 症狀的嚴重程度(如:大哭喊著頭痛,大概哭了10分鐘以上)
6. 症狀的出現次數(如:今天拉肚子5次,都稀稀的……)
7. 症狀出現了多久時間(如:咳嗽了一星期)
8. 症狀的出現與白天晚上有無關係(如:白天很少咳嗽,半夜咳得最嚴重)
9. 引起症狀惡化的因素(如:只要喝牛奶,拉肚子的次數就變多)
10. 什麼因素會使症狀緩和些(如:肚子很痛,吐過之後就覺得舒服些了)
11. 還有什麼症狀一起出現(如:上吐下瀉、發燒,體重已經少了1公斤)
12. 對身體與日常功能的影響程度(如:肚子痛了3天,食量只有原來一半)

不管是發燒、肚子痛、拉肚子、咳嗽、流鼻水或吃不下等幼兒疾病常見症狀,都可以遵循以上基本原則進行觀察且詳盡記錄。此外,還可以透過表格、錄影或照相,將實際情況(如發燒曲線的上上下下,稀便的樣子、黃疸的每日變化)保留下來,以便就診時提供醫師參考。如此,醫師可以更清楚過去的病況變化、了解嚴重的程度,相當有助於做出正確的診斷,以及預測未來的可能預後狀況。

就診前的貼心小叮嚀
帶孩子就診時,爸媽要記得:帶健保卡、掛號證及現金或信用卡;孩子曾看過的醫師與診所; 孩子過去重要的就醫經驗、重要檢查紀錄、X光片結果等; 孩子最近及過去用藥情形,包括醫師開立、藥局買的、中藥及營養補充品等;出生過程是否困難或急救過、住過新生兒加護病房等重要事項。最後,記得準備一些給孩子的水、書籍、玩具或心愛物品, 以便就診時作為安撫之用,以利診察的進行。

就診時,階段提問12問
帶孩子上醫院看病的過程中,爸爸媽媽常因為緊張忙亂而忘記了該問的重要問題,也可能使得醫師的回答沒有碰觸到問題核心,而影響到對孩子病情的了解。

以下列舉出幾個重要的問題,請爸媽預先將問題寫下來,再依照寶寶症狀嚴重程度階段性的提出問題,在診間和醫師對答時,就能有效又正確的得到答案(括弧中是模擬醫師的回答)。

常見的症狀診斷時
1. 可能是什麼疾病?(如:應該是輪狀病毒引起的腸胃炎)
2. 此一疾病可能是什麼原因引起?(如:可能接觸到其他患者排泄物)
3. 孩子現在的狀況算是嚴重嗎?(如:一天水瀉4∼5次還算一般狀況)
4. 此一疾病大約會持續多久時間?(如:大約需要兩週才能復原)
5. 應該怎麼進行治療?(如:依症狀做支持性治療即可)
6. 發生何種狀況需要馬上到醫院複診?(如:出現高燒時)

需進一步的診斷時
7. 是否有其他的替代性治療方式?(如:症狀減輕時,調整飲食即可)
8. 有可能是其他的疾病嗎?(如:和細菌性腸胃炎很類似)
9. 是否需要進一步做檢查以便求證?(如:需做糞便病毒培養)
10. 需要照X光或做超音波檢查嗎?(如:需進行腹部超音波)

症狀表現較嚴重時
11. 有可能發生嚴重的合併症嗎?(如:可能性應該不大)
12. 發生什麼緊急狀況應立刻送急診?(如:出現痙攣或意識不清時)

用藥的提問與注意事項
除了病情的問題之外,關於用藥的種類與方式,爸爸媽媽也應該詳細詢問,例如:「是否使用兒童專用藥劑?」、「有幾種藥物?」、「每一種藥物的臨床療效?」、「每一種藥物的劑量與使用次數?」、「藥物可能的副作用?」、「什麼時候可以自行停藥?」、「什麼情況需要持續吃藥?」等。

要提醒爸媽的是, 對於孩子的常見疾病,常常非藥物性處置與治療比藥物來得重要而有效,例如:急性腸胃炎首要之務在於調整飲食,而非很快給予止瀉藥;感冒的鼻塞處置首要在於以蒸氣治療處理清除鬱積的鼻涕,而非一味的使用抗阻織胺;細支氣管發炎最重要處置在於給予充足水分及認真拍背排痰,而非使用化痰藥物;至於腹脹的治療則首重以薄荷油施予腹部按摩,而非只是給予消脹與促進蠕動藥物。

應主動告知醫師的資訊
在問診過程中,除了提問之外,爸爸媽媽應主動告知以下資訊,更能幫助醫師精確評估孩子病情、做出正確診斷、開立合適藥物。

症狀的變化或特殊狀況
在孩子生病過程中,爸媽如果發現特殊狀況或變化,請隨時記錄下來,就診時主動詢問醫師,像是:感冒四、五天後,出現咳嗽症狀;發燒三天後,身上長出小小細細的疹子;鼻水流了兩天,顏色由青變成黃色黏稠……這些症狀變化都在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症狀表現以及不同的病程時間有些差異,對於醫師做出正確診斷有重要的幫助。

孩子的身體測量資料
對於醫師而言,不管是進行診察或是開立藥物時,都需要知道孩子的身體測量資料,一方面分析判斷診察所得數據是否對該年齡而言合理而正常,另一方面也對症下藥,開立合適的藥物。因此看診時,爸媽除了告知孩子是否有藥物過敏、對以往所用藥物是否有特別情況之外,還應主動告知孩子的年齡、體重、身高等資料。

影響孩子生活作息的程度
在生病過程中,孩子意識狀態是否有改變、眼神是否炯炯有神、活動量表現是否如常、進食意願是否減低,還有與照顧者的互動是否良好,都可以用來很簡單評估孩子生活作息在此次生病所受到的影響程度。如果以上項目幾乎一如往常,那麼爸媽就不必擔心;反之,如果有一個以上項目有了明顯改變,就絕不能掉以輕心,需要密切注意病情變化。

孩子看病,一定要找小兒專科醫師嗎?
孩子喉嚨發炎、鼻塞,看耳鼻喉科應該比較好吧?家裡附近沒有小兒專科醫師開業,帶孩子去自己熟悉的診所看病,應該也無妨?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如大家所知,大人有心臟問題需看心臟內科,有腸胃問題則看腸胃內科,若是一般內科問題,則請具有內科專科醫師證照者診視。嬰幼兒病患同樣也應該請具有兒童專科證照的醫師診察,就是所謂的小兒專科醫師;特別是新生嬰兒,最好能請教擁有新生兒次專科證照的兒科醫師診視。

小兒專科醫師受過完整的兒科門診與病房的臨床訓練,不但知道孩子的正常生長發展過程,了解生病時器官功能變化的種種表現,也熟知孩子疾病的處置用藥方式,當然更知道孩子在生病時心理狀態的改變,對於家長與孩子在此時的相處方式,也能提供最適宜的建議。

通常家長在不確定孩子是生什麼病的情況下,應該先請一般兒科醫師診治(而非內兒科或成人耳鼻喉科),可以做整體性的評估,而不是僅針對局部問題來治療;當兒科醫師覺得有必要,再轉診給其他兒童次專科醫師,這樣就能減少看錯科及延誤病情的機率。

此外,小兒用藥絕對不是把大人的用藥與劑量減少就行了,尤其是嬰幼兒,必須依據體重來計算藥劑量,而且應該使用嬰幼兒專屬的藥物,否則隨意使用成人藥劑,很可能會出現劑量過多,全身顫抖不適或危害生命的問題。

※ 本文摘錄自《提升寶寶的自癒力》(信誼)

5輕鬆餵藥小秘訣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孩子難免都有害怕吃藥的情形,建議爸媽餵藥時可抱持讓孩子嘗試新食物的態度,不用太緊張慌亂;同時善用餵藥器具,在適當的餵藥時間給予孩子適度引導,就不至於演變成親子間的「吃藥大作戰」了。

善用餵藥器具
市面上有許多種餵藥器具,如:空針筒、餵藥器、餵杯、湯匙等等,爸媽可以不定期變換工具,或是將餵藥工具貼上貼紙、稍加裝飾,以減低孩子的恐懼感。使用時需注意工具的大小是否適合,餵藥時不可推入超過孩子口腔的一半,以免引起喉頭反射。此外,奶嘴頭並不適合用於餵藥,因為寶寶可能會與平時餵奶混淆,服藥後發現奶嘴頭有怪味,之後便排斥喝奶。

在餵食前服藥
飯前藥最好在餐前半小時至一小時讓孩子服用,服藥前不要餵奶或開水,讓孩子略感飢餓,便會較主動把藥吞下去。餵藥時不可平躺,1歲以內的寶寶吃藥時應由大人抱著,採半坐姿、仰角高於45度。爸媽可以使用餵藥器具,把藥放入寶寶口中後,沿著寶寶的口腔側邊慢慢注入藥物,一次給少量藥較不會嗆到;千萬不要捏住寶寶鼻子將藥灌入,以免嗆到甚至窒息,一旦孩子有嗆咳,要立即停止餵藥,並輕拍背部。等餵完藥後,記得檢查寶寶是否已將全部的藥吞進去。

維持平常心、勿勉強餵藥
如果爸媽餵藥時總是如臨大敵,甚至壓住頭、逼孩子張嘴吞藥,他當然會感到害怕。因此,請爸媽放輕鬆點,以避免讓孩子對吃藥留下不好的印象。若孩子已經能用口語溝通,可以告訴他:「每個人都會生病,生病時吃藥可以讓身體快快好起來喔!」爸媽生病時也可以機會教育,讓孩子觀察自己吃藥的情形,知道爸媽生病也需要吃藥。

改善藥的口感
許多爸媽會將藥與食物混合,以蓋過藥的苦味。不過,提醒爸媽,藥物加入果汁等飲料中,有改變藥性之虞。較安全的作法是加糖,果糖、砂糖、冰糖皆可,只要分量別太多,就不至於影響藥性。另外,冰涼的口感會讓孩子味覺的敏感性降低,爸媽可將藥水存放冰箱,或以冷水配服藥粉,讓孩子較能接受藥味

爸媽先示範吞藥
吃藥前,爸媽可先示範,自己沾一點藥試吃,並誠實地告訴孩子藥的味道:「我覺得有點苦,加點糖好了。」加糖後再試一次,並鼓勵孩子也用小手沾些舔舔看:「我覺得變甜囉,你可以試試看。」爸媽誠實以告,讓孩子做好吃藥的心理準備,他會較願意嘗試。

練習吞藥時,可讓孩子幫忙把藥丸(可用維他命代替)放入爸媽口中,看著爸媽喝口水、頭部稍稍往後仰,把藥吞進喉嚨;吞下藥後張開嘴,請孩子檢查藥是否吞進去了。透過觀察、模仿,再加上爸媽的鼓勵,孩子就能順利學會吞藥。當孩子順利地吃完藥時,爸媽也別忘了稱讚他喔!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