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孩子的「情緒」

「情緒」是個人面對內外刺激所產生的身心主觀反應和行為。根據情緒發展相關研究顯示,決定幼兒情緒穩定發展的「敏感期」就是落在生命的前三年。因此,營造和諧的家庭關係,給孩子充足互動與溫暖回應,再加上父母本身合宜的情緒調節示範,將能使得孩子的情緒發展更健康。

了解孩子的「情緒」

「情緒」是個人面對內外刺激所產生的身心主觀反應和行為。根據情緒發展相關研究顯示,決定幼兒情緒穩定發展的「敏感期」就是落在生命的前三年。因此,營造和諧的家庭關係,給孩子充足互動與溫暖回應,再加上父母本身合宜的情緒調節示範,將能使得孩子的情緒發展更健康。

1小寶寶是情緒表達專家~3歲前的情緒發展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小寶寶出生之後,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表現出喜悅、舒適、煩躁或感興趣等多樣的情緒反應。對於寶寶竟能有這麼多樣的表情和討喜的模樣,爸媽真覺得驕傲極了……


文/黃世琤|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小寶寶好像具有魔法一般,讓爸爸媽媽天天為他們操勞、累得叫苦連連,卻還是覺得愉快、心甘情願。然而,小寶寶到底有哪些「超能力」,使他們在嬰幼兒期就成為情緒表達的專家呢?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從出生後到三歲間嬰幼兒所表現出的能力。

情緒在演化上的意義
在生命的前三年,孩子從新生嬰兒的快速眼動微笑開始,到發展出能表現出基本的核心情緒、能理解以及回應大人的情緒狀態,並且以大人為社會參照等多項能力。

基本的核心情緒(包括:快樂、生氣、害怕、悲傷、感興趣、厭惡等)因為很早就出現,且具有文化普遍性,因此許多學者認為這些情緒是演化的產物,和生存密切相關,有助於亟需照顧的小寶寶「告訴」爸爸媽媽他的狀況和需要。

寶寶與大人的情緒會互相影響
在出生後的前三個月,嬰兒會在將睡未睡時露出微笑,這種笑容稱為內發性或是反射性微笑,他們也可能在不舒適的時候露出煩躁的樣子。漸漸地內發性微笑和嬰兒的煩躁持續降低,而逐漸增加清醒時對另一個人露出社會性的笑容,而這樣的笑容使嬰兒和他人間的交流增加,也代表對他人有所記憶,並開始對重複性的環境產生覺察與預期。

聰明的小寶寶很快地發現自己的情緒表達深深影響著大人們的反應。嬰兒在數天大的時候,就會因為大人拿走他的奶嘴而有煩躁或哭鬧的反應;到了三週大,就喜歡高頻率且愉悅的人聲,並能被這樣的聲音安撫。

漸漸地,嬰兒對大人的一些特定情緒狀態有所回應,他們在十週大時,便會對媽媽的快樂、悲傷和生氣的表情,以及說話時的語調做出反應。嬰兒喜歡模仿媽媽的表情,而且在模仿時,也嘗試著去體會媽媽的情緒狀態。嬰兒對媽媽溫和的聲調和正向的情緒會露出笑容,也對母親發出不贊同或是禁止的警告聲調與表情有所回應。母親的情緒反應對嬰兒探索這個世界有著社會參照的功能,指引著嬰兒的探索歷程。

害怕陌生人是成長的表現
七至十二個月間的重要發展是:寶寶更能儲存經驗與記憶,而擁有一個更寬廣的回憶與預期觀點,更能分辨人物與物體關係,所以產生了害怕反應。因此,在七個月至九個月時,寶寶會對陌生人產生焦慮,這是情緒發展的一項重要標記,因為他們發現陌生人臉孔與記憶中母親的臉孔不符合。

生氣,是為了表現自我
一歲以後,幼兒漸漸能控制自己的行動,也漸漸更加獨立。幼兒已經能預期物體運作方式,並且有意地使一些事件發生,因此許多學者將此描述為「自主性自我」的開始。

在這生命的第二年中,幼兒能意識到自我是一個分離個體,內在表徵能力的進步以及物體技巧的熟練,共同支持著幼兒探索外在世界,這時照顧者就成為幼兒探索時的安全堡壘。

幼兒知道即使媽媽不在身邊仍會「隨時待命」,這會讓幼兒能向遠處探索。而獨自一個人熟悉環境的經驗將帶來自主感,使得幼兒對環境的認知大幅增進。同時他們也開始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當遇到挫折時,往往會引發生氣的情緒,尤其可能對最親近的媽媽發脾氣,其實這是因為在媽媽面前最能表現自我的緣故。

十八至二十四個月間這時因為幼兒剛開始有目標的概念,也對自己的身體有一些控制力,他們可能經常遇到挫折,也就常出現生氣的情緒,所以許多人稱這個時期的幼兒處於「令人頭痛的兩歲」。這樣的情形可能延續至三歲以後,直到幼兒對自己的身體以及事物有更佳的掌握為止。

開始覺察自我與他人的情緒
大約在快滿兩歲前,幼兒開始表現出驕傲、羞愧、不好意思、罪惡感等情緒。這些情緒被稱為是社會性或自我覺察性的情緒,反應幼兒已經有自我的感覺和想法,並且也對別人對自己的反應有所覺察。值得一提的是,越是能和媽媽(主要照顧者)分離一段時間的幼兒,越能有更多的認知上的連結和更廣範圍的情緒能力。

自我揭露性的情緒表達
大約從一歲半起,幼兒對於不好意思的情境,露出臉紅、眼睛下垂、把臉藏起來等反應。這些反應對於和周圍的人建立親密關係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些情緒表現出很強的自我揭露性。到三歲時,幼兒對精熟技巧或是成功完成一些目標時,會露出驕傲的笑容,尤其在面對困難的工作時更加如此。他們也在失敗時,露出羞愧的樣子。

在幼兒開始說話以後,他們也開始使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覺,並用語言解釋別人的情緒,所以三歲前的情緒發展是與他人建立關係的關鍵。

※ 本文節錄自《小太陽1-3歲Family雜誌》

2我討厭你~談3~6歲兒童期的情緒化表現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3~6歲孩子對於自己的情緒還不知如何控制與紓解,能夠表達的語言也有限,父母若能解讀孩子的情緒,並回應、引導孩子做合理的反應與行為,將有助於孩子對情緒的表達以及未來的人際關係發展。

文/呂俊宏  諮商心理師

解讀孩子的情緒
情緒對於兒童,是重要的溝通管道與表達方式,孩子常藉著喜、怒、哀、樂等反應來表現自己,以及與周遭人、事、物互動時的心理感受。

兒童情緒的發展,從嬰幼兒時期開始,隨著身體、心理不斷成長,情緒表現的多樣化(亦即從原始、本能的反應狀態經過成熟和分化之後),也增添了複雜性。

三至六歲時期,「嫉妒」是最常見的情緒反應,這是由憤怒所分化出來,針對「人」所產生的一種情緒表現,也是心理學家佛洛依德所說的「戀父/戀母情結」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於父母的感情是複雜且矛盾的,他們不斷地取悅父母,以獲得(甚至是獨佔)呵護、照料與疼愛;又同時存有不滿和嫌惡,因為父母也佔據了配偶的注意和疼愛。

從過程中學習規範
心理分析學家梅勒(Mahler)認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正處於「分離—個體化」(Separation-individuation)的階段,他們汲汲地想要探索和認識這個世界所有的事物;然而,他們也一再地回到父母身旁撒嬌、鬧脾氣、惡作劇、玩遊戲,如此短暫地「情感充電」(Emotional Refueling)之後,才又再度去從事他未完成的探索之旅。

隨著社會化,孩子開始學習去遵守符合社會規範的期待與要求,倘若他們受制於規範而一再受挫、被拒絕,或者父母未能即時提供照顧和撫慰,孩子的憤怒和嫉妒將因這種無能、無助和無力感,而被引爆出來。

此外,此時的孩子對於情緒和字彙的感受性還不是那麼深刻與成熟;假如孩子長期「耳濡目染」於父母某些情緒性的對話或手段(如:三字經、髒話、攻擊行為),透過這種「觀察式的學習」,久而久之,孩子便會有樣學樣了

適時給予關懷愛護
「憤怒、討厭、恨意」都是孩子尋求改變現況和想要再次獲取親情的一種力量。所以,有時孩子說出這類言語時,並不見得如字面意義那般嚴重,可能只是在表達內心的挫折、抗議等負面情緒,只要我們把握機會,即刻處理,它反而是促進親子溝通和了解的契機。因此,家長可以:

● 檢視自己是否對孩子有些不切實際的要求和期望。孩子表現的抱怨、反彈、拖延、不合作,甚至大哭大鬧、打人、摔東西……,便是我們教養態度和方法上的警訊。

● 耐性和傾聽,永遠是最好的安心丸。任何一種負向的情緒,都是孩子想要喚回父母關心與注意的手段。給彼此一些時間冷靜,並讓孩子暢所欲言,積壓已久的不平,才能疏通和澄清。之後,藉由討論(Give & Take:某些地方退讓,某些地方堅持),以尋求雙贏。

● 主動回應孩子合理的情緒反應與行為。大人的讚許、肯定和關懷,不僅是愛的再保證,也是告訴孩子可以用語言、理性和「考慮自己、兼顧別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 身教重於言教。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也是一面鏡子,你怎麼說、怎麼做,孩子都看在眼裡。隨時自我反省,並聽取家人和孩子的建言,以提供孩子一個表達情緒、處理問題的範本。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3解開孩子的情緒密碼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不要哭了?數到三,你再哭,爸爸就不理你了!」
「這沒什麼好生氣的!不准再生氣了⋯⋯」

回想一下,在育兒過程中,你也曾經因為搞不定孩子的情緒問題,而氣急敗壞地對孩子說過類似話語嗎?還困在情緒中的小小孩說不清,大人們也容易失了耐性。以下,讓我們一起來解開孩子的喜怒哀樂密碼,看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密碼 1
孩子的情緒是怎麼來的?

「情緒」是個人面對內在或外在的刺激,所產生的心理和生理的主觀反應和行為,就好像人們對冷或熱各有不同的感覺,它沒有「對與錯」或「好與壞」的分別。當語言能力有限的小小孩病了、餓了、想要你陪伴(內在刺激),突然聽見巨大聲響或看見陌生人靠近(外在刺激)時,他會用哭聲或肢體動作讓你看見他的感受。所以,爸媽眼中的「壞情緒」,其實是他們為了生存而發出的求救訊號,他在告訴爸媽:「我現在很需要你」。

此外,情緒同時也扮演著生活與社交中重要的角色。經由孩子的笑聲和淚水,孩子表達了對身邊人事物的認知與評價,不論是真心的喜歡或是討厭,都是分享自我的見解與感受的方式,透過這樣的思想與情感交流,也讓身邊的人更了解孩子。

密碼 2
孩子的情緒能力包含哪些面向?

從心理健康的層面來看,情緒能力和有效調節壓力有密切相關;情緒能力高者,較能正面積極地面對壓力情境;情緒能力也和個人的學業表現、事業成就、人際關係和家庭關係有著密切關係。但從小沒上過「情緒課」的爸媽,難免覺得太抽象而不知該從何處著手。根據2017年實施的《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目前在幼兒園引導幼兒學習情緒能力時,共有以下4個重點能力,可供爸媽參考:

1. 學會「覺察與辨識」自己、他人和擬人化物件的情緒。
2. 能合宜地以語言或非語言「表達」自己、他人和擬人化物件的情緒。
3. 「理解」自己、他人和擬人化物件情緒產生的原因
4. 運用策略「調節」自己的情緒。

密碼3
情緒能力也有發展的「敏感期」嗎?

情緒是持續在變化的一種重要能力,學前幼兒的情緒能力可分成0~3歲和3~6歲兩大發展階段。3∼6 歲的孩子除了家人外,親友、同學和老師,都是交互影響情緒力發展的關鍵對象。不過,真正決定幼兒的情緒能否穩定發展的「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則落在生命的前三年0~3歲期間,只要照顧者提供足夠的互動與溫暖的回應,有很多重要的「情緒概況事件」會告訴你孩子的情緒發展進程。仔細觀察、回想一下,你家寶寶也有這些發展特徵嗎?

● 10周:孩子的第一個社會性微笑(social smile)通常在10周左右出現,他會對著特定的對象(如:媽媽)嶄露他甜美的笑容。

● 3~6個月:這時期的孩子,正忙著用聽覺、嗅覺、味覺、視覺和觸覺進行感官探索。面對生活中不斷發生的大小刺激(如:突然跳出來的玩具),寶寶除了會出現驚訝的表情,還得不斷找出平衡情緒的方法。6個月左右的孩子,通常已能分別生氣、開心和驚訝的表情,具有把情緒「類別化」的能力,也就是說,當不同人對寶寶微笑時,他已能夠把這類表情歸類為「笑」。

● 6~18個月:6個月的寶寶,正在開始與主要照顧者建立重要的「依附關係」,當孩子發出各種情緒訊號,不同照顧者回應寶寶的「頻次多寡」,會決定寶寶和誰建立「依附關係」。而且,根據情緒的強度,寶寶還會將收入「情緒資料庫」內的情緒分門別類進行歸檔。

● 1.5~3歲:第一個長期而穩定的「依附關係」逐漸形成,主要照顧者回應幼兒的態度,會決定形成的是「安全」或「不安全」的依附關係。

密碼 4
影響幼兒情緒能力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 孩子的發展和性別差異
幼兒的認知能力和社會能力的發展概況,對於情緒的覺察、理解、表達和調節能力有很大的影響。以語言發展來說,1.5歲前的孩子,通常還不能清楚地描述抽象的情緒,當孩子的語言發展得愈好,表達情緒的能力也會愈好。因為當孩子可用語言表達感受和看法、進行溝通協調,就不需要動用肢體。不過,男孩子的語言發展普遍比同齡女孩子慢一些,所以表達情緒的策略會比女孩稍遜色一些。

另外,從研究上來看,可發現男、女孩在使用情緒調節策略上也有差異。女孩通常較常尋求別人的協助或安慰來化解情緒困擾;男孩則多使用運動、戶外活動以轉移注意力,來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

● 孩子和照顧者的依附關係
主要照顧者回應幼兒的態度,會決定建立的是「安全」或是「不安全」的依附關係,而不同的依附關係會帶領孩子以特定的「濾鏡」,來看待和別人互動的方式,這也會影響幼兒內在運作和解釋世界的模式。

如果照顧者不管寶寶哭得很傷心、氣得跺腳或怕得發抖,總是愛理不理或大聲責罵,這會形成「不安全」的依附關係,孩子可能會習慣和他人保持安全距離,進行遠距離觀察後才願意互動;如果形成的是「安全」的依附關係,它會帶領孩子用「正向」的濾鏡看待人際互動,孩子會預期可以和其他人建立類似的正向關係。

● 孩子的天生氣質
即使是同一個父母所生,每一個人天生對內外在刺激的反應方式都不一定相同,這就稱為「天生氣質」。國內學者發現,在9種氣質面向中,若孩子的「情緒本質比較正向」、「傾向趨性」、「敏感度(反應閥)較低」(請見下表),孩子面對新環境的適應力與接受度較強,情緒反應也會比較穩定。不過,天生氣質仍可透過後天合宜地引導,而有所調整。

氣質面向與情緒
氣質面向 氣質定義  說明
情緒本質  孩子在一天中,表現出愉快或不愉快、友善不友善程度的比例。 ● 情緒本質正向:常常笑咪咪
● 情緒本質負向:常常悶悶不樂
趨避性 孩子對於從未接觸過的人、事、地、物,最初的反應是馬上接受還是立刻拒絕。 ● 傾向趨性:常大方接受新事物
● 傾向避性:常迴避或拒絕新事物
敏感度
(反應閾)
敏感度是指引起孩子反應所需要的刺激量。 ● 敏感度低:對改變反應較弱
● 敏感度高:一點刺激便反應強烈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4情緒教育從「家」開始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近年來情緒管理的議題沸沸揚揚,大家的目光都離不開「怎麼教出高EQ的孩子」時,又是否曾想過孩子的教育源頭是「父母」、人格塑造的起點就是「家」。究竟,爸媽能從觀念上先為孩子做些什麼呢?


你相信嗎?情緒是會傳染的!
情緒的感染力有多強?親子間情緒的相互影響絕對超乎你的想像!美國研究報告指出,4個月大的寶寶就已經能夠感覺媽媽的情緒氛圍了,而且不止於感受,還會被寶寶模仿、內化成本身的情緒表達;實驗中比較親子間的情緒關聯發現,越是低落、抑鬱的媽媽,他們的孩子越不容易露出笑容或任何想要和人嬉戲的意願,對外在人事物的刺激也比較不感興趣

所以年紀再小的孩子,也會敏銳地感受到爸媽的情緒,即使他們無法解釋悲傷或快樂是怎麼一回事,但卻能用最率真直接的情緒表達來訴諸自己的感覺:或哭或笑、想要多吃一塊餅乾而苦苦哀求、看見喜歡的玩偶時開心得大叫……。

將來孩子長大後,也許不記得2歲時爸媽曾帶他去過遊樂園、不記得生日時曾收過什麼禮物;但他一定會記得小時候被呵護、關愛的感覺。這些看不見的影響、只能用心體會的情感,絕對會在無形中引導孩子的人格發展。

別高估了孩子判讀情緒的能力
美國研究指出,5歲的孩子雖然已經能透過表情觀察,來區辨快樂與悲傷的不同;但是面對差異性沒有這麼懸殊的臉部情緒,譬如說是悲傷或者害怕的表情,孩子在10歲之前都還是很容易誤判。這意味著孩子在解讀別人的表情時,先天就存在著發展上的限制。

例如:2歲的安安看見桌上的玻璃杯好漂亮,伸手想拿來玩,卻不小心摔破了玻璃杯;帶著一些驚嚇,正打算用手去撿拾晶瑩閃亮的玻璃碎片時,媽媽看見了,大聲而慌張地阻止孩子用手去碰。大家都知道,媽媽是擔心而遠勝於憤怒,難免在心急時流露出焦急的情緒;可是別忘了,孩子判讀成人情緒的能力還很有限。

若不清楚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是不小心的、媽媽是因為擔心你」,孩子很可能完全誤解了媽媽的情緒表達,並把因愛產生的擔憂,曲解為「我把東西打破」,所以「媽媽很生氣或不愛我了」。

童年壓力越少,發展會更好
童年遭受長期壓力的孩子,長大以後的抗壓性應該會比較好?其實不然!心理學家發現,在童年得不到正常的親子依附關係、長期生活在壓力或創傷中的成人,腦子裡的「海馬迴」構造上比一般人來得小,而且這些人除了對童年不愉快的經驗感到難以釋懷之外,長大後的記憶力也比較差。這樣的現象跟腦內的壓力荷爾蒙有關。

一般來說,壓力荷爾蒙會加強記憶,就像考試前臨時抱佛腳的瞬間記憶力一樣;但假如這種荷爾蒙不正常激發,大腦又長期浸泡在裡頭,海馬迴就會因為不斷產生很高頻率的回憶,記憶歷程因而受損。從研究得到的啟發,不只是要強調大腦構造的發展有多重要,還要讓爸爸媽媽們知道,人腦中負責情緒的許多組織,都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發育完成,長大後很難再改變,因此情緒教育必須從幼兒的家庭生活開始向下紮根。

孩子的情緒發展跟「家」息息相關
大家可能認為只要夫妻不吵架、沒衝突,孩子就不會有情緒傷害;但其實近期研究顯示,夫妻間所經營出來的家庭氣氛越正向,會比完全沒有任何夫妻衝突,更能有效預測孩子的情緒健康。換句話說,夫妻之間難免有意見溝通不良的時候,但即便小有摩擦,仍能在情緒碰撞的火花中,讓孩子感受到爸媽無論如何都很重視家的完整,在孩子面前理性解決衝突,也讓孩子知道父母同樣愛這個家裡的每一個人;和諧的家庭關係,再加上合宜的情緒調節示範,絕對會比刻意迴避爭執、壓抑情緒,更容易讓孩子順利步上健康的情緒發展。

長期以來,幼兒情緒教育的相關研究,都相當強調幼兒的情緒發展在嬰兒時期就已經開始啟蒙,所以家庭氣氛和父母本身的情緒表達,都會影響孩子日後的認知、智力與人格養成;也就是說,孩子童年時從父母身上感受到的情感,可有正向的引導、也有可能帶來負面的影響,在在都顯示了家庭教育是左右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關鍵。
 
別錯過0~3歲的腦部發育關鍵期
美國韋恩州立大學教授及小兒神經學的負責人海瑞.柴加尼教授(Dr. Harry T. Chugani)曾對羅馬尼亞孤兒院的孤兒作了大腦正子斷層掃描(PET),發現這些孩子大腦裡的神經迴路因家庭功能不良而遭受破壞,因此在依附行為上有所缺失。事實上,大腦在0~3歲期間,會因為接受各種不同的刺激,決定留下哪些神經連結終身使用、哪些在青春期時可被修剪掉。由此可見,雖然先天遺傳無法控制,但是我們能掌握大腦後天所接觸的經驗;只要提供孩子良好的成長環境,爸媽其實有機會決定孩子最後腦內的神經細胞結構,幫助孩子健全發展

■ 參考資料來源:「信誼基金會第三屆0~3歲嬰幼兒發展研討會——幼兒大腦與認知發展的奧秘」會議手冊,歷屆研討會精華收錄於「信誼基金會:幼兒發展研討會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