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縮的女兒,氣惱的媽媽

  我的女兒二年前出生後,就托給娘家的大姊代為照顧,只有週末才回來與我們同住。她的個性十分退縮,尤其每次回婆家時,更是表露無遺,她不喜歡婆家的人抱她或親近她;而與公婆同住的大嫂的女兒,雖年齡較小,卻相當活潑大方,博得大家的喜愛。相形之下,我女兒的表現就差多了。談話中,公婆常有責怪我沒有教好孩子的意味,因此每次去公婆家總惹得一肚子氣。孩子的表現令我十分氣惱及丟臉,我該怎麼改正她這個壞行為呢?
從這位媽媽的問題中可以感受到她的難堪與氣憤。確實,當我們的孩子被人批評時,常會讓我們覺得下不了台,再加上一般人慣於把孩子的不當行為歸罪到父母身上,所以孩子不好也就等於是父母的不是了。   

其實,孩子的問題似乎是在公婆家才特別明顯。根據了解,妯娌間的關係相當微妙,雖有親密的聯繫,但彼此也難免有相互競爭、比較的心態,尤其是育有年齡相近的子女時,孩子的成長狀況就常常成為相互比較的內容,因此孩子很可能就是這種較量下的犧牲者。若公婆因比較而較不喜歡某個孫子,父母又因孩子不受人喜愛而氣惱自己的孩子,這種惡性循環,會妨礙親子關係。   

若想改善,首先必須先了解退縮行為的背後原因。孩子會表現出怕生、拒絕的行為,通常是孩子對周遭環境不適應。久居親戚家的孩子之所以不能夠表現得落落大方,可能包括下列原因:

一、接觸時間過少:   
孩子尚小,再加上與父母、祖父母相處時間太短且間隔又太長,無法對婆家的人產生信賴感。

二、個性使然:   
孩子的先天氣質有相當大的差異,有些孩子適應力強,有愉快的情緒;有些孩子卻完全不是這樣的。若孩子是屬於較怕生、內向的性格,就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適應陌生的環境。因此,不妨試著接納他的特質,並適性而教。

三、標準過高:   
若兩個孩子的居住環境不同,自然會對家人產生不同的依附情感;因此不能將兩個孩子擺在一起比較,而認為害羞的孩子就比較不可愛。   

大人在處理孩子的行為時,常忽略了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來做判斷,更容易因氣憤而混淆了思緒。事實上孩子還小,未來要走的路又長又遠,不妨以更寬容及了解的心情來接納他在成長過程中必經的挫敗,父母要做的不僅僅是去糾正孩子的行為,更重要的是去改善環境中的影響因素,讓孩子的成長能更加順利。建議爸媽不妨試著:
一、多增加與女兒相處的時間,多相處才能多了解。
二、常和公婆談談孩子,聽聽他們的看法及建議,也讓他們更了解孩子的特性。
三、和妯娌建立更良好的關係,學習並吸收她的育兒經驗 四、讓孩子多和婆家接觸,促進彼此的認識與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