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更獨立?

  我的孩子現年一歲九個月,發育良好,活潑好動,也愛看書。每天我們夫婦下班後將他接回家,他就一直纏著我們不放,不管做什麼都要人陪,大人一步都無法離開。該如何處理呢?
孩子黏人是正常的,不黏人的孩子才讓人擔心。孩子的基因一輩子和爸爸媽媽有相連(黏)的關係,出生前孩子和媽媽的身體有兩百八十天「黏」在一起;出生後孩子還是依戀著父母親......即使長大成人,心_那份牽連也永久存在。每想到這_,真教人由衷湧起一股暖意,並歡喜讚嘆老天用什麼感情的彩絲將父母和子女緊緊繫在一起呢!   

心理學家發現,沒有母親好黏的小恆河猴,長大以後孤僻、沒有自信,在猴群中總屬於被欺凌的可憐角色。該系列的研究指出「有奶便是娘」的觀念並不正確,在嬰猴的社會情緒發展中,母親的愛撫、摟抱絕對重於食物的給予。   

孩子也一樣,黏爸爸媽媽,求的不外乎是一份安全感,即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感覺。等孩子漸漸長大,獨立的能力提高,過去和爸媽長期親暱的接觸,可以有許多觀察的機會,漸漸會模仿爸爸的行為模式、處世態度。心理學家把這個歷程叫做「內化」和「認同」,心中有爸爸媽媽,孩子長大獨立,不再隨時需要真正的爸爸媽媽陪伴了。其實,就算是成人,在碰到重大的取捨抉擇、心理有些徬徨時,也經常浮現自己父母親的身影,揣摩著他們會怎麼想,不是嗎?   
孩子才兩歲,要黏,就多依著點吧。如果希望他快點獨立,可以使他有多一點的練習機會。以吃飯為例,讓他選擇超級市場的菜色;讓他拿著小湯瓢自己吃;讓他決定要坐兒童的高椅子,還是坐成人椅子加上「喜年來」蛋捲......等。孩子自己做決定,也許會花較多的時間,或者把他自己搞得一身都是,但他可以從這些練習的機會_得到自我控制的樂趣,將來會更愛自己,並會處理自己身邊的事務,一段時間後,您會發現孩子樂觀、自信、勇於嘗試,並不再黏人。但那時候,做父母的會不會又覺得悵然若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