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禁不起管,居然罵人、打人!

  我兒子一歲半,都是我自己帶,個性很活潑。最近他變得很好動,我帶他去公婆家,公婆覺得他太皮了,會對他的行動有所約束,沒想到他居然罵人,甚至打人。他這麼沒禮貌,我該怎麼教他呢?
1_2歲的幼兒被稱為「學步期的孩子」。許多照顧過這年齡孩子的父母,一想起這時期孩子活潑、搗蛋的行徑,都忍不住要搖搖頭。   

學步期的孩子,對於肢體的控制能力越來越好,在行動的自主性上,表現得十分積極,再加上好奇心正逐漸萌芽,所以,對能吸引他注意的事物,不管是否有危險性,總喜歡用直接碰觸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探索慾望,經常讓照顧者提心弔膽。   

而且,這階段的孩子也不懂得因場合的不同,調整自己慣有的行為模式,一些不合時宜的行為舉動,往往讓人覺得他調皮、沒規矩,應該適度管教一番。   

您目前所面臨的困擾正是在此,其實,您孩子被爺爺奶奶約束而出現打人、罵人的行為,是一種情緒上的反應,您不必急著去想該如何糾正孩子粗魯的行為,而是應思考如何避免類似行為的再出現,下列幾點建議提供您參考:
一、在家中強調規範的重要性:   
雖然我們允許孩子有足夠的自主空間,但孩子的行事規則確實有必要及早建立,對於該遵守的規範,不妨明確地讓孩子明瞭它的必要性(如:媽媽煮飯時,小孩不能接近爐火;工具箱的抽屜,小孩子不能打開),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年紀尚小,便忽略了生活規範的建立。   

當孩子對規則逐漸認同後,大人自然就能有效地約束孩子的行為。

二、幫助孩子學習正確的表達方式:   
學步期的孩子語言學習最為迅速,但是往往因表達能力還不夠,而以激烈的行動反應來表達他的情緒,所以,教導孩子如何用口語表達的方式增進別人對他的理解,也是避免別人對孩子產生誤解的做法之一,例如,教孩子簡易的詢問詞:「可不可以?」、「好不好?」,或以眼神詢求別人的同意。

三、協助親人熟悉幼兒的身心發展特質:   
許多人因為不熟悉小孩的行為特質,往往將孩子的天真無邪解讀成調皮行為,因此,父母有必要透過日常的閒聊,讓其他親友瞭解孩子調皮搗蛋背後的動機所在,尤其是面對長輩,更需要耐心地跟他們溝通,扭轉他們對孩子的誤解,才能拉近祖孫間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