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說「沒關係」,有關係嗎?

我的女兒四歲多,去年剛開始上幼稚園。自從上學之後,她常常把「沒關係」三個字掛在嘴邊。我注意了好一陣子,才發現:原來她的老師也常常對小朋友說「沒關係」。我有點擔心:這樣的口頭禪,是否會對孩子產生長久的影響,會不會讓她變得對什麼事都覺得不要緊、不在乎呢?
模仿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學習方式,父母、玩伴和老師都是孩子的模仿對象。當孩子上學之後,「老師」的影響力更是深遠地展開;孩子們學習的,不只是老師教學的內容,老師的態度、觀念、行為,都點點滴滴融入孩子們的生活中。所以中國人常說,老師不只是「經師」,更應是「人師」,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父母們必須瞭解自己的影響力與老師是相對等的,甚至孩子很多基本的行為、觀念,在未上學之前,就播下種子、根深蒂固,因此,父母和老師需要互相支持、互相修正,才能幫助孩子走得恰當、走得穩健。   

「沒關係」本身是一個十分中性的語詞,但在不同情境、不同態度運用之下,確實會產生極大差異。難怪您對孩子經常說「沒關係」會感到有一股隱憂存在。如果孩子在做了危險的事情、傷害到他人的事情之後,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我們的確該引導他,讓他知道:為什麼有些事會被禁止,或者應對別人如何表示歉意與關心。如果當自己的玩具被破壞,或辛辛苦苦搭好的積木倒塌了,孩子能夠表現出沒關係、修好就可以,或重蓋會更好的態度,那麼,父母可能反過來贊許孩子很懂事、不會鬧。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多少可看出,孩子在社會化、建構個人人格的過程_,很多觀念和態度的建立,並不是運用一條通則就可執行的;就像有些時候我們教孩子學習忍讓,有些事情我們又希望孩子當仁不讓。   

父母如何在這種矛盾中取得一個平衡點呢?比較妥當的方法是,當孩子表示「沒關係」之後,我們能瞭解他說話背後的意義;能接納孩子的想法,也表達自己不同的意見,激勵孩子樂觀、進取的一面。   

至於老師常說「沒關係」,或許正是他接納孩子、鼓勵孩子嘗試錯誤、勇敢向前的一種方式。我們不妨對老師多瞭解一些,再下斷語,不要認定是老師的不良示範造成孩子對人、對事態度的偏差;當我們瞭解老師之後,也能適時地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老師常說「沒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