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著學習,也編織著人情

►當孩子學會編織,他們獲得了專注力的培養,也獲得了完成作品的喜悅和成就感。


文/張杏如

日子一天天過去,相處三年的孩子們畢業了。漫長的暑假,想念朋友的孩子們,有了一個令人想不到的活動。朋友家的隔壁,就在我們幼兒園的後面,有一間小小的店,店裡有一位和善的老師和各色各樣的編織品、五顏六色的毛線,還有一群左鄰右舍的奶奶們和一些偶而來上上課的大姐姐們。幾個小男生總是央求媽媽約好了,讓他們在那兒相見。你能想像幾個六、七歲的小男生圍坐著一個大方桌,一邊和奶奶們聊天、一邊跟著老師學打毛線嗎?當然他們也一邊玩、一邊搞笑。也因此,他們不只成了店裡的常客,也成了奶奶們的企盼,一個八十幾歲的顧奶奶還成了小孫子口中的好朋友。那個溫馨又充滿活力的社區小店,交織著了多少的人情啊。

暑假結束前,小孫子竟然用棒針完成了一條配色極美的圍巾送給阿媽,一頂有著寬寬帽緣的雙色帽子送給媽媽。一條至今沒能完成的高難度披肩,本來是要送給怕冷的媽媽過冬的。從此,畫圖和美勞似乎也不再是他的罩門了。

他的經驗和成長,讓我開始對編織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這幾年,我們在新竹的另一家幼兒園因為園長的巧手,使編織成了園裡的特色課程,趕上了正夯的手做課程,成為小朋友們的一種流行。雖說男女有別,在幼兒園裡,我們也的確看到大多數小女生們的手比較靈巧,也更能專心地用小手穿進穿出的編織。但最令人動容的是,看著她們像小老師一樣,耐心地教一些男同學們編織,然後一起開心地展示各自完成的作品,園裡流動著和社區小店裡不一樣的兩小無猜的友情。

編織需要很好的眼手協調能力、需要穩定的小肌肉操作能力,要循序漸進、不怕挫折,還要學習各種技法,要一邊編織、一邊想像一個完成的作品,要做出一件美麗的作品,還要會配色、要決定技法,要不漏針、要針針平整。你們想想看,那裡面隱含著多少的學習?最重要的是,他們獲得了專注力的培養,也獲得了完成作品的喜悅和成就感。在往後的人生裡,他們儲存了敢於走出去,探索許許多多新疆界的信心和動力。真是學無止境啊,孩子在學習,我們也在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