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快樂過聖誕

►照片由部落客小千千媽咪提供。

每年改變家中布置,營造不同節慶氛圍
無論是不是教徒,對小小孩來說,周遭環境的景象變化都是一種美麗的新發現。稍大的孩子,從學校或生活經驗中,或多或少對聖誕節已有些認識,也會產生過節的期待。

部落客小千千媽咪覺得聖誕節最重要的就是溫馨與祝福。從孩子很小開始,每一年的聖誕節她都會改變家中的布置,有時是一面牆,有時是在鋼琴、書架或是家中一個角落布置聖誕小裝飾;小小棵的聖誕樹也是必備的。從小耳濡目染,讓目前剛上小學的千千很擅長與媽媽一起布置,簡單的手作充滿童趣,也成為最佳的裝飾,無論是用黏土壓模或是畫圖剪貼,自己做的吊飾比現成買的樸拙可愛。孩子獨一無二的作品有了這樣的展示空間,更是充滿成就感。

小千千媽咪分享布置的小秘訣時表示,忙碌的爸媽不要擔心布置很麻煩,買幾條金蔥擺放在家裡就很有氣氛;有空時和孩子用色紙剪成長條型,黏成一串串五彩的小紙圈,不但達到親子互動,同時也完成了布置用品。朋友間若還維持寄賀卡的習慣,這些卡片也是最珍貴的布置物。


邀親友長輩相聚,讓節日記憶更深刻
小千千媽咪也會利用節慶邀請朋友們同樂,尤其孩子上小學之後,跟以前的朋友一起玩的機會減少,趁著節日是個好機會。除了吃點心、玩遊戲、唱歌聊天,有一件事情對孩子是很棒的學習,就是自己製作邀請卡,用滿滿的問候、溫暖的心意,完成一張張卡片,這份卡片本身也就是一份禮物。如果邀請的對象是爺爺奶奶,這份卡片禮物就更有意義了。

至於爸媽自己要怎麼為孩子準備聖誕禮物呢?小千千媽咪的經驗是以孩子喜歡、想要的東西為主,所以平常相處時就要多觀察孩子的需求,也可以在孩子渴望某件東西的時候和他討論彼此對東西的看法,並且讓孩子學習延宕滿足,知道有些禮物要在特別的日子才能擁有,要學習等待。當孩子在過節時收到夢寐以求的禮物,就會更珍惜了。當然,聖誕禮物不一定是要買昂貴的玩具,或許是親子一起做一件有趣的活動、念一本喜歡的書,計畫一次新的旅行,或者一起做一件幫助別人的事,對孩子來說,都將是寶貴的記憶,讓生命更豐盈。
同場加映:孩子是怎麼認識聖誕老人的?
當孩子在圖畫書或影片上、百貨公司或學校活動中看到任何聖誕老人,他們會經歷從相信到思考推論,從想像到現實等一連串的學習歷程。由於文化的差異,台灣孩子大約5~6歲就知道家中的禮物不是聖誕老人送的,國外孩子大約是9~10歲左右。

3歲之前,會有陌生人焦慮
聖誕老人造型圓滾滾。小嬰兒可能會好奇注視,但處於陌生人焦慮階段的寶寶,有些會顯得怕怕,有些甚至大哭。爸媽可別急著把寶寶塞進聖誕老人懷裡拍照。

3歲孩子從外觀建立概念
3歲孩子得知禮物是聖誕老人送的,會好奇那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們多半經由故事,對紅色服裝、渾圓的身體、滿臉白鬍鬚、大背袋等外觀產生粗淺的「聖誕老人」概念。

4歲孩子關心如何得到禮物
4歲孩子的時間、空間概念增強,早在節日來到前就開始期待和討論,關心如何才能得到禮物,甚至把書上的知識和自己的生活經驗組織起來,例如:要準備大襪子才會收到禮物。

5歲孩子開始認真推理
將近5歲時,孩子開始懷疑「聖誕老公公是怎麼進來我們家?」、「我們家沒有煙囪,他要從窗戶進來嗎?」並且會展開一連串的推理思考,不斷找答案。滿5歲以後會更直接討論聖誕老人存不存在的問題,不過,即使知道禮物應該是爸媽送的,卻無損於年幼時的「相信」,以及親子間留下的美好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