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和生活散漫的小一生,怎麼引導?
兒子上小一,寫作業常不認真又沒耐心,陪他寫作業就像在打仗。跟他說過很多次,該做的事情要先做,老師對於他的不專注和拖拉習慣,曾建議去上安親班。我已經安排他上了一年週三晚上的讀經班,最近週日還參加主日學,這樣會有幫助嗎?
一年級的脫線行為,家長越在意越嚴重
寫作業不專心、做事拖拖拉拉,這些狀況在一年級孩子身上經常發生,很多孩子都有同樣狀況,如果不會因此影響其學業(如考試成績低於平均、造成老師教學困擾)與人際關係,大人其實不必太過緊張而拿放大鏡檢視,有些事往往我們越在意越關注,就越會發生。
想讓孩子專注,靜態和動態活動要均衡
讀經對孩子品行或是專注力都有幫助,每週日到教會參加主日學,也非常推薦。除了較靜態的主日學、讀經等活動,研究已證實運動能提升孩子注意力,因此建議您也帶領孩子進行動態運動。以我教學經驗觀之,愛運動的孩子會更專注、聰明、記憶力會更好!我在課堂上盡量做到準時上下課,但有時沒控制好時間,下課時間不夠,孩子下課運動的時間縮減,下堂課的學習效果就會明顯影響。
➜Podcast搶先聽》掌握專注力發展關鍵期
不要為了寫功課而犧牲親子良好互動
我們經常說「易子而教」(語出《孟子‧離婁上》,孟子曰:「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易子而教」是重要的教育理念,因為親子間有太多比功課更重要的互動,如果為了寫功課而犧牲親子良好互動,真的很可惜。家長往往教自己孩子學業時,有可能因為對學業內容沒那麼熟悉,或是沒跳脫大人的身分而去質疑孩子的能力(有家長曾跟我抱怨,這麼簡單的題目,為什麼孩子不是每次都考100分),但卻忽略了孩子才一年級,而我們是成熟的大人,我們認為的「簡單」,對孩子而言卻是他人生階段的第一次接觸、第一次挑戰。
人生這條路很長,與其說是短跑,更像是一場無盡的馬拉松。我們能帶給孩子的,是面對人生挑戰的正確心態,是持之以恆前進的勇氣與決心,至於如何提高速度、調整呼吸、步伐等,就交給專業的教練吧。基於以上理由,送安親班「易子而教」,不失為好辦法。
(以上問題由 資深低年級導師 曾麗美回覆)
寫作業不專心、做事拖拖拉拉,這些狀況在一年級孩子身上經常發生,很多孩子都有同樣狀況,如果不會因此影響其學業(如考試成績低於平均、造成老師教學困擾)與人際關係,大人其實不必太過緊張而拿放大鏡檢視,有些事往往我們越在意越關注,就越會發生。
想讓孩子專注,靜態和動態活動要均衡
讀經對孩子品行或是專注力都有幫助,每週日到教會參加主日學,也非常推薦。除了較靜態的主日學、讀經等活動,研究已證實運動能提升孩子注意力,因此建議您也帶領孩子進行動態運動。以我教學經驗觀之,愛運動的孩子會更專注、聰明、記憶力會更好!我在課堂上盡量做到準時上下課,但有時沒控制好時間,下課時間不夠,孩子下課運動的時間縮減,下堂課的學習效果就會明顯影響。
➜Podcast搶先聽》掌握專注力發展關鍵期
不要為了寫功課而犧牲親子良好互動
我們經常說「易子而教」(語出《孟子‧離婁上》,孟子曰:「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易子而教」是重要的教育理念,因為親子間有太多比功課更重要的互動,如果為了寫功課而犧牲親子良好互動,真的很可惜。家長往往教自己孩子學業時,有可能因為對學業內容沒那麼熟悉,或是沒跳脫大人的身分而去質疑孩子的能力(有家長曾跟我抱怨,這麼簡單的題目,為什麼孩子不是每次都考100分),但卻忽略了孩子才一年級,而我們是成熟的大人,我們認為的「簡單」,對孩子而言卻是他人生階段的第一次接觸、第一次挑戰。
人生這條路很長,與其說是短跑,更像是一場無盡的馬拉松。我們能帶給孩子的,是面對人生挑戰的正確心態,是持之以恆前進的勇氣與決心,至於如何提高速度、調整呼吸、步伐等,就交給專業的教練吧。基於以上理由,送安親班「易子而教」,不失為好辦法。
(以上問題由 資深低年級導師 曾麗美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