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拿捏教養孩子的起點?

我的寶寶四歲半了,住家附近和他同齡的孩子有四、五個,我和他們的媽媽常有來往,發現每一個人教養孩子的觀點各有不同:有的媽媽相信「零歲教育」,從小就讓孩子聽古典音樂,背唐詩、新韻,有一位甚至還教他的孩子九九乘法;有的媽媽則相信「水到渠成」,一切都是「長大就好」,孩子玩得很快樂、很瘋。在我看來,前者的孩子太可憐,成了父母親炫耀的工具;後者的孩子卻又太沒規矩一點。至於我,一方面怕孩子沒規矩,一方面又怕孩子將來比不上人家——起步遲了,實在不知如何是好。最近我先生認為寶寶該去學鋼琴了,他認為音樂愈早學愈好,可是寶寶還那麼小,小手張開還超不出我掌心,坐在鋼琴椅上,雙腳離地一大截,我實在不認為有這個必要;給我一點建議好嗎?
您提到,有的孩子成為父母親炫耀的工具,有的孩子卻沒有規矩,您不希望孩子有上述的情形,因此在「早期教育」的教與不教之間遇上困難的抉擇。

的確,上述兩種情況都不好。我們見過邊哭邊拉小提琴的小朋友,也見過小朋友到別人家裏順手牽羊,而做爸爸的卻很高興。父母親的教養態度都是我們不敢苟同的。

但是,「早期教育」並不是只有「教」和「不教」兩種選擇而已。講究「有沒有教」,倒不如講究「怎麼教」、「教什麼」?

先談知識和技藝的學習,孩子學這些東西一定要有相對的生理和認知成熟準備。從這裏看,「水到渠成」這話倒有幾分真實性。「認知鏡頭」不會因練習而加速更換;所以,您在信中提到要四、五歲的孩子背九九乘法,如果他們的加減運算都還沒熟練,背得再熟也不可能有「乘」的概念。循次漸進學習的孩子,到了三四年級左右,和那些早會背九九乘法的孩子比較起來,算術的能力不會有什麼差別。四、五歲背乘法,不僅會剝奪孩子學習其他事務的機會,如果因此而遭到挫折(媽媽罵:「笨!老半天還不會背。」)更可能影響孩子將來對算術的興趣,那就得不償失了。

要強調的是,我們並不是反對孩子背東西,孩子心思單純,記性奇佳,父母提供機會,如果孩子有興趣,自然記得。有個四歲孩子,喜歡一本圖畫故事書,成天纏著要媽媽唸,媽媽就一個字一個字唸給她聽,才一個月,她記熟了,換她唸給媽媽聽,雖不識字,但指著一個個方塊字,煞有介事的背著,自己也挺高興的,我們不指望孩子可以從圖畫書裏學到什麼,他喜歡翻書、摸書,就是最大的收穫了。背唐詩、聽古典音樂也是如此,如果孩子滿心歡喜的去做,又有什麼不好?至於學樂器,目前確有證據顯示,孩子愈早學,不管在音感或技巧的學習上都會有比較好的效果。我們建議您先去看看學琴的地方和他們的教學方式、學琴的氣氛是不是很愉快?老師能不能抓住幼兒短短幾分鐘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您的心態和時間是不是可以與孩子「共享」學習及音樂的美好?如果這些答案都是肯定的話,自然可以讓孩子去學。

至於人際和品行方面,我們認為還是得有明確的規矩。有規矩的孩子,行動時心中自有準繩,因此會比較有安全感,也比較受同伴歡迎。當然,在「規矩」的教導過程,別忘了尊重孩子本身,也別忘了以身作則,這樣孩子在學會說「請、謝謝、對不起」之外,才能有真正的體認和敬重,以作為人際相處的基礎。這方面的教養,愈早開始愈好,您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