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時與父母越親近,長大後更願意去了解他人的需要

近期英國一項研究,針對10,700名分析2000年至2002年出生的幼兒進行長期觀察,發現幼年時期與父母關係越親近,長大後會有較好的親社會特質,更願意去了解他人的需要。



編譯/江秀雪


孩子的親社會行為,來自幼時獲得的安全感
當3歲時,與父母關係良好且親近,沒有處於語言或肢體暴力的環境,並提供足夠的情緒支持、安全感和照顧,到了青少年期時,不僅心理健康狀況比較好,少有憂鬱、焦慮、暴力等問題,其「親社會特質(prosociality)」指數也相對增加,會表現出像是善良、富有同情心、願意幫助別人、大方、喜歡當志工等社會行為。

研究人員並進一步觀察孩子在5歲、7歲、11歲、14歲、17歲時的親社會特質,看隨著年紀增長是否有所改變。以期了解3歲時和父母建立的親密關係,是否會持續影響至青少年期的心理發展,及外在環境(如學校、交男女朋友)是否會改變孩子的親社會特質。

學者呼籲:持續關心孩子心理需求
結果發現,當孩子7歲時心理健康狀況不佳,他們的親社會特質確實會在11歲時降低。至於校園暴力很明顯會影響孩子日後的親社會特質指數,即使3歲時建立的親社會特質依然存在,但會隨著環境改變而逐漸降低,提供校園反暴力課程確實有幫助,但是如果只是一堂課,而沒有長期針對問題,效果當然不大。

研究學者因此呼籲,政府有關單位應該要盡力幫助弱勢家庭,因為如果家長經濟狀況不佳、工作壓力大,他們要跟孩子相處的時間就相對有限,自然很難建立親子間的親密關係。同樣地,父母也必須持續關心孩子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學校是否有暴力情事發生,這絕對是一份需要長期努力的課題。

資料來源/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