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威看科學素養:別讓羞恥心戰勝好奇心

採訪整理/秦嘉彌

108課綱公布以來,標榜以Steam科學素養為目標的各式課程和教具,不斷的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做。但這樣做,真的就是所謂的科學素養嗎?

「科學素養是一個集體的狀態,而不只是一般人所認為的單一面向能力。」泛科知識共同創辦人暨知識長鄭國威強調,能力是一個人擁有這個技能,想發揮就發揮,但素養卻不是這樣,鄭國威認為素養需要環境的配合和允許。

小時候的孩子都是極富好奇心的,知名的物理學家加來道雄(Michio Kaku) 曾這麼說:「我們一出生就是科學家……直到14歲……。」鄭國威認為,小時候我們都很有好奇心,不懂得羞恥心,隨著年齡成長慢慢有了羞恥心,卻被教育體制跟社會壓力所擊潰,最終失去了好奇心。

一個東西壞掉了,我們是鼓勵孩子修理還是直接買新的?面對一個新聞時事,我們會不會去疑問:「為什麼這次新型冠狀病毒這麼嚴重?」、「為什麼這個病毒好像對某些年紀的人影響比較大?」科學家在做的事其實就是在問十次的「為什麼?」。鄭國威認為有科學素養的前題是讓「擁有好奇心」這件事受到鼓勵。

創造好奇心,從問問題開始
鄭國威建議父母創造好奇心的環境可以有幾個做法。首先,父母與孩子對話時要盡量用「開放性」的問題(指沒有固定選項的問法),比如父母可以常用「那你覺得呢?」「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呢?」孩子寫是非、選擇題時多是用快速反應作答,但這些內容常常與生活無關,所謂的素養應該是當孩子在真實生活中如果遇到了類似的問題,能去理解它,進而想到方法解決它。鄭國威進一步舉例,與其問孩子:「請問小紅帽去找奶奶的過程中遇到了幾個人?請選出來?」比較好的開放性問題其實可以這樣問:「請問你如果是小紅帽,你會怎麼跟大野狼說?」這就是開放性的問題,它沒有標準答案。

其次,鄭國威也分享,科學素養也同樣是透過「認知、情意、技能」累積涵養。舉個例子來說,「認知」讓孩子多學科學史,讓孩子知道知道科學這件事不是憑空變出來的,科學是被玩出來的,很多時候都是誤打誤撞,讓孩子了解,原來這些東西是這樣子來的。而提到科學家時避免讓孩子以偉人來看待,真實呈現科學家實驗過程中的挫折和失敗,才是真實的認知。

科學家在做的事其實就是在問十次的「為什麼?」。
科學素養的前題是讓「擁有好奇心」這件事受到鼓勵。


第二個層面「情意」,指的則是孩子對某些事所產生的態度和價值觀,他會怎麼去看這個世界?我們可以從認識科學家、知道科學家在做什麼開始。每年10月中研院開放參觀日時,就可以帶孩子去加入這個國內最盛大的科普盛會,或學校也能邀請駐校科學家讓孩子去真實接觸。

最後一個層面「技能」,鄭國威則建議家長可以讓孩子多寫作,孩子要做的不是複述別人的觀點,而是他有沒有辦法做論述,孩子在寫下的過程中腦袋就統整過一次知識,這個論述的能力對孩子的未來非常重要。

此外,鄭國威再分享一個引導方式是PBL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的帶領,父母可以讓孩子為了解決一個問題而學習。比如可以問孩子,我們家現在要解決壁癌,那要怎麼做?或是馬桶會黃黃的我們要怎麼辦?這些問題當大人也不知道怎麼解決時,邀請孩子一起來想辦法、找資料,一起思考。

最後,鄭國威也透露自己其實不會強迫念小三的孩子一定要讀科學,但面對這個從小就喜歡唱歌跳舞的孩子,他卻會在孩子唱歌時問他:「你知道你的聲音是從哪裡發出來的嗎?」而當孩子問他問題時,鄭國威則會反問孩子:「你覺得呢?」他了解孩子都會想快速獲得答案,但求得知識的過程就是不要太快速獲得答案,當孩子太快滿足,這個求知的過程也就結束了,不能滿足時才能引發孩子的好奇,擁有好奇心的孩子,也就踏出了科學素養的第一步了。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