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電視,好嗎?
孩子看電視,好嗎?
0~7歲的孩子怎麼看電視
孩子平均每天看了1-3小時的電視,爸媽非常有必要去瞭解不同年齡有不同的需求和觀賞方式,認識各年齡的發展特性與看電視行為,將可以讓爸媽做出有效的引導:
‧0歲孩子:注意力超短,並不很愛看電視。
‧1歲孩子:會注意螢光幕,被畫面中的聲音、色彩或動作所吸引,但對內容情節並不在意。
‧2歲孩子:看電視的注意力隨年齡增長而越集中。經常跟著爸媽、保母或爺爺奶奶看電視。
‧3歲孩子:大多數孩子都是接受大人的安排,決定看那個節目,或可以看多久。有些孩子可能開始學習自己選節目。此時,最愛兒童節目和卡通。
‧4歲孩子:孩子各方面快速發展,生活經驗增加,語言發展也更有邏輯性,在團體生活中,如果是和同儕一起看DVD,透過團體討論,還能展現創意的提問、思考。
‧5歲孩子:大部分孩子每天看很多節目,數量多寡通常與家庭習慣有絕大的關係。
‧6歲孩子:因為邏輯思考更好,會把自己想像成劇中人物,自己編故事或改編劇情。容易沈溺在想像中而放棄其他活動。
‧7歲之後:這個年齡是標準的電視迷。對抽象和符號的概念漸漸形成,比較能從節目中看懂事情前後的關係和隱含的寓意。
電視對幼兒發展的影響
最近,國外針對看電視對孩子發展與生活方面有許多新研究,信誼邀約來台的學者也有許多新發現,可以幫助我們更加瞭解電視可能帶來的影響力。
1. 電視快節奏看太多,不專注機率也越高:
Dr. Dimitri Christakis發現3歲以前,電視看得越多,到7歲時就越可能有無法專心的問題;尤其是不到3歲的孩子,平均每看1小時的電視,到7歲時產生無法專心問題的可能性提高了將近10%。而節目進行的節奏越快,未來有專注問題的可能性也越大。學者認為,為嬰兒製作的電視節目,影像變動非常快速,好讓嬰兒的目光能停留在螢幕上;但這種密集訊息並不是真實的外在刺激,有可能使大腦預期所接受的刺激都將是這麼高,以致真實生活中的刺激相形之下顯得不痛不癢。
2. 適齡適量,對認知、閱讀才有幫助:
Dr. Dimitri Christakis的團隊在另一項針對1000個孩子所做的研究則發現,嬰兒時期電視看得越多,他們會的字彙就越少。嬰兒每看1小時的節目,他們學到的字彙平均少6~8個字。研究人員在追蹤觀察裡發現,那些在3歲之前就看電視的兒童,到了6、7歲時,閱讀和數學能力比那些不看電視的兒童要差。不過,研究結果同時顯示,在3~5歲時適當看一些節目,對日後培養讀寫能力是有益的。Dr. Sandra Calvert提醒,如果幾乎整天開著電視,會扼殺孩子早期的閱讀能力。整體來說,孩子電視看得越多,甚至還在臥房看電視,他們的語言能力就越差。
3. 暴力電視,將增強暴力行為:
Dr. Dimitri Christakis的研究指出,學前階段的男孩每天如果看1小時暴力節目,他們的攻擊行為就會增加2倍,電視上呈現正向的行為時,孩子也會在真實生活中模仿,所以一旦有好的角色模範,會使孩子變得比較有同情心、有耐性,也比較願意與人分享。
4. 電視對健康與消費行為的影響:
電視對健康的影響也有很多層面,爸媽多半都會關心視力、肥胖與睡眠問題。Dr. Dimitri Christakis的研究發現,減少看電視,並不表示身體的活動量就會增加,孩子是因為坐著才去開電視看,而不是因為看電視才坐下來的。所以怎麼讓孩子不要老想坐著,可能才是解決之道,也就是,如果希望孩子少看電視,則一定要增加孩子活動的機會。
10 個爸媽應避免的常見錯誤
Dr. Christakis針對電視使用,提出10 個爸媽應避免的常見錯誤:
1. 讓孩子看電視時會有罪惡感,重點在於如何聰明地篩選與運用媒體。
2. 讓孩子一面看電視一面吃東西。
3. 關心收看時間而忽略內容品質。
4. 孩子一吵鬧耍賴就屈服。
5. 讓孩子獨自看電視。
6. 低估了廣告的影響力。
7. 錯失指導孩子的好時機。
8. 在孩子的房間放電視。
9. 自己沒有以身作則。
10.常漫無目的轉台、心不在焉看電視。
孩子平均每天看了1-3小時的電視,爸媽非常有必要去瞭解不同年齡有不同的需求和觀賞方式,認識各年齡的發展特性與看電視行為,將可以讓爸媽做出有效的引導:
‧0歲孩子:注意力超短,並不很愛看電視。
‧1歲孩子:會注意螢光幕,被畫面中的聲音、色彩或動作所吸引,但對內容情節並不在意。
‧2歲孩子:看電視的注意力隨年齡增長而越集中。經常跟著爸媽、保母或爺爺奶奶看電視。
‧3歲孩子:大多數孩子都是接受大人的安排,決定看那個節目,或可以看多久。有些孩子可能開始學習自己選節目。此時,最愛兒童節目和卡通。
‧4歲孩子:孩子各方面快速發展,生活經驗增加,語言發展也更有邏輯性,在團體生活中,如果是和同儕一起看DVD,透過團體討論,還能展現創意的提問、思考。
‧5歲孩子:大部分孩子每天看很多節目,數量多寡通常與家庭習慣有絕大的關係。
‧6歲孩子:因為邏輯思考更好,會把自己想像成劇中人物,自己編故事或改編劇情。容易沈溺在想像中而放棄其他活動。
‧7歲之後:這個年齡是標準的電視迷。對抽象和符號的概念漸漸形成,比較能從節目中看懂事情前後的關係和隱含的寓意。
電視對幼兒發展的影響
最近,國外針對看電視對孩子發展與生活方面有許多新研究,信誼邀約來台的學者也有許多新發現,可以幫助我們更加瞭解電視可能帶來的影響力。
1. 電視快節奏看太多,不專注機率也越高:
Dr. Dimitri Christakis發現3歲以前,電視看得越多,到7歲時就越可能有無法專心的問題;尤其是不到3歲的孩子,平均每看1小時的電視,到7歲時產生無法專心問題的可能性提高了將近10%。而節目進行的節奏越快,未來有專注問題的可能性也越大。學者認為,為嬰兒製作的電視節目,影像變動非常快速,好讓嬰兒的目光能停留在螢幕上;但這種密集訊息並不是真實的外在刺激,有可能使大腦預期所接受的刺激都將是這麼高,以致真實生活中的刺激相形之下顯得不痛不癢。
2. 適齡適量,對認知、閱讀才有幫助:
Dr. Dimitri Christakis的團隊在另一項針對1000個孩子所做的研究則發現,嬰兒時期電視看得越多,他們會的字彙就越少。嬰兒每看1小時的節目,他們學到的字彙平均少6~8個字。研究人員在追蹤觀察裡發現,那些在3歲之前就看電視的兒童,到了6、7歲時,閱讀和數學能力比那些不看電視的兒童要差。不過,研究結果同時顯示,在3~5歲時適當看一些節目,對日後培養讀寫能力是有益的。Dr. Sandra Calvert提醒,如果幾乎整天開著電視,會扼殺孩子早期的閱讀能力。整體來說,孩子電視看得越多,甚至還在臥房看電視,他們的語言能力就越差。
3. 暴力電視,將增強暴力行為:
Dr. Dimitri Christakis的研究指出,學前階段的男孩每天如果看1小時暴力節目,他們的攻擊行為就會增加2倍,電視上呈現正向的行為時,孩子也會在真實生活中模仿,所以一旦有好的角色模範,會使孩子變得比較有同情心、有耐性,也比較願意與人分享。
4. 電視對健康與消費行為的影響:
電視對健康的影響也有很多層面,爸媽多半都會關心視力、肥胖與睡眠問題。Dr. Dimitri Christakis的研究發現,減少看電視,並不表示身體的活動量就會增加,孩子是因為坐著才去開電視看,而不是因為看電視才坐下來的。所以怎麼讓孩子不要老想坐著,可能才是解決之道,也就是,如果希望孩子少看電視,則一定要增加孩子活動的機會。
10 個爸媽應避免的常見錯誤
Dr. Christakis針對電視使用,提出10 個爸媽應避免的常見錯誤:
1. 讓孩子看電視時會有罪惡感,重點在於如何聰明地篩選與運用媒體。
2. 讓孩子一面看電視一面吃東西。
3. 關心收看時間而忽略內容品質。
4. 孩子一吵鬧耍賴就屈服。
5. 讓孩子獨自看電視。
6. 低估了廣告的影響力。
7. 錯失指導孩子的好時機。
8. 在孩子的房間放電視。
9. 自己沒有以身作則。
10.常漫無目的轉台、心不在焉看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