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寵物對孩子的影響?

  我先生很喜歡養小動物,但自從老大、老二陸續出生後,我就逼他把小動物都送出去了。現在老大五歲,老二三歲,先生認為孩子夠大了,養一些狗、貓當寵物,一來不會造成孩子太大的傷害(如抓傷、咬傷、嚇到),二來可以培養孩子愛護動物、照顧弱小的習慣,聽來蠻有道理的,但我還是有些擔心,怕有寄生蟲的問題,也怕有些不可知的麻煩,請問家_養寵物對那麼小的孩子來說是好是壞,如果可以養的話,什麼樣的寵物比較合適呢?
華德狄斯耐的卡通電影「白雪公主」「一○一忠狗」「仙履奇緣」......中,都把人和動物間的關係描述得非常美好,互相信任、友愛,一起度過難關......。其實不只是卡通,據一些研究指出,家庭中的寵物,對某些人(如老年人、罪犯、高血壓患者......)確實有「治療」的作用;有一篇報導的開頭赫然就是「不收費的心理治療師——狗」,可見一斑。再從教育的立場來看,家有寵物除了提供給孩子一些生動的刺激外,也可以藉此讓孩子體會到生命的生長或生殖的喜悅,培養愛護小動物的習慣等。   

當然,在獲得上述的「好處」之前,我們先得考慮有那些「副作用」是必須先減到最低的。
一、安全:   
必須考慮到身體傷害及心理威脅兩方面;所養的寵物會不會傷人,是每一個家有幼兒的家長都會考慮的問題。   

需要提醒的是,動物長得快,小狼犬剛帶回來才兩公斤,人見人愛;六個月內牠可以長到近三十公斤,爪牙森然,體重變成寶寶的二倍,即使牠再和藹可親,一蹦一躍間,就可能造成傷害。猴子也是,年紀小時柔順乖巧,稍大即「判若兩猴」,一不小心就給人顏色看,最需小心。心理威脅指的是,有些動物或因長相、或因體積、或因個性,讓幼兒一見就怕,如此將使飼養小動物的樂趣、功能完全喪失。在選寵物前,不妨帶幼兒同去,一定要選擇他們喜歡、不怕的才行。
二、疾病:   
許多動物身上的寄生蟲和病菌也會危害人類。貓的寄生蟲——弓蟲,對女性不好;鴿糞和某種腦炎有關;猴子幾乎會傳染所有人類的疾病......例子真是不勝枚舉。寵物進門前不妨先送到獸醫那兒做健檢驅蟲,以防萬一。
三、照顧的麻煩:   
飼養寵物之前,是否考慮到家_有沒有能力好好照顧,以狗為例,您得做狗飯給牠吃、得帶牠做運動、得收拾牠的大小便、得給牠洗澡梳毛、不小心惹了禍或吵了鄰居,您得出去向人道歉、得帶牠看醫生、不得離家一天以上(牠會餓)。簡直跟孩子一樣難伺候。   

如果以上的副作用都可以預先排除或忍受,您就可以選擇一下到底要養什麼動物了。一般而言,不外乎哺乳類、鳥類、魚、爬蟲、昆蟲等。我們要呼籲的是,千萬不要考慮豢養野生動物,除了可能帶來不可知的危險和疾病外,有這樣的市場,就會有人去抓,捕獵運送的過程是殘酷得令人難以想像的——一隻被人抱著在街頭賣的小長臂猿,可愛依人,但很可能牠媽媽已經被殺死,許多和牠一起遠渡重洋的小猿也禁不住勞頓而亡。你買下牠、養牠,從某個角度而言,是給孩子最好的一種「反」教育。   

我們認為,最常見的,就是最好的寵物:狗、貓、文鳥、孔雀魚等就是。一來食料處處有售、照顧容易,二來即使出了狀況——生病、受傷,也比較容易得到幫忙。對幼兒說來,父母能把小動物照顧得健健康康的,就是一種負責,愛心的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