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幼兒玩桌遊,有一個最大的秘訣
採訪報導/黃美湄
諮詢/蔡宗翰|玩具達人漢克叔叔、陳澤佩|信誼實驗幼兒園園長
當孩子擁有一段假期,除了要有「留白」的時間,讓孩子自由探索,爸媽若預備好一點「誘因」,引發孩子對桌遊的興趣,不但可以降低他們在假期中長時間接觸3C產品及遊戲的風險,更能玩出家人的好感情,而孩子從遊戲中發展及累積的能力,還可以擴展到他的同儕生活中,提升社交學習能力。
向幼兒園老師取經,家裡也能擁有學習區
據信誼實驗幼兒園陳澤佩園長的觀察,園裡喜歡玩桌遊的家長和孩子比例算多的,像是過節放假時,親子一起玩撲克牌、大富翁、棋類遊戲都算是普遍的桌遊。只不過有時候,爸媽覺得玩桌遊要先研究說明書,耗費時間。但孩子們玩桌遊,反而可能有自己的方式入手,也喜歡自己創設遊戲規則。
在學校裡,通常會準備多樣性的桌遊,包括傳統的或新樣式的。老師先利用課程時間簡單介紹遊戲玩法,然後放進學習區,讓孩子自己找玩伴,三五成群遊戲,或找老師一起玩。這樣的過程,孩子不只是體驗遊戲的樂趣,從準備遊戲開始,就已經在進行互動、討論看法、思考策略。有些遊戲,可能需要一起合作解決問題,有些遊戲讓孩子學到面對競爭輸贏,這些都是孩子未來成長所需要的養分。
爸媽在家中也可以準備一些難易不等的桌遊,放在特定的「遊戲區」,家人茶餘飯後隨手拿出來玩,由會的人帶動其他人,就像現在常見的「體驗式」活動,舉一反三熟練之後,動腦、動手、聊天的畫面就能取代全家人面對螢幕或手機的場景。
陳澤佩園長特別提醒,由於桌遊種類非常多,家長如果剛開始買到的是屬於「個人玩」的桌遊遊戲,小孩有可能只能玩一下下就不想玩了;如果是多人玩或合作型的桌遊,無論小孩、大人或親子都會蠻喜歡玩的。
陪伴幼兒玩桌遊有眉角,從孩子的角度入手
人稱漢克叔叔的玩具達人蔡宗翰強調,對幼兒來說,「玩」本身就是一種學習。現代人生活忙碌,親子真正相處的時間有限,在短短的時間裡,桌遊可以是很好的「陪伴」。選擇適齡的桌遊,即使是5分鐘或10分鐘,也可以達到親子互動的效果。玩的過程裡,可以聊天對話。剛開始玩的時候,不要太在意遊戲規則,可以讓孩子先把玩一下道具或牌卡,了解角色(例如:認識小紅帽),觀察孩子想怎麼玩。也不要一下就要玩出輸贏,要循序漸進孩子才不會一下就產生挫折感,失去興趣。年節期間親友相聚,如果孩子年紀相差較多大,可以三五成群開幾桌玩不同的遊戲,小小孩可以跟爸媽同一組,遊戲過程中讓他做可以做的部分,比如:拿放道具、翻牌卡、擲骰子,讓孩子先有參與感,即使不懂遊戲規則也沒關係。牌卡遊戲也可以採彈性方式,比如:先用輪流的方式玩,熟練之後,再用搶答的方式玩。家中有銀髮長輩也能加入玩桌遊,讓過年團聚歡樂的記憶,不僅在飯桌上,也在彼此的笑談互動中迴轉。
遊戲功能分類與選擇TIPS
1.考慮不同場域或情境的需求。依需求選用不同的桌遊,例如Family Game的時間較易控制,可以短時間完成一個遊戲。個人益智SmartGames有很多題目,可以不斷挑戰。有些遊戲玩到後面,也可以回到前面,再玩一次重新學習。還有一些適合讓孩子隨時攜帶,旅行乘車時可以把玩的。
2.以年齡為挑選參考。分齡通常為3-6 歲、6歲以上(或6-8歲) ,這樣的分法涉及認知發展、小肌肉、眼手協調、專注力(時間可以久一點)。
3.以學習功能為參考。大約有數學、語文、認知,社會。但一組桌遊中,實際功能往往是跨領域的,不是完全切割。設計的重點必須是好玩,才能吸引人。
4.從小孩有興趣的主題入手。現在假日常有桌遊體驗活動,可以先帶小孩去嘗試一下,一方面容易掌握遊戲方式,一方面也可以觀察孩子興趣。雖然說明書都寫得很詳細,但體驗式學習,對於較不愛看說明說的父母來說,是更容易親近桌遊的方式。
【桌遊推薦】更多桌遊請上不插電遊戲專賣店
1.髒小豬禮物組是最經典的遊戲,髒小豬和小豬選美可以組合運用,擴充遊戲範圍。童話系列則是玩具加上書,閱讀和遊戲的功能兼備。
2.ThinkFun系列、科學系列、雷射迷宮這一類的桌遊,就是符合現在STEAM精神的遊戲。
3.IQ系列是充滿挑戰性的隨身系列,自己玩或輪流挑戰都行。玩家可以互相討論自己的過關策略。
►不插電桌遊線上看
⇒立刻造訪不插電遊戲專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