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不該用哭來表達情緒嗎?
文/雷庚玲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男兒有淚不輕彈」。你有多認同這句話?做為父母,你會不會這樣教育你的兒子?若你會覺得男孩子確實不該愛哭,那麼,在他多大的時候,你就會想要給他這樣的觀念?而你又為什麼覺得需要給他這樣的觀念?如果在男孩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不斷地給他機會教育,告訴他不許哭、不該哭、不能哭,那麼,他到底是會慢慢成功地養成了控制自己負面情緒的習慣,或是會用別的方式抒解自己的負面情緒?這些控制的方法、或抒解的方法,是否確實會導引他成為一個更適應外在社會環境的男人?
從相反的角度來說,若鼓勵一個小男孩自幼便知道可以用哭來表達負向情緒,這對他將來的社會適應,到底是正向還是負向的效果?
東西方文化都認為男性必須是強者
在很多社會中,男孩的情緒字典裡是不准有「悲傷」感受的,他們從小的教養,不但被訓練成不可以哭,而且還被灌輸「哭與悲傷代表弱者」的概念。
例如:華人文化的古諺有云:「大丈夫能忍天下之不能忍,故能為天下之不能為之事」。《三國演義》中,華陀為關羽刮骨療毒,關羽還能在外科手術中神色自若、繼續喝酒下棋。
西方社會也有相同的伴隨男性性別刻板印象的教養模式。男孩承載了要堅毅、成功、具領導統御能力等等的社會期待,碰到挫折與困難,也要咬緊牙關、盡量隱忍,絕不可顯示出弱者的模樣。
大人只容許男孩表達憤怒、不容許表達悲傷
很多男孩自幼就被教導不可表露悲傷、難過、害怕等等的負面情緒。但不論東、西方社會,比起不可表達悲傷情緒,似乎師長都對男孩的憤怒情緒有較高的容忍度。這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憤怒並非弱者的形象,另一方面則可能是憤怒情緒有比較高的激發程度(arousal level),高憤怒的人雖然較易衝動行事,但至少他們不像悲傷情緒一樣,只把焦點放在自我,而往往能將負向情緒轉化成改善環境的實際行動,有時甚至對環境有正向的功能,《孟子》「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正是此意。
在如此的文化氛圍之下,許多小男孩除了不斷被教導要壓抑自己負向情緒,而且也學會了自己可以表達的負向情緒僅有一種,那就是憤怒。婚姻諮商的實務文獻裡,常提到在家庭衝突中,男性其實並非真的對另一半不滿,他們的憤怒、家庭暴力、甚至毒品濫用,其實是起因於無法抒解自己的負面情緒。
孩子的情緒教育從認識自己的情緒開始
如此說來,父母給予小男孩足夠的空間,讓他們可以自由表達負面情緒;並在小男孩有語言能力之後,鼓勵他們與別人溝通自己的悲傷、害怕、憂鬱、難過、挫折等負面情緒,其實是家庭情緒教育中重要的一環。
可是,鼓勵小男孩表達自己的害怕、悲傷,卻不能當作情緒教育的全部。因為,上了小學以後的男生次文化是殘酷的。動不動就會哭的小男生、常常向老師訴說自己的害怕的小男生、表現出太多難過挫折情緒的小男生、被嬉弄後便陷於自己的情緒中不知鎮靜勇敢地告訴攻擊方不可如此的小男生,往往會成為長期被霸凌的對象。而他們只能以表達與分享害怕、悲傷的情緒來因應被霸凌的場面的結果,就是陷入惡性循環,遭遇更多的霸凌。
所以,家庭中的情緒教育,不是以「告訴小男生男兒有淚不輕彈」、「鼓勵小男生表達悲傷情緒」的二分法來執行的。讓孩子辨識自己會產生哪些不同的負向情緒;鼓勵孩子思索自己情緒產生的原因;帶領孩子回顧他用了哪些表情、語言與行為表達他的情緒;請孩子反省他的情緒表達方式,對周遭的人及對自己有何影響;並請孩子預想若下回碰到類似場景、產生類似情緒時,還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處理方式。總之,提供孩子自我反思的機會,比起只是制止或放任,更助於孩子主動調整自己的情緒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