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寶寶喜歡模仿?模仿不只在學習,更是與爸媽「溝通」的方式

每個人在不知不覺中都在彼此模仿,如此可以很輕易地避免出錯。然而,人類是怎麼知道用模仿來避免出錯,甚至是更快達成目標、做得更好呢?



編譯/江秀雪


模仿,都是從「被模仿」的經驗開始
加州LMU大學的研究指出,小寶寶會因為看到照顧他們的人模仿自己,看著看著,也會開始反過來模仿照顧他們的人。研究人員讓媽媽帶著6個月大的寶寶來實驗室,並觀察他們在遊戲時的互動,然後等寶寶一歲半時,再回到實驗室做同樣的觀察。

針對母親和孩子的互動和模仿進行了分析發現,當媽媽和寶寶的互動比較頻繁,且能敏銳察覺寶寶動作並模仿他,她們的寶寶在一歲半時,就變得比較會模仿別人。由此可知,孩子的模仿能力,來自他們被照顧者模仿的經驗。

模仿促進親子「溝通」與未來學習力
當父母看見寶寶的動作、行為,然後以更誇張的方式模仿來做為回應,親子間的溝通逐漸形成,寶寶更會因為這個經驗,心裡覺得和媽媽(或爸爸)有所聯繫,進而建立更為親密、美好的親子關係。此外,寶寶的視覺經驗,與他們自己的動作也會產生關聯,這是一種神經和認知連結的過程。

模仿能力是與生俱來的,而寶寶絕對是個超級模仿者。他可以從模仿中學習到各種技能與累積經驗,包括如何使用物品、不同文化的不同手勢表達及語言的運用。不可諱言的,模仿正是人類文化傳播及進化的開始。

總而言之,孩子學習模仿他人的能力,在很大程度取決於爸媽給予回應的速度。當媽媽、爸爸及其照護者一看到寶寶小小的動作,就給予及時且適當的回應時,寶寶日後對各方面的學習都會更快更好。

資料來源/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