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氣、大哭、害怕……鬧情緒時,爸媽都怎麼處理?情緒教育該從小開始,但年紀還小的孩子,常常說不清楚自己的感受,該怎麼幫助他們呢?其實,圖畫書就是很棒的媒介。透過故事中的情境與角色,孩子不只看見自己的情緒,也能在閱讀中學會表達、理解與安撫自己。
本集「升級父母力」單元,我們再次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講師葉嘉青老師,和我們一起聊聊:共讀情緒圖畫書有哪些技巧?如何用故事陪孩子看見自己、理解別人?一起讓圖畫書成為你陪伴孩子認識情緒、涵養情緒力的好幫手!
為方便各位家長參考,小編特別整理出嘉青老師於節目中所提及的示範書單,歡迎有興趣的家長繼續往下閱讀。
節目名稱:情緒故事課:用圖畫書陪孩子學表達、懂情緒
主 持 人:親子作家-碧安朵
專家來賓: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講師-葉嘉青
本集節目重點
✅圖畫書真的能培養孩子的情緒力嗎?
✅如何幫助孩子認識情緒、梳理感受?
✅情緒主題的共讀,需要不同的技巧嗎?
✅面對分離焦慮,故事能帶來哪些安撫與支持?
✅孩子生氣哭鬧,如何透過故事來引導?
✅說故事也可以培養同理心與換位思考?
✅圖畫書怎麼幫助孩子發展人際互動與社會觀?
✅共讀不只陪伴孩子,也讓爸媽重新理解自己
收聽平台
APPLE KKBox Spotify SoundOn
圖畫書不只是孩子認識世界的窗口,也是幫助他們學習梳理自己情緒的好幫手。在這一集當中,嘉青老師讓我們不僅學到共讀情緒圖畫書的技巧,以及如何運用圖畫書來陪伴孩子理解情緒、練習交朋友,同時,我們也可以透過共讀、透過故事角色畫面,讓每一次的共讀,都變成是孩子認識自己、理解他人的情緒練習,孩子將會學習逐漸用語言來取代情緒性的哭鬧。請陪伴您的孩子一起共讀吧!讓我們用圖畫書告訴孩子,也告訴自己:你的情緒是可以被接觸的,你的感受是有人在乎的!精彩內容歡迎收聽!
葉嘉青老師給爸媽的提醒:
★透過閱讀圖畫書,並不是要讓孩子五歲就懂得心理學,而是要讓他們知道:「我自己的感受是值得被尊重的。我也可以去試著理解別人。」當孩子有這種能力,他才能夠進一步的愛自己,也會愛別人。
★送給大家一段話「與內在的小孩和好」你可以念給自己聽,也可以念給孩子聽:「我有權利感覺我所感覺到的,沒有任何人可以剝奪我的感覺,我不必為我的感覺感到罪惡,我值得自己和別人對我好。」
小編提醒:聽完這集,建議您再點選「親子共讀」系列節目—
EP.65共讀別只是唸故事!「對話式技巧」讓孩子閱讀力大增- Feat. 葉嘉青老師
本集節目提及書單
《走開,綠色大怪物》維京國際出版,0-6歲
運用翻頁想像,讓孩子相信自己可以控制住綠色大怪物。
《害怕的書》上誼出版 2-6歲
《孩子的情緒互動書》中的一本,陪孩子認識害怕情緒。
《生氣的書》上誼出版 2-6歲
《孩子的情緒互動書》中的一本,陪孩子認識生氣情緒。
《小貓頭鷹》 上誼出版 2-8歲
展現孩子等待媽媽,從擔心、焦急,到見到媽媽的心情。
《子兒吐吐》 信誼出版 3-8歲
不小心吞下木瓜子兒,頭上真的會長出木瓜樹嗎?
《Guji Guji》信誼出版 3-8歲
透過幽默可愛的Guji Guji,道出成長過程自我認同的掙扎。
被欺負了怎麼辦?上誼出版 3-8歲
被欺負了只能忍耐不敢說嗎?怎麼學習向霸凌說不……
《彼得的椅子》上誼出版 3-8歲
彼得看到自己的搖籃及高腳椅被漆成粉紅色,很不開心。
《生氣湯》上誼出版 3-8歲
霍斯帶著一肚子怒氣回家。於是媽媽煮了一鍋「生氣湯」!
《不怕輸的才是贏家》 上誼出版 5歲以上
從小培養挫折耐受力,才不會成為輸不起的情緒小怪獸。
《我想聽的話》上誼出版 5歲以上
平靜、平等地和孩子說話,並聽見孩子心底最想聽的話。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來賓介紹:葉嘉青老師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碩士。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講師,教授幼兒文學及幼教相關課程,同時也是臺灣閱讀協會常務理事。經常受邀擔任童書獎項評審,曾參與文化部中小學生課外優良讀物策展人暨評審,金鼎獎、信誼圖畫書獎、豐子愷圖畫書獎等重要獎項評審。長期熱情擔任台灣閱讀起步走(Bookstart)的推廣講師,著有《親子共讀起步走:經典繪本200+,從零歲開始讓孩子愛上閱讀》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