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在生命的第一年,媽媽對寶寶的想法與感受的敏銳度,是預測孩子社交與情緒發展的長期指標。媽媽如果能多跟寶寶用言語互動,就能刺激寶寶「愛的荷爾蒙」分泌,讓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情緒發展得更好喔!
編譯/江秀雪
新手媽媽重要任務:敏銳說出寶寶想法與感受
一項由英國倫敦大學(UCL)研究人員主導的新研究指出:媽媽如果常用語言表達和描述寶寶在想什麼或有什麼感覺,並且表達寶寶的情緒越多、越正確,通常這些寶寶們的催產素指數就會高很多。
「催產素」又稱作「縮宮素」,是一種「愛的荷爾蒙」,它在社會關係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會使人與人之間建立信任感,有助克服羞澀、聯繫感情,並促進親子間的情感連結,讓父母和嬰兒緊密相連,
這項研究,對象為62位介於23至44歲的新手媽媽,她們的寶寶則是3到9個月大。研究人員拍攝了媽媽與寶寶自然互動的五分鐘影片。然後分析這些媽媽了解寶寶的情緒有多正確?他們觀察媽媽在互動過程中,是否能準確說出嬰兒的內在經驗,例如寶寶的想法、感受、渴望與感知。然後,再收集寶寶的唾液,測量他們的催產素指數。
結果發現:兩者呈正相關。媽媽用言語表達寶寶的情緒越正確,寶寶愛的荷爾蒙指數就越高;反之,有產後憂鬱的媽媽,則比較少提及她們孩子的情緒,這些孩子的催產素指數就比較低。
把握1歲前刺激寶寶「愛的荷爾蒙」分泌
以往的研究指出:母親在寶寶1歲前越關心寶寶的情緒,寶寶日後的社交能力和情緒發展就越好;這項研究則更進一步肯定:母親如果用言語表達寶寶的情緒越多、越正確,寶寶的催產素就會上升。
「愛的荷爾蒙」是人們建立感情互動互信很重要的激素,如果母親能多跟寶寶用言語互動,比如看到寶寶在玩一個玩具,媽媽可以說:「喔,你喜歡這個玩具!」或是「你看起來很開心!」,也可以模仿寶寶的動作和面部表情來肯定孩子的行為舉止,如此可以刺激寶寶的「愛的荷爾蒙」分泌,讓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情緒發展更好。
資料來源/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