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請長一點的產假或育嬰假,有助共同育兒

爸爸花較多的時間陪產、一起照顧新生兒,將讓媽媽更有信心放手讓爸爸參與育兒,而不是整天以「守門員角色」來看待自己的隊友,爸爸也比較不會遭受的媽媽的批評。
 


編譯/江秀雪

如果爸爸也能放產假,或是在家久一點幫忙照顧新生兒,可以讓媽媽們比較願意放手給爸爸照顧嬰兒,比較不會質疑爸爸不懂得如何帶孩子,因為媽媽會覺得爸爸願意放產假,就是「有心」要幫忙照顧嬰兒。心態是取得信賴很重要的因素。

美國俄亥俄州大學的一項研究,邀請182對高教育程度、都有工作的夫妻參與問卷調查。在太太們懷孕末期28至40週,以及寶寶出生後3、6、9個月時回答問卷,並特別在寶寶9個月大時,問夫妻雙方有沒有出現「母親守門員」〈maternal gatekeeping〉的行為,這是指媽媽會有「母性能量」出現,不信任爸爸能做好照顧寶寶的任務,而一再批判、干涉、抑制爸爸的教養行為,甚至嚴厲批評這位育兒隊友。

研究人員問媽媽們,是否曾經或經常詢問爸爸對如何照顧寶寶的意見和看法〈開閘門行為〉,並探討多常批評爸爸們照顧嬰兒的方式〈關閘門行為〉。

研究發現:如果先生們請長一點的假幫忙照顧寶寶,太太比較沒有關閘門行為,比較不會批評;但是開閘門行為卻也沒有增加。研究人員認為,這也許是因為許多媽媽們還是一如社會上認為的,照顧孩子是她們的責任,母親才是家裡主要帶孩子的人。再者,因為先生已經請假照顧寶寶,所以她們覺得不需要再鼓勵爸爸做更多教養任務。

就長遠來說,爸爸們請長一點的假照顧寶寶,確實可以減輕媽媽的負擔,是很值得鼓勵的。

資料來源/Sex Roles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