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在學校禁用手機,無法改善孩子對手機與社群媒體的依賴感

孩子幾歲才能讓他擁有手機?這是現代父母的兩難。兒童與青少手機、社群媒體成癮問題日趨嚴重,全球教育單位都在針對這個現象,制定各種使用規範,但學校的禁令並無法改善根本的問題,校內和校外的生活必須一起關注。
 


編譯/江秀雪

從一項長達一年,2022年至2023年11月的英國研究,調查了1227名青少年學生,分別來自30所學校,其中20所禁止學生在學校用手機以及社群媒體,另外10所學校則允許學生在下課、午餐或是教室以外的地方用手機。

結果指出,在學校禁用手機,並沒有大幅讓學生減少手機或社群媒體的使用;他們的身心狀況,比如:焦慮、憂鬱的現象、運動量程度、睡眠品質、學業表現、課堂干擾情況,都沒有因此改善。

研究發現,學校禁令讓學生在學校使用手機時間只減少大約40分鐘,上社群媒體大約減少30分鐘,大體上,並沒有讓學生因此改變用手機和社群媒體的習慣,學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機4-6小時。研究也發現:使用手機與社群媒體越多,學生的焦慮、憂鬱的現象、運動量、睡眠品質、學業表現、課堂干擾情況也越差。

因此,研究學者建議,單單在學校減少手機與社群媒體的使用,並無法改善學生的身心健康,應該要全面審視在家,以及一整天或整個星期的使用狀況,學校家庭雙管齊下,才能幫助青少年了解使用手機太多,對他們身心的傷害。

資料來源/ Lancet Regional Health Europe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