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農曆五月五號的端午節,爸媽的腦海中,不免浮現包粽子、划龍舟、立蛋等傳統習俗,或是屈原投江、白蛇娘娘與法海大鬥法等傳說故事。不過對孩子來說,端午節可是個全新的體驗喔!我們特別為家有小小孩的家庭規劃了3個小小孩過端午的活動!爸媽可以帶著孩子唱首端午節的兒謠、DIY一串色彩繽紛的粽子香包,再一起製作美味又健康的鮭魚香粽,過一個有創意又不失傳統的端午佳節!
撰文╱尤嘉莉
歡歡喜喜念兒謠
濃厚中國風的插圖,搭配充滿節令氣氛的順口兒謠,不但讓爸媽憶起兒時過節的溫馨點滴,可以趁機和孩子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還能說說關於端午節的各種習俗和傳說故事喔!
端午節 文/潘人木 圖/蔡雅蘭(取自《幼幼閱讀列車-歡歡喜喜來過節》)
端午節,榴花紅,菜花黃,
粽子香,摘朵鮮花送金龍;
龍帶紅花吃粽子,吃飽了粽子回龍洞。
動手做粽子香包
用針線縫製而成的傳統香包,對手指小肌肉尚在發展中的小小孩來說,難度有點高。不過,你知道利用色紙跟膠帶, 就能做出色彩繽紛、造型可愛的粽子香包嗎?一起來試試看吧!
材料:
家中現成的色紙或廣告紙、剪刀、膠帶、棉花、尺
做法:
1. 在色紙上描繪出長寬比例為2:1 的長方形(如:長10公分、寬5公分),畫好後將它剪下來。
2. 將長方形對折成正方形,用膠帶將左右兩側黏起來;也可運用現在常見的紙膠帶或彩色膠帶代替透明膠帶喔!
3. 裝填入噴了香水的棉花,也可以放進乾燥花、香皂屑,變換不同香氣;或是裝入小糖果,就成了糖果粽!
4. 用手擠壓黏有膠帶的兩側,再用膠帶把開口封起來,就完成了。黏上繩子就可以做成香包吊飾囉!
健康美味鮭魚香粽
傳統的糯米粽熱量與黏度都很高、不易消化,較不適合孩子吃,其實,只要稍微加以改良,就能讓孩子吃得開心又健康,還能讓小幫手一起動手做喔!
準備材料:
冷飯2碗、鮭魚肉4兩、洋蔥1/4個、胡蘿蔔1小塊、芹菜1根、橄欖油1.5匙、醬油少許、胡椒粉少許
作法步驟:
1. 洋蔥洗淨後去除外皮,切成小丁。
2. 胡蘿蔔及芹菜切成小丁,放入鍋中熱水中燙熟,瀝乾後備用。
3. 粽葉泡水,變軟後將兩端剪去、留下長方形粽葉。
4. 鮭魚肉洗淨,檢查並去除魚刺,切成小丁備用。
5. 鍋中熱油、炒香洋蔥,倒入鮭魚拌炒,再加入胡蘿蔔及芹菜丁。
6. 倒入冷飯拌炒均勻,加入少許醬油及胡椒粉,起鍋放涼。
7. 可請3歲以上的孩子幫忙將炒好的鮭魚飯捏成小飯糰。
8. 將小飯糰放入粽葉壓扁塑形、包好,以粽繩紮緊,就完成了。
9. 冷藏後,可以微波爐或蒸鍋加熱後食用。
Tips
包香粽時請將粽葉對折至2/3處,左右兩側往內折,再將剩下的1/3粽葉折上來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