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應該只是每個人每天的「例行公事」之一。許多父母常為孩子的飲食大事煩惱,其實,父母在家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很多有關食物的遊戲,增加孩子對食物的興趣,同時增進孩子的身體靈活度和反應靈敏度喔!
提供/《動一動,真快樂》(台視文化)
整理/信誼編輯群
熱狗、包子、大餅
準備
1.先設計熱狗、包子、大餅的肢體動作,食物造型隨孩子自行發揮想像。
2.爸媽和孩子確定三種動作的特色,例如:將身體做最大程度的開展,表現大餅擴張的造型;身體盡量伸直拉長以表現出熱狗瘦長的造型;藉臉部五官聚攏或身體緊縮等方式,表現包子凝聚的造型。然後爸媽和孩子大聲唸出三種食物邊做出動作,來回練習至少三次,以確定彼此對動作的認同。
玩法
1.遊戲規則:
(1)可由爸媽先開始,邊說口訣邊做動作。
(2)爸媽說:「熱狗、熱狗、熱狗」時,身體要做出熱狗的造型。
(3)停頓後說出「熱狗」「包子」或「大餅」時,也就是雙方決勝負的時候,就像玩剪刀石頭布一樣,同時要擺出所說的食物造型。
(4)孩子的動作不能與爸媽一樣,如果一樣就表示輸了,必須親爸爸(或媽媽)一下。
(5)若孩子動作與爸媽不一樣,則輪到孩子邊說口訣,邊做動作,以此類推。
2.至於輸贏,可自行發揮創意自訂有趣的處罰方式,如:輸的人要學豬叫三聲、臉上畫朵花、幫忙做家事……等。
TIPS
1.這個遊戲可以激發孩子的反應和靈敏度,身體的動作和內在產生連結,並在玩樂的過程中,促進親子關係。
2.說口訣時,可隨意變化速度,或者第一次速度較慢,第二次速度變得較快等。藉由口訣的快慢速度,能刺激孩子的反應能力,讓孩子的身心更靈敏,身體能更靈活地延展、收縮。
酸甜苦辣
準備
各種味道與溫度的食品,例如檸檬、蜂蜜、苦茶、芥末、冰塊、溫水、熱水——注意不要過燙)等。
玩法
1. 讓孩子嚐嚐各種食品,看看孩子在嚐的時候,會有什麼反應。爸媽可以模仿孩子逗趣的表情,有可能臉皺成一團、八字眉也出現了、擺出令人爆笑的苦瓜臉、或者眉開眼笑地直說好吃好吃……,爸媽可以一起模仿,然後大家投票,看誰的表情最好笑。
2.在嘗試每個味道之間,還可以玩漱口遊戲,以各種方式漱口:鼓鼓嘴、晃晃頭,孩子可以藉機活動口腔內部的肌肉。漱口遊戲穿插在品嚐不同味道的食品之間進行,味覺的刺激會比較明顯。
3.玩完可以開始配配看,檸檬加水是什麼味道?哇!再加上蜂蜜竟然這麼好喝!冰塊沾上一點芥末會是什麼味道?喔喔!你自己試了就知道。照這樣配對下去,一個風味獨特的獨家配方,可能就會被你們玩出來喲。
TIPS
1.孩子在嚐東西的時候,提醒他不要急,感覺一下,甚至可以閉上眼睛,專心去感覺。
2.要注意到辛辣食品的份量一定要很少,不然真的把孩子給辣到了,就不好了。
3.這個遊戲讓孩子以最直接的方式,接觸食物的本質,要是孩子偏食,爸爸媽媽可以透過味覺遊戲的引導,讓孩子慢慢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