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失雙關語衍生的人際關懷

文 / 林佩蓉  臺北市立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

《遺失啟事》表現形式獨特,故事幽默有趣,是一本很貼近現代人的生活,又兼具教育功能的圖畫書。故事處理的是現代都市生活中,不同年齡層的生活、心理狀況與問題,初看以為是小孩因為認知不足,導致誤用遺失啟事的逗趣故事,閱讀到後來發現作者對「遺失」的廣義解釋時,才理解作者是藉由孩子的直率關心和遺失招領的巧妙關聯,企圖喚醒讀者反思,自身居住現代公寓大廈人際間的關係疏離,以及小孩牽起大人間相互關懷的對比寫照。

故事的表現形式具有歐洲卡漫風格,將電梯間遇到的鄰居們串連在一起,鄰居形形色色,什麼人都有,什麼問題也都有,如同現代真實社會的縮影。故事展開的過程中,也藉由書寫遺失啟事的特定書面文字形式,傳遞如何表達對周遭人士的關心,以及言簡意賅把重點說清楚的方法。書中所使用的遺失相關用詞,包括:「失常」、「失戀」、「失眠」、「失心瘋」、「失去耐心」……會引發小讀者也想要玩詞彙、創造詞彙的意圖,而在閱讀書中一連串玩詞彙、創造詞彙、書寫遺失啟事的開展過程中,也會發現語言文字表達的奧妙,且自然而然習得相關概念及書寫方式。

這部作品敘事首尾完整,起承轉合自然流暢;畫風簡潔明快;探討的議題很符合現代孩子的需要與思考,很值得現代大人深思,也很適合親子共讀。

作者的話
找回遺失的生活熱情   鄭萱婕

「東西收好,別弄丟囉!」小時候總是被大人這麼叮囑,但還是時常把東西搞丟了,之後不免要聽一段大人的諄諄「教誨」,那時總在想,大人都不會弄丟東西嗎?會的!和常常聽到小朋友遺失物品的趣聞比起來,其實大人也不遑多讓,能丟的東西一樣是五花八門,所以,想透過故事中的豆豆小朋友,來分享這個大人的祕密。

大部分的人長大後不再丟三落四,學會小心翼翼保管自己的物品,但有時還是會犯糊塗,甚至沒發現自己弄丟東西了,當然也沒找回來,因為能遺失的東西,不只是「有形」的物品,還可能是「無形」的精神或態度。就像豆豆不確定遺失啟事是否真的能幫大家找回東西,還是抱持著「希望」完成了,不單是對鄰居的「熱心」,也是對生活的「熱情」,這些都是很珍貴的東西,但可惜的是很多人都弄丟了,這也是除了簡單的向小朋友介紹「遺失啟事」外,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事。但最重要的是,希望大家看《遺失啟事》時,可以看得愉快開心。

最後,祝福大家都能找回生活中遺失的大小事物,也可以找回生活裡不知不覺中遺失的熱情!

文出自:«遺失啟事»評審的話
第三十五屆 信誼幼兒文學獎圖畫書創作獎佳作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