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台灣孩子出生後要打多少疫苗嗎?1歲前至少 9 劑,滿2歲超過 14 劑,到國中前累計接種劑次大約超過 30 劑。面對這麼多公費和自費疫苗,爸媽常常會疑惑:每一劑都一定要打嗎?打了會不會有副作用?昂貴的自費疫苗又該怎麼選?流感、腸病毒、RSV以及新冠疫苗到底該不該施打?
本集《兒醫聊健康》再次邀請阿包醫生巫漢盟,從預防醫學角度,解答孩子打疫苗時最常見的疑問,分享兒童疫苗的意義與功能,並教你接種前後應注意的事項,以及孩子害怕打針不配合時該怎麼做。一起把預防的功課做好,守護孩子健康!
節目名稱:擔心副作用?兒童疫苗常見疑問解答與安心對策
主 持 人:背包客Ken
專家來賓:阿包醫生巫漢盟〡小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
本集節目重點
✅為何要打疫苗?從預防醫學角度談疫苗接種
✅哪些自費疫苗或流行疾病疫苗建議要施打?
✅兒童疫苗都安全嗎?可能會有哪些副作用?
✅兒童疫苗接種前、接種後要注意什麼?
✅孩子怕打針,如何安撫一進診間就哭鬧的孩子?
✅帶年幼孩子出國旅遊,必打的疫苗有哪些?
收聽平台
APPLE KKBox Spotify SoundOn
阿包醫生在節目中解釋,疫苗的作用就是把病菌的某些部分萃取出來,打進體內後,免疫系統就會開始產生抗體。這種輕微的發炎免疫反應,就像幫孩子穿上一件「防護衣」,當真正的病菌入侵時,就能降低感染或重症的風險。大多數疫苗的副作用都很輕微,但它們卻是保護孩子健康的重要措施。隨著醫學進步,新疫苗不斷推出,家長也有必要持續了解,做出最適合孩子的選擇。
阿包醫生給爸媽的提醒:
★爸爸媽媽依據兒童手冊,在孩子年紀到的時候帶他去打預防針,除了是預防疾病,其實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生長發展評估」。如果你沒有帶孩子去打預防針,就無法及時評估到孩子的整體成長狀況。
★疫苗分兩種,一種是死菌疫苗(非活性疫苗),例如肺炎練球菌、五合一, B型肝炎都是死菌疫苗,疫苗的反應過去了,孩子就恢復正常。另一種是活性減毒疫苗,例如麻疹,它的反應時間比較長,可能是5天、 10天或是兩個禮拜內,才會開始出現一些症狀,因此,要注意的時間點不太一樣。
小編提醒:聽完這集,建議您再點選「照顧孩子健康」系列節目—
EP78發燒該不該馬上退?咳嗽很難好怎麼辦?掌握孩子生病大小事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來賓介紹:巫漢盟〡小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
長庚大學醫學系學士。曾任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主治醫師,具備臺灣兒科醫學會、臺灣兒童胸腔科醫學會專科醫師資格。現任小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專長包括:兒童生長評估、嬰幼兒飲食建議、過敏氣喘、氣管鏡及胸腔超音波操作、一般兒科疾病、疫苗注射、健兒門診。另經營人氣 Facebook 專頁「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以專業又親切的方式,陪伴新手爸媽一起安心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