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長知識】為什麼世界人種的膚色不同?
更新 : 2025-10-23
我們身上的顏色是怎麼決定的?世界各地的人為什麼會有不同?和孩子一起從達爾文演化論出發,看見藏在身體裡的演化祕密吧!

我們身上的顏色-也就是膚色、瞳色和髮色,取決於幾個和色素沉澱相關的基因。透過改變色素沉積程度,調整我們的外表顏色:沉積越少,顏色就越淺,沉積越多,顏色則越深。
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影響色素的沉積,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顏色差異呢?
不同膚色,適應不同陽光強度
我們觀察世界膚色地圖可以發現,在北半球的歐洲、北美等地區,人們的平均膚色比較淺,而在靠近赤道的南半球,像是非洲、南美和大洋洲地區,人們的膚色就比較深。這是因為地球公轉角度的變化,導致了光照的差異。
在赤道附近,陽光的強度和日照時間都比較穩定,而在其他地區,四季的更迭會減弱日照的強度和時間。強烈的陽光和紫外線會促使皮膚產生更多的黑色素,保護皮膚免受晒傷,降低罹患皮膚癌的風險。從演化角度來看,已經生成黑色皮膚的人們,在赤道附近會被自然選擇保護得更好。
此外,膚色和陽光強度還對人體維生素D的合成發揮了關鍵作用。當人類最早從非洲北遷到光照較弱的歐洲時,淺膚色這一個特徵就被自然選擇保留了下來,主要原因就是為了讓更多陽光能穿透皮膚,促進足夠的維生素D合成。
維生素D對我們的骨骼生長十分重要,例如,在文藝復興時期,有個超級富有的麥地奇家族,他們的孩子們整天居住在巨大的豪宅裡,很少接觸到直射的陽光,許多孩子都因骨骼脆弱而患上了佝僂病。到了交通發達的近代,當淺膚色的歐洲人移民到陽光充足的澳洲時,不少人就患上了皮膚癌。
膚色和瞳孔顏色相關
瞳孔顏色也和環境有一定的關聯性,通常瞳色越深,眼睛承受強光的能力就越好。歐洲人的瞳色比較淺,這是因為當地沒有長時間強烈的陽光照射,自然而然對瞳色就不會有環境選擇壓力。所以,歐洲人常一晒到陽光,就習慣性的戴上墨鏡,否則強光就容易傷害到他們的淺色眼睛。
有意思的是,我們最早的共同祖先都來自非洲。當時個體之間的外貌差異並不大,都有較黑的皮膚,後來的遷徙導致了不同地區人們膚色的變化,這些變化透過遺傳逐漸穩定下來。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不應該有種族偏見,因為所有人類的共同祖先都來自非洲;不同的黑、白、棕膚色,只是適應環境的結果。我們都是地球村的一份子,應該互相尊重,消除偏見。
【彩蛋問答】膚色和烤麵包的道理一樣嗎?
人類的膚色深淺和太陽距離有關係,那麼烤麵包也是一樣的道理嗎?烘焙的時候,烤箱的中間位置比較靠近熱源,麵包就比較容易上色,看起來和人類膚色受到陽光的影響一樣,但真的是這樣嗎?
想一想,答案就在《
達爾文密碼:奇妙的演化之旅》裡。
※本文摘錄自《
達爾文密碼:奇妙的演化之旅》信誼基金出版社

從達爾文的演化論出發,透過生動有趣的QA,由物競天擇講到AI迷因,破解藏在身體裡的演化祕密,尤其適合腦子裡有「十萬個為什麼」的孩子,更是家長找答案的最佳參考…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