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面族孩子,真傷腦筋!

  我的孩子六歲多,很愛面子,平常最討厭我把他的事告訴別人,尤其是像尿床這一類的事;而且,他也很好強,不大承認自己的缺點,甚至明明是他闖的禍,他也要否認。我該如何讓他坦然面對自己呢?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裡,總是不斷地學習認識自己、面對自己,即使是當了爸爸媽媽,或者是當了爺爺奶奶,這個課題也總是學無止境呢!   

對一個六歲大的孩子來說,他對「我」的瞭解是從很多方面組成的。他知道自己是六歲,長得什麼樣子,會做哪些事情;從和別人的相處、交談、遊戲中,由別人的反應而進一步瞭解自己的另一面;同時,他會想學爸爸、媽媽和他崇拜的人,學著做他們愛做的事,努力達到一個理想的自己。孩子就在如此不斷地調整中,成就自我。   

爸媽在日常生活裡,如果能注意到孩子遭遇窘境的心理變化,給他一個臺階下,其實可以幫助他表現得更圓熟、更坦然自在。   

比如說,雖然六歲大的孩子偶爾尿床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但孩子長大了,對尿床已經會感到不好意思,除非他自己想談這件糗事,否則,即使親如父母,也不適合代他到處嚷嚷;因為,對孩子而言,他可能只願意讓少數人知道這件事,甚至視為秘密。如果,爸媽是為了向親友討教如何處理這種情形,至少也要選擇對象,確認親友不會當著孩子的面取笑他:「長那麼大了還尿床,羞羞臉。」   

至於孩子不能面對自己做錯的事,也是很常見的現象。只要爸媽不先指責是誰做的,多半可以讓孩子毫不設防地把原委講出來,例如:「這個娃娃的頭髮好像理過髮哦!不知道是用什麼辦法弄的?」孩子一投入談話情境,可能就說出是用剪刀剪的,此時,再趁機和孩子談論原因或行為的正確性,較容易幫助孩子面對和承認自己所做的事,養成不逃避的態度。   

爸媽在培養孩子瞭解自己、接納自己時,除了先體諒孩子的心情與處境外,請記得也檢視一下自己的口舌,用好的話語,說出真正的關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