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的孩子為什麼有口吃的問題?

有什麼原因會導致3歲多小孩患有口吃的毛病?如何導正才好?能否具體說明。又在國內有無可參考的相關書籍?何處可購得?有無協助醫療之機構?

有一陣子突然發現好像有口吃毛病的人增加很多,因為「是 是 是這樣」的話,一天總要聽好幾回,有時候竟然整群孩子都這麼說,不一樣的是:他們說完總會笑鬧成一團。原來他們學了某電視節目上的特殊說話方式。

口吃的成因

口吃雖然不是什麼大毛病,但因為是個顯現在外的缺陷,往往使孩子因此害羞、不自在、沒有信心。家長、老師對口吃的毛病也就更感困擾了。口吃的可能原因很多,但迄今尚未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在此僅列有關的討論,提供大家參考:

一、生理因素:
如聲帶有問題,慣用左手的孩子被糾正而使用右手時,因左腦被干擾,同側的語言中樞同時受影響,也可能產生口吃現象。

二、心理因素:
認為口吃是心理壓力、恐懼、焦慮、不安等所引起來的。如面對嚴厲的父母親或老師時、被恐嚇或非常害怕時、過度壓抑某些衝動時、無法面對挑戰時、或父母親不合理的期望造成的壓力等,都很容易產生舌頭打結的現象。

三、學習因素:
認為口吃是學習經驗的產物。如父母親或老師在孩子偶而講話不順時,表示「嚴重關切」,心理有些緊張,下次說話要更小心,更小心就更說不好,於是形成惡性循環。

四、模仿:
幼兒經常因好奇而模仿一些平常不同的說話方式,有時一學就不可收拾,成了習慣。

有些學者把口吃分成「初級」和「次級」口吃兩種,前者是僅有說話遲滯、重複的現象,孩子本身倒不以為意,後者除了有初級的症狀外,孩子還對這個症狀產生焦慮,害怕說話會出醜,使他從小朋友的圈子退縮下來,並且儘量減少說話的機會。通常次級口吃比初級口吃難處理,因為還要處理情緒上的困擾。

改善口吃的原則

三歲的孩子,所能使用的語彙本來就不多,也並不十分清楚這些語彙的真正用法,表達時難免會花點時間「構思」,聽起來就有點「口吃」的味道。還好三歲幼兒的口吃大多是初級口吃,面對這類問題時,有幾個原則可以做為參考:

一、不要替他著急:
孩子說得不順暢時,大人常急著幫他把話說完,或罵他,要他把話說清楚,但這樣做只會讓他更著急,並且使他練習的機會減少,下一次說得更不好,甚至從初級的口吃轉成次級的口吃。大人要做的只是「假裝不知道」。

二、讓他有更多機會練習:
在不緊張的情況下,讓孩子練習說話,如請他說故事,要他口頭表達等等。有一種遊戲治療的方式,大人和孩子一起玩。一邊玩,大人一邊「自言自語」,把整個遊戲過程說出來,孩子見狀,也會學著說,大人可以慢慢加重情境的壓力,譬如要孩子堆積木堆得快一點等等,並且不知不覺中把自己說話的速度加快點,然後把整個過程錄音,再放出來時,稱讚孩子話講得好之處。

三、教他適當的應對進退:
有的孩子因為不知道怎樣在某些人際場合自處,緊張之後,便開始口吃,這樣的情形通常可以在學會如何應對之後消失。若孩子已因口吃受到同伴的嘲笑,老師應幫忙排除,並教孩子說:「對呀!我說話比較慢,可是有時候老師也會這樣。」(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會有暫時的結巴),老師給予贊同後,其他的孩子就不會再笑他了。

建議你先帶孩子去看耳鼻喉科大夫,沒有生理上問題的話,可以到大醫院的語言治療室去求助,那兒會有專業人員給孩子恰當的診斷和幫助。

(以上問題由 學前教育雜誌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