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25),信誼針對 8 歲以下孩子進行上萬份遊戲行為調查,發現「專注力」是父母最感到困擾的發展項目之一。但孩子坐不住、容易分心,甚至玩遊戲時三心二意,真的就代表不專心嗎?
本集「升級父母力」邀請兒童職能治療師吳姿盈老師,帶爸媽從遊戲行為、學習情境到生活細節,解析0-8歲孩子的專注力發展與迷思,從0歲寶寶的感官探索,幼兒的動態遊戲、操作遊戲、創意遊戲,到學齡兒童的學習活動,教你如何觀察、回應並引導,幫助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穩定發展專注力,越玩越專心。
👉《遊戲的力量:1-8歲共玩指南》免費特刊索取
節目名稱:玩出專注力:0-8歲必玩關鍵遊戲
主 持 人:作家-背包Ken
專家來賓:吳姿盈老師|兒童職能治療師
本集節目重點
✅坐不住不等於不專心!重新認識孩子的專注力
✅爸媽的催促、碎念或介入遊戲,可能正在破壞專注力
✅分心其實是卡關訊號,爸媽該怎麼幫助孩子?
✅如何判斷孩子的專注力是否符合發展?
✅幼兒過早接觸 3C,未來恐影響閱讀與專注表現
✅必玩的專注力分齡遊戲建議:
✦ 0-1歲|感官探索 × 小小實驗家
✦ 1-3歲|跑跳放電的動態遊戲
✦ 3-6歲|動手操作 × 開放式遊戲
✦ 6-8歲|把學習變好玩,玩出時間與空間感
收聽平台
APPLE KKBox Spotify SoundOn
孩子的專注力,不能只看他是否乖乖坐好或安靜聽話。真正的專注,是全心投入當下的活動。吳姿盈老師提醒,專注力會隨著年齡、興趣、情緒與環境改變,不能用單一行為下定論。當孩子分心,往往是他們在發出「我需要幫忙」的訊號,這時更需要大人用具體又溫和的方式,協助孩子重新聚焦。
當孩子正投入探索,卻被催促轉換或被大人介入安排,反而會打斷他的思考與節奏。放慢腳步、給孩子空間,是培養專注的重要關鍵。姿盈老師也分享0~8歲的分齡遊戲建議,從動態活動到生活任務,都是孩子練習專注的好時機。
吳姿盈治療師給爸媽的提醒:
★當孩子分心時,家長常會急著糾正、口氣變得急躁,甚至不自覺地責備。但這些話語對孩子來說並不具幫助,反而可能引發情緒或親子衝突。責備無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多半只是大人在宣洩自己的情緒。穩定的語氣與耐心的陪伴,才是幫助孩子重新專注的關鍵。
★真正的專注力,是孩子懂得規劃自己的時間與空間。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簡單的時間表,討論每天幾點做哪些事,培養先後順序與自主安排的能力。在空間上,也可引導孩子定期整理物品,學習收納與空間管理,這些都是專注力的重要練習。
小編提醒:聽完這集,建議您再點選「遊戲大能力」系列節目—
EP.76玩出學習力:從視知覺遊戲促進1-8歲讀寫發展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來賓介紹:吳姿盈老師|兒童職能治療師
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畢業。服務過上百位兒童與家庭、辦過上百場演講,目前是各大幼兒園、學校與社福機構合作的職能治療師與專業講師。期望能用「全人」的觀點關心所有與孩子生活相關的議題,希望藉由分享遊戲活動與教養觀念,幫助每一個孩子與家庭更順利、更快樂地成長。著有《兒童職能治療師教你玩出無限潛力!:給0〜6歲孩子的分齡學習遊戲書》,粉專:「兒童職能治療師 吳姿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