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EP.87小小觀察大發現:陪孩子玩出科學探索力 - Feat. 許兆芳老師  

孩子天生充滿好奇,看到水會流、球會滾、積木會倒,都想動手試試看。幾乎每個孩子都是小小科學家。但為什麼長大後好奇心會減少?爸媽又能做什麼,讓探索精神持續下去?

本集「親子玩學團」邀請長期推廣親子科學教育的許兆芳(毛毛蟲老師),帶我們從日常遊戲出發,看見孩子如何在觀察、比較、反覆嘗試中理解世界,讓科學思維在生活中自然萌芽。節目也提供分齡科學遊戲,讓爸媽更輕鬆陪孩子玩出探索力,歡迎下載!

【下載】親子FUN科學分齡遊戲

節目名稱:小小觀察大發現:陪孩子玩出科學探索力
主 持 人:作家爸爸-背包Ken 
專家來賓:許兆芳∣親子科學講師


11/17上架

本集節目重點
✅從玩水到滾球,每個小動作都在認識世界
✅孩子科學思維的發展歷程:
✦ 1-3歲|感官探索:用五感體驗世界
✦ 4-6歲|觀察與比較:開始理解差異與規則
✦ 6-8歲|假設與驗證:培養初步科學能力
✅父母的陪伴勝過知識:掌握引導孩子觀察發現的技巧
✅遇到挫折怎麼辦?爸媽的支持策略與方法
✅毛毛蟲老師推薦科學遊戲:
✦ 1-3歲|吃軟不吃硬的巫婆湯
✦ 4-6歲|美麗的彩色晶沙瓶
✦ 6-8歲|票選人氣王:投彈大戰

收聽平台
APPLE   KKBox   Spotify   SoundOn   

從 1~3 歲的感官玩耍、4~6 歲的觀察比較,到小學階段的假設與驗證,每個年齡都有適合「玩科學」的方式。生活裡的材料:鹽巴、粉筆、紙團、橡皮筋等都是最好的實驗素材,只要爸媽願意陪著玩、陪著探索,科學力就會在生活裡自然萌芽。快跟孩子一起動手玩科學吧!

毛毛蟲老師給爸媽的提醒:
★學齡前的孩子在接觸科學、接觸這個世界的重點,不會只是放在科學知識這件事情上 。爸媽的角色不需要像「十萬個為什麼」一樣,小孩一問就必須回答 。當孩子提問時,如果父母不知道答案,可以選擇陪著孩子一起去想想看,一起去驗證他的假設 。因此,父母的角色會是一個陪伴者、引導者,而不是變成一個老師。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來賓介紹:許兆芳(毛毛蟲老師)
長期從事兒童科學教育與遊戲設計,現任魅科坊科學原型工坊負責人。經常擔任幼兒園、親子館、社區及百貨親子科學活動講師,擅長將科學融入生活與遊戲,讓孩子在玩樂中自然探索世界、培養好奇心與動手能力。著有《親子FUN科學》、《STEAM大挑戰》等親子科學書籍。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