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有限的選擇」,讓孩子主動合作


文/駱郁芬|兒童臨床心理師

在正向教養中,我們很常運用「提問」的方式來與孩子互動,這種提問法就是「有限的選擇」,簡單來說就是提供「二選一」,讓年幼的孩子有機會做選擇。

舉例來說,我在外出回家後,趕著幫三歲半的孩子洗澡,孩子滔滔不絕的分享一些事情,耳朵根本沒有打開,但我只想趕快幫他洗完再接著處理其他事情,於是我問他:「你要先洗這隻腳,還是那隻腳?」

乍看很難理解這種問句的意義,但放上對照版就比較容易體會了:「你快把腳抬起來!」或「不要再講話了,趕快洗!」

類似的例子還包含:
「趕快把飯吃完!」→「你想先吃一口火腿,還是一口煎蛋呢?」
「要睡覺了,把玩具收一收。」→「你要先收球,還是火車呢?」
「我在忙,你自己玩不要吵我」→「你想坐在旁邊等我,還是在遊戲間等我呢?」

命令式的語言容易讓孩子忽略或反抗
直接的指令,有時言簡意賅,可以傳遞清楚的訊息,但有時則會帶來抗拒,尤其這些指令中若已經帶著我們的情緒時,孩子的大腦通常在處理到言詞的意思之前,就會被我們的情緒給影響,而會直接選擇「忽略」或是「反抗」,前者在大人眼中是「當耳邊風」,後者是「故意唱反調」,於是新的衝突即時引爆。

透過「有限的選擇」,我們拋出的是問句,問句會吸引注意並引發思考,孩子也會有一個想「回答問題」的動機。當孩子回答了,做出決定的是他,那種被要求、被規定的感覺不見了,自然也不會有反抗的出現(畢竟,反抗自己幹嘛呢?)。此外,「做選擇」這件事本身,也會讓孩子感覺到對環境的控制感、對自己的能力感,以及自己在這段關係、這個家中是有「做決定的權力」所帶來的價值感和歸屬感。這些內在的感受,比起孩子真的配合完成事情,是更為珍貴的收穫。

有一次我在講座中分享這個方法,有一位家長說「我試過了,他都不理我,或是說『我都不要』」。另一個家長聽了則說「我試過了!很好用!」怎麼回事呢?

開放孩子做選擇,要以尊重為基礎且須符合年齡發展

「有限的選擇」法要成功,有一些要素。其一是「這些選項中的任何一個都是可被接受的」,有些大人只是用問句來包裝自己的獨斷,心裡其實已經有定見,只是假意問問孩子。例如詢問孩子要去公園還是圖書館,但自己已有偏好,或是讓孩子決定做功課的順序,但心裡覺得某些事情「應該」先做。若孩子選的不是自己要的,就會試著遊說或否定,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失去信任、不會想要回應。

還有另一個要素是「問句是尊重而非威脅」,這聽來有點奇怪,但那個說「很好用」的家長是怎麼用的呢?他說:「我都跟我兒子說:『你是要現在去洗澡,還是要我揍你?』」我聽了忍不住大笑,這真是天大的誤會。這樣的問法不是真正的有限選擇,這是用問句包裝的威脅。孩子還小的時候會乖乖選擇「不挨打」的選項,但長期下來,會累積許多的不滿,賠上親子關係,當孩子蓄積的能力或能量足夠了,就會帶來很大的反彈(而若孩子的個性較為溫弱,也有可能變成較為退縮怕事的性格)。

在選項的數量上,對於越小的孩子,我們會給的選項會越少,以三歲左右的孩子為例,大概兩、三個選項是比較剛好的,而即使是大一點的孩子,通常也不建議多於四個選項。此外,開放孩子做選擇的事情,也需要符合他們的發展程度與年紀。例如「今天要不要上學」或是「生病了要不要吃藥」,都不一定適合直接讓學齡前的孩子做決定。

最後一定有家長會發現:奇怪,明明前面說的我都有做到,為什麼還是沒效?這是很正常的。正向教養是心法不是武功秘笈,不太可能一招打遍天下。每位孩子的個性不同、每個時刻的情境脈絡也不同,這個方法行不通,我們就試試別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比起當下是否完成洗澡、收拾等目的,大人所傳遞出的「尊重」、「堅定」,以及「願意修正、願意開放地討論、願意一起解決問題」等態度,會帶來更重要的影響!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