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能力&團體適應:父母請給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採訪整理/林瑞丹、黃美湄、秦嘉彌

從幼兒園到小一,因為少子化的趨勢,許多孩子其實是第一次面對人生中真正的團體生活。在幼兒園中,因為有較高的師生比,在相處上老師能做較多即時的介入,到了小學,孩子真正得學習自己去處理和面對每一天人際和團體的相處。

在信誼基金會二○一八年七到八月入學前所做的「小一新生入學準備大調查」中,即使有八成以上的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可以和友伴合作完成任務、遵守家庭或學校規則,但仍有五四%的父母認為孩子並未具備與人衝突時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真實來到教學現場,發生衝突時,孩子是否真的無法處理?

父母可以帶孩子一起演出過程
「真的發生衝突時,有八○%,甚至是更高比例的狀況是,小孩都好了、沒事了,但大人還沒好。」台北市國語實驗國民小學校長林玫伶分析。進了小學,許多孩子平常在家庭裡不會出現的問題開始一一浮現,加上現代父母很多因為晚婚、生得少,當孩子發生狀況時確實較難平常心。台北市永安國民小學校長邢小萍則觀察:「以小一孩子的社會能力來看,低年級衝突是多的。小孩彼此間會有爭執,常常是因為表達不出來,語言發展在這階段有落差,很難判斷實際的狀況,旁邊就算有人證,也是說不清楚的人證,這類衝突每天都在上演。」

第一線教師,台北市立大學附小洪如杏老師發現,一年級孩子表達的問題常常在於:「低年級小朋友彼此溝通時有個很重要的現象,他們常常會出現一方說了話,但對方卻不一定有聽到的狀況,這裡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叫作『視線的對焦』,比如一個孩子跑過去撞到人,另一個孩子說你撞到我了,但撞人的孩子已經跑遠了。這時產生的衝突就是一個認為我說了,但另一個卻不認為對方在跟他說話。」

當衝突發生時,邢小萍校長建議父母不必急著聽孩子抱怨,而是可以帶孩子一起「還原現場」,用演的,把事實邊演邊還原。比如家長可以說,那我來演那個同學,你來告訴我,我要怎麼演他,在演的過程裡孩子會表達應該怎樣演才對,很多時候,當一還原現場,父母其實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可能也有錯。如果父母只用聽的聽孩子說,大部分孩子會趨吉避凶,或根本說不清楚,但用演的可以比較接近事實。

 


問問孩子:「你覺得可以怎麼處理?」
除了釐清狀況,洪如杏老師則強調父母一定要做到「放手」,家長要能傾聽、陪伴但「不要干涉」,有些孩子的反應在低年級確實比較不好,但當家長願意放手不干涉,那能量是很大的,若孩子真的出事,父母應該跟他討論可以怎麼處理 ,第一次討論時也許孩子想不出也講不出解決方法,因為孩子沒有經驗,但慢慢討論後他就會開始有想法,父母可以問孩子:「你覺得可以怎麼處理?」此時,父母也可以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孩子,提供他選項,告訴孩子處理方式可能可以是A,也可能可以是B,接下來再問孩子,那你想選擇什麼樣的方法來解決,第二天,父母還要再追蹤孩子處理的狀況,繼續與孩子討論。這過程中,父母會發現,孩子之間常常是上一分鐘吵架,但下一分鐘就和好了,但如果家長介入的點不對,不做討論,或總認為孩子都在被欺負時,那孩子之間就會變得很彆扭。

常和孩子做討論的家庭,父母會發現討論的時間會一次比一次更短,因為當你的家庭有養成討論的習慣,孩子在未來碰到類似問題時,他會去「類推」可能的解決方法, 只要不牽扯到霸凌紅線,其實孩子碰到的任何一個衝突點都是轉機點,這個轉機點讓孩子可以有寶貴的經驗去從中找到「方法」,是訓練孩子解決問題的好機會。父母如果沒有把握住這些轉機點,當孩子到中高年級時,父母將很難去處理孩子的人際關係。低年級孩子其實很單純,每個孩子都需要朋友、都希望來學校玩得快樂,沒有人會故意要去弄誰一下。

孩子在學校的時候,家長看不到孩子真實和別人相處的全貌,看到的都是片段。但小學的校外教學活動等,家長就可以登記當志工,此時你可以看到自己孩子真實與同學相處的狀況,孩子是屬於明星級人物還是邊緣型人物?看見的同時家長也要記住只須了解,但不要插手介入孩子的交往。

如果工作很忙碌的家長,就是把孩子交給學校,然後要相信學校。家長放輕鬆,孩子就真的會長出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傾聽、陪伴但不要干涉,與老師結合成共同教養孩子的好朋友,讓孩子在解決問題中累積成長的自信,孩子將會讓父母刮目相看。

【專題】小一新生入學準備全攻略
寶貝即將上小學,該準備什麼呢?信誼集結國小老師和教育專家的建議,從孩子的學習、生活及團體適應三大預備能力做起,幫助您陪伴孩子做好入學準備,快樂上小學!看專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