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0-3歲孩子「喜歡開口說話」的秘密

小乖1歲10個月了,還不開口說話。雖然玩遊戲時,小乖可以和媽媽有不錯的互動,但每次教他練習說話,小乖就鬧脾氣。縱使媽媽查遍醫學百科全書和網路資料,證明開口說話的時間早晚跟日後的智力無關,但媽媽還是不免憂心...

文╱柯寶絢

為什麼寶寶遲遲不開口說話?
許多爸媽對孩子遲遲不說話總是很著急,事實上,只要孩子聽得見、有溝通意願、語言理解能力沒問題,通常爸媽不需要過度擔心。孩子之所以不願意開口說話,除了發音構造還不夠成熟,有時是因為爸媽照顧的太周到,孩子一哭或隨手一比,需求就立刻獲得滿足,使得孩子缺少練習表達的機會。

另一種可能是孩子還沒掌握語言的技巧,以至於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尤其平日使用雙語以上的家庭,有時孩子因為對語言的轉換不夠熟悉,就比較容易出現不願開口的現象。

開金口時間,個別差異大
每個孩子開金口的時間差異性很大,有的9個多月就會喊「媽媽」,有的2、3歲才開始說話,但一講就是完整的一句,讓為他擔心好幾個月的爸媽感動到無法形容自己的喜悅。大部分孩子在1歲半之前就能說出第一個字,只是礙於發音不夠清楚,有時爸媽以為孩子只是牙牙學語,沒發現他已經說出有意義的字。另一個狀況是:爸媽其實聽到了,驚喜之餘要求孩子再講一遍,但孩子卻未必照做,所以爸媽不確定孩子是否已會說。

隨著孩子年紀愈來愈大,若他依舊不願意開口,爸媽的焦慮程度也愈來愈高。這時建議爸媽可以稍微留心觀察:
1 用一般音量跟孩子說話,看他是否聽得見?
2 平常想出門玩、想吃餅乾時,會不會拉著大人的手、比著標的物、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
3 和孩子遊戲時,請他將手邊剛滾出去的球拾回,孩子是否有反應?


一般來說,孩子能夠表現出適當的溝通意圖和理解能力,而且聽力沒明顯問題,爸媽就可以稍微放寬心。只要平常多帶孩子做口腔運動,譬如:玩吹泡泡、舔冰淇淋或者練習咀嚼食物來活絡口部肌肉,就能促進口腔動作的靈活度,幫助孩子發音構造早日成熟。

從常用的名詞、動詞開始學
讓孩子主動開口的第一個字,通常是他最熟悉的人、物,如爸爸媽媽或者最喜歡的玩具。對於1歲孩子而言,具體的人、物對他而言比較容易理解,所以初學的幾個詞通常以名詞為優先。

至於常用的動詞,如:抱抱,孩子也學得很快,但是形容詞就比較慢了。這個時期是「指物命名」的階段,可以多利用圖畫書或兒歌讓孩子熟悉生活中常見的語詞,並且與生活中的實際物品對照學習,例如:車子、衣服、電話等。

字彙足夠,開始組合運用
當累積的字彙逐漸增多達100~150個,表示孩子將要進入「句子」的時代了。由於學會的字以名詞居多,孩子的第一句話也多是兩個名詞組合而成,如「媽媽水」,意思是口渴了,希望媽媽倒杯水給他。

由於每個孩子開口說話的時間已經有很明顯的個別差異,所以孵出第一句話的時間更是從1歲半到2歲半都有可能;不過,孩子的句子未必符合文法,這時爸媽可以幫他說出完整的語句,一方面回應孩子,一方面讓他模仿學習,例如問孩子:「你想告訴媽媽『我要喝水』嗎?」

廣泛閱讀,增加優美詞彙
透過閱讀、聽故事來學習「表達」,是從嬰兒期開始就應該持續做的事;當寶寶的話語逐漸變多以後,爸媽更需要隨著孩子的年齡提供多樣化的故事題材,一旦孩子耳濡目染學習書中的詞彙和語句,他的表達和理解自然會更加多元、豐富。

到了3歲,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某天走在樹蔭下、雙腳踩著落葉時,《小魚散步》(信誼)裡那句:「跟著落葉走,『喳、喳、喳、喳』,聽起來就像吃餅乾的聲音。」就這麼自然地從孩子嘴巴裡溜了出來。

當孩子的詞彙比較豐富了,爸媽平日和孩子說話時也請多用一些形容詞,並增加和孩子對話的長度,譬如:「前面有一隻紅色的貴賓狗,看起來很像我們家阿丹。」而不只是:「那裡有一隻狗。牠是紅貴賓,跟阿丹很像。」兩種說法雖然意思一樣,但簡單的直述句顯然比較平淡。

【延伸閱讀】學說話,孩子需要來點成就感!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