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嬰幼兒爸媽提高警覺!

近來許多孩子出現發燒、流鼻水及咳嗽等症狀,家長以為只是氣溫陡降,罹患一般感冒或流感,但根據國外資料以及病毒檢驗發現,近一個月來,2歲以下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個案與同期相比明顯增加,特別是早產兒、患有慢性肺病及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致命危機更高,家長需特別提高警覺。

文/周怡宏 資深兒科醫師

   
小小孩要警戒的呼吸道融合病毒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如果孩子出現咳嗽、發燒時,首先要先排除是否得到新冠病毒,而依照最近門診中檢驗的病毒種類而言,以呼吸道融合病毒與副流感病毒兩種居多。其中,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是一種造成呼吸道感染的單股RNA病毒,它是造成1歳以下嬰兒與65歳以上老人下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近2/3的嬰幼兒在1歳前就曾經感染,而超過90%的嬰幼兒在2歳以前曾有2次以上感染。

RSV可以透過飛沫或近距離接觸傳染,與其他病毒一樣,曾經感染過並無法形成終身免疫,仍然可能會重複感染,但是隨著感染次數漸增,感染症狀也會減輕。潛伏期約2-8天,一般歐美國家的秋冬季節的疫情比較嚴峻,到了春天則開始緩解,大約在10月左右進入高峰,持續約半年,隔年3月明顯下降。但台灣在亞熱帶地區而非四季分明,每年RSV流行時期也不固定。

2歲以下寶寶症狀較明顯且不適
呼吸道融合病毒的症狀出現在接觸病毒後2-5天,初期多半很輕微,如流鼻水、食慾下降以及咳嗽等,其中少數個案在幾天內進入下呼吸道,之後症狀出現惡化,而造成喘鳴以及呼吸困難,代表走向急性細支氣管炎與肺炎。發燒不一定出現,但可以長達5天,咳嗽症狀非常明顯,可以長達兩週,如果呼吸喘快較厲害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療。

此一病毒很容易造成哮喘,原因在於嬰幼兒感染後造成細支氣管腫脹發炎以及痰液阻塞,並會使得氣管攣縮而誘發哮喘表現(並非過敏性氣喘),還有唇色變紫(代表血氧低下)以及鼻翼擴張,肋骨間凹陷等呼吸費力表現,特別是感染後2-4天,喘鳴則可持續一週,病程約需要兩週才會完全痊癒。

另外,約有20%的孩子會併發中耳炎。家長需要知道的是,一般成人或健康兒童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時,絕大多數症狀是輕微的,與一般感冒相似,隨著年紀越大,感染機率越低,嚴重程度也會降低。6個月以下嬰兒的症狀常更為嚴重而不典型,包括躁動不安、活動力降低、食慾降低以及呼吸暫停等,大約有1-2%需要住院治療。對於6個月至2歲的寶寶,臨床症狀也會較明顯,甚至可能出現脫水、喘鳴、呼吸急促或發燒等症狀,且容易造成嚴重的急性細支氣管炎和肺炎,導致窒息、昏睡、煩躁不安等症狀。

預防RSV,做好10個防護重點
雖然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後絕大多數會自行痊癒,但仍有少數孩子可能產生嚴重併發症,以下是做好預防的方法:
1.哺餵母乳-是增強嬰兒免疫力最好有效的方法。
2.避免接觸抽菸環境-可以使得嬰幼兒的下呼吸道不受到菸草代謝物的傷害。
3.第一年上學不要在冬天-人數眾多的嬰兒照護機構,團體生活很容易感染。
4.常常洗手-家長應以肥皂和水洗手,每次至少20秒,同時教導孩子。
5.讓手離開臉部-避免以未清洗過的手去碰觸眼、耳、鼻等部位。
6.避免與生病者接觸-勿與有感冒症狀者親密接觸,如親吻、共用杯子和餐具。
7.咳嗽與打噴嚏時應以衛生紙或衣袖遮住-不要以手直接接觸感染物,且立即將衛生紙丟棄在加蓋的垃圾桶。
8.清潔消毒物體表面-常用的物品如玩具、門把、手機等都應仔細清消,以便去除得病者接觸後留下的病毒,或者因咳嗽打噴嚏時產生飛沫沉降在物體表面。
9.生病時應待在家中-生病時不要去工作、上學、去公共場所,以保護他人免於受到感染。
10.最後,也要記得出門時戴口罩、勤洗手,回到家後洗手、換衣服,不要把病毒帶回家中是最直接有效的作法。

參考資料: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斯坦福兒童健康醫療保健系統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