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中的孩子幾乎和大人一樣忙碌,晚睡變成一種常態,在學校門口常看見邊打呵欠邊進入學校的孩子,實在令人心疼。睡眠不足對孩子身心發展的影響不容小覷,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睡眠的重要性吧!
文/信誼編輯群
睡眠重要性常被忽略
「早睡早起身體好」,這句話我們耳熟能詳,在現代社會中卻往往因為各種生活壓力,能真正做到這一點的人少之又少,不只是成年人,更影響到了下一代。許多爸媽都低估了睡眠對孩子的重要性,何況現在孩子幾乎和大人一樣忙碌,需要學習的事情太多了,犧牲睡眠變成一種常態。但是睡眠不足會產生很多身體心理方面的問題:
◼
氣噗噗,生人勿近:爸媽平常應該都有觀察到,當孩子睡不飽時,他們會很容易生氣煩躁。可能我們不知道,不在家裡時,他們的社交情感技能也同樣受到影響。奧本大學學者Vaughn研究發現,睡得多、睡得熟的孩子,更能與人合作,也比較容易在學校裡受到歡迎,相反的,缺乏睡眠的孩子在情緒控制和同理心方面都比較弱,因此人際關係較差。
◼
腦鈍鈍,鴨子聽雷:加拿大學者Boyce等人發現,在快速眼動睡眠(REM)期間,大腦神經元特別活躍,有助於將白天所學習的資訊儲存下來,也就是說,高品質的睡眠能促進孩子的記憶和學習能力。相反的,如果孩子長時間睡眠不足的話,就可能影響到他們的學習。
◼
圓滾滾,體重上升:睡眠不足影響人體基礎代謝率,容易使過剩的熱量轉變成脂肪堆積在體內。台灣幼兒發展調查(KIT)發現,10點以後才就寢的兒童,肥胖的比率比10點以前就寢兒童肥胖的比率高。孩子睡眠充足,有良好的新陳代謝,有助於維持正常體重。
建立固定作息時間
究竟兒童一天需要多少睡眠,應該幾點上床呢? 雖然每個人的生理時鐘都不同,臺灣兒科醫學會建議的兒童睡眠時間如下:
國內學者曾調查台灣的幼兒平日晚上大約只睡9小時,9點前就寢的幼兒不到五分之一,這樣的情況著實令人擔憂。3到5歲孩子每天至少應該睡10小時,假設每天早上7點要起床,最晚要9點之前睡覺。建議爸媽在8點左右就開始準備睡前儀式,包括洗澡、談心、講故事等;怕忘記的話,可以設置手機鬧鈴來做為提醒!
睡前一兩小時應該避免讓孩子看3C產品,也不要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像是手搖飲料或可樂,這些都可能對神經系統造成刺激。相反的,應該讓孩子早晚都喝一杯牛奶,提供足夠的鈣質及酪蛋白胜肽,有安定神經、放鬆肌肉的作用;再配合白天充分的身體活動,也有助於縮短入睡時間。
養成固定的作息表,可以讓孩子建立生理時鐘,他們會擁有較高的睡眠品質。此外,爸媽本身也應有規律的作息和良好的睡眠習慣,避免在很晚的時間還繼續忙碌工作或看3C,因為孩子會模仿爸媽的行為喔!
佈置優質睡眠環境
安靜舒適的環境能使孩子更快入睡,降低夜間醒來的次數。如果環境允許的話,最好可以讓孩子有自己的房間,減少其他聲音和燈光的干擾。爸媽應盡量讓孩子的睡眠環境符合以下條件:
◼
夠黑暗:睡覺時環境要夠暗,才能引發褪黑激素的分泌,進入深度睡眠。如果孩子會害怕全黑的房間,可以保留一盞暖色光(2700K-3000K)的小夜燈,亮度在1-5流明之間,讓孩子能看清楚周圍環境即可。
◼
夠安靜:家中其他人要配合年幼孩子的作息,降低說話和活動音量,假如實在難以控制他人作息,可考慮在孩子房間播放白噪音(例如:雨聲、海浪聲)來遮蔽其他聲響,注意音量不要超過50分貝,以免損害孩子的聽力。
◼
夠安心:學齡初期的孩子,有可能因為白天的壓力而發生淺眠或做惡夢的情形。提供絨毛玩偶或小毯子,他們在半夜醒來時,就可以借助這些物品安撫自己再度入睡。
高品質的睡眠不是選項,而是孩子成長中的必需品,它影響孩子從內到外的身心發展;爸媽的責任不只是提醒孩子早點睡,也應該好好規畫自己的作息,作孩子最佳的示範。建立固定的作息時間和佈置優質的睡眠環境,從今晚就可以開始。
參考來源:2012年台灣地區幼兒園幼兒睡眠品質之調查,駱明潔,台灣衛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