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陣子台灣的談話性節目如雨後春筍般,邀請藝人大談媽媽經似乎是電視台的收視率保證;而抱怨「家有豬隊友」的題材往往是節目的最高潮,總是能引起共鳴、讓觀眾捧腹大笑。雖然這些「趣事」讓人樂此不疲,但如果是發生在自己家裡,那還真的是讓人笑不出來。
文/吳志文 臺灣師範大學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 副教授
爸爸豬隊友為什麼顧人怨?
為什麼大家這麼討厭豬隊友呢?有兩個心理學的觀點可以解釋:首先,因為這是爸爸明明可以自己控制的,人們對於「明明就可以避免的錯誤」特別不留情面,所以也特別容易感到怨懟。其次,因為爸爸的育兒能力是一項重要的資本,而遇到豬隊友就意味著自己缺乏好幫手、資源不足(甚至可能是來添亂的),這自然會讓媽媽對將育兒的漫漫長路感到憂心啊!
不過,換個角度思考……危機不正也是轉機嗎?既然這是爸爸可以自己控制的,那就有機會透過學習來提升自己的表現啦!另一方面,既然這攸關於往後漫長的育兒人生,如果爸爸能夠成為「正面資產」,不就能夠讓彼此對未來充滿希望、攜手共同克服挑戰了嗎?
研究發現:九成臺灣爸爸得到媽媽肯定
透過由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創新中心暨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共同執行的「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我們終於有機會一窺臺灣爸爸的育兒表現。在請媽媽填寫的問卷中,有五個用來評估爸爸育兒表現的項目,分別是「關愛與回應這孩子」、「陪這孩子玩」、「幫助這孩子的學習活動」、「照顧這孩子的衣食等生活基本需求」、「教這孩子生活常規」,請媽媽依據自己對爸爸的觀察從「很少」、「有時」、「經常」以及「很經常」當中挑選做適合的答項。
答案揭曉:媽媽觀察到爸爸的育兒表現在孩子1歲、1歲半和2歲這段時間的差異很小,整體資料呈現出相當穩定的趨勢。若將「經常」與「很經常」兩種答項合併起來代表「積極參與」,那麼有大概八成的爸爸,在媽媽眼中很積極參與「關愛與回應這孩子」與「陪這孩子玩」這兩方面的育兒活動;同時,也有約七成的爸爸,被媽媽看見很積極參與「幫助這孩子的學習活動」、「照顧這孩子的衣食等生活基本需求」,以及「教這孩子生活常規」這三方面的育兒活動。根據這些資料,可以看出大多數的臺灣爸爸是可以讓媽媽感到驕傲的。
除了前述的發現,我們也請媽媽們評估「配偶和我在教養子女上是很好的合作夥伴」這個描述句有多符合自己的真實感受,結果非常相似,有接近六成的媽媽勾選「符合」的選項,還有約三成的媽媽勾選「很符合」的選項。換言之,有將近九成的受訪媽媽認同另一半稱得上是自己在育兒路上的好夥伴、神隊友!這實在很鼓舞人心,衷心希望各位臺灣爸爸可以繼續保持下去!
做得多,不如做對媽媽期望的事!
且慢……關於上述的數據,不知道你有沒有感到有些不對勁?為什麼有接近九成的爸爸被認定是自己育兒的好夥伴,但是卻只有七至八成的媽媽感受到爸爸在這些育兒活動中的積極參與呢?
其中一項可能的解釋是,很多的神隊友爸爸並不是做得特別多,而是做得特別「巧」!
試想,當媽媽表示希望爸爸可以花更多的時間陪孩子玩,結果爸爸也很配合地照做了,但卻總是在孩子應該要吃飯的時候提議一起玩玩具,或是在洗好澡後提議玩水彩顏料……看著孩子燦笑而沾沾自喜的爸爸,可能還不知道媽媽在他背後非常火大!儘管這位爸爸確實很努力參與育兒活動,可是,根本是在幫倒忙!要是根據這樣的表現來評分,這位爸爸大概無法獲得媽媽的肯定了。
說清楚講明白,豬隊友不再來
那麼,爸爸應該怎麼做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呢?最直接也是最好的做法是
「主動提問和討論」,畢竟每個家庭的狀況都不一樣,各自會有各自的需求與期待,重點是充分溝通彼此的想法,並取得彼此都可以接受的共識。
因此,如果你是一位爸爸,那不妨找一個氣氛愉快的時間,直接向太座表示自己有顆渴望成為神隊友的上進心,詢問她對於自己在育兒表現上有沒有什麼建議?而如果你是一位非常需要神隊友的媽媽,也可以找一個適當的時機,首先肯定伴侶所做的辛苦,然後在他感到充滿信心的時候,提出一些改進的目標,砥礪彼此可以更加努力。
必須一提的是,除了各自提出美好的願景,也要請彼此確認各種具體的細節,例如時間、地點和責任分工等,透過明確的溝通可以避免陷入「不做還好、多做多錯」的窘境。有彼此的肯定與回饋,相信家家都能夠有育兒神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