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尤其是女性,常感到有貧血困擾,你可能沒想到嬰幼兒也會貧血!爸媽該注意哪些症狀並留意哺乳媽媽和孩子的飲食呢?
文/周怡宏 資深兒科醫師
5歲以下幼兒貧血比例驚人
兒童最常見的血液疾病就是缺鐵性貧血,它也是最常見的一種貧血類型。根據世衛組織統計,已開發與未開發國家5歲以下的貧血發生率分別為20%和39%。它是一種低血色素的小球性貧血,以低血紅素,低紅血球容積表現。
鐵質是製造紅血球的重要原料,也參與能量生成、神經傳導等重要身體功能。根據美國統計,6個月嬰兒有4%貧血,1歲時達到12%,1-3歲中有6-15%貧血,而這年齡缺鐵性貧血占1-4%。如果嬰幼兒在生長過程中,因為沒有攝取足夠的鐵質,而造成長期性缺乏時,可能會導致智能發展、動作發展以及行為情緒發展上的異常表現,甚至影響免疫力,容易反覆感染。若能及時給予補充性的治療,孩子的生長發展表現都可以及時矯正回來。
6個月大以上嬰兒,體內由母體傳輸而來的鐵質儲存已近告罄,此時若仍持續完全哺餵母乳或飲食中含鐵量不足,而沒有適時添加鐵質強化的固體食物,或者給予補充鐵劑,以便提供快速成長之用,就有產生缺鐵性貧血的風險。
注意貧血可能的症狀,盡快就醫
孩子鐵質缺乏時,在初期大部分沒有症狀,直到出現貧血(定義為血紅素<11 g/dl)才會有臨床症狀,例如皮膚蒼白(手掌、指甲和結膜)、疲倦、手腳冰冷、生長發展變慢、食慾不佳、呼吸過快、運動會喘、行為問題、時常感染、偏好吃不含營養的不尋常東西如冰塊、汙垢物、油漆塗料或澱粉漿等。缺鐵性貧血之診斷需要由醫師依據詳細病史詢問與身體檢查初步判斷,再經由抽血檢查才能確定貧血嚴重度以及缺鐵程度。
誰是缺鐵性貧血的高危險群?
至於哪些孩子是容易產生缺鐵性貧血的高危險群呢?
1.出生狀況:低週數早產兒、出生低體重嬰兒、母親生產時有胎盤或子宮出血、母親貧血。
2.餵食狀況:6個月後以母乳哺餵而未給予含鐵固體食物、以未鐵質強化的配方奶哺餵、1-5歲每天喝710毫升以上牛奶/羊奶/豆奶、飲食攝取有限制而不足、未攝取足量鐵質豐富食物。
3.疾病環境因素:環境中鉛暴露、有慢性感染疾病、體重過重或肥胖以及低社經地位等。
給哺乳媽媽的飲食建議
女性每天鐵質攝取建議量為成年女性10-18毫克,孕期22-27毫克,授乳期8-11毫克。值得一提的是,懷孕時有貧血的母親也較容易在哺乳過程有貧血表現,因此在生產後仍要注意飲食的充足均衡,特別是熱量要額外增加約330-400大卡,富含蛋白質食物,富含碘與膽鹼食物,以及攝取多樣性的蔬果,而生產後的母哺婦女對於鐵質的需求反而降低,因為無月經的出血流失以及母乳中含鐵量低(但是吸收率高達50%)。
以下建議提供給以母乳哺餵的媽媽們:
●持續使用產前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補充,並以維生素C幫助鐵質吸收。
●盡量攝取含鐵質豐富的食物,如綠色蔬菜,堅果,乾燥水果,扁豆,豆類,全穀類以及鐵質強化穀物或麵包。
●攝取紅肉類也有助於增加鐵質。
●注意可能影響鐵質吸收的食物,包括咖啡、茶、牛奶、蛋白以及大豆蛋白。
嬰幼兒的鐵質攝取建議
不同年齡的孩子每天所需要的鐵攝取建議量為7-12個月11mg,1-3歲7mg, 4-8歲10mg。特別提醒家長們,孩子的缺鐵性貧血是可以預防的,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的建議,重要原則如下 :
●足月嬰兒:採取完全母乳哺餵者,在4個月後每天補充口服鐵劑每公斤1毫克,直至添加含鐵強化固體食物(6個月大開始)而每天攝取2-3次為止﹔採取配方奶哺餵者,則在4-6個月大開始每天給予添加鐵質強化固體食品(例如嬰兒穀類製品、豆泥或者肉泥),而不必給予鐵劑補充。
●早產嬰兒(<37週出生者):接受完全母乳哺餵者在2週大即開始補充鐵質(2mg/公斤/天)直到滿1歲,並在矯正年齡6個月給予鐵質強化固體食物;配方奶寶寶則每天補充鐵劑(1mg/公斤/天)直到1歲,並在矯正年齡4個月大開始給予添加鐵質強化副食品。
● 1歲以前:不應使用低鐵含量的非母乳化乳製品餵食,如一般牛奶、羊奶或豆奶等。6個月以上鼓勵給予每日1次以上富含維生素C食物,如水果、蔬菜泥以及果汁,可以有助鐵質的吸收利用。另外每日1-2次給予單純而切碎、壓碎的紅肉類、雞肉、魚類、豆類與菠菜等,以提供進一步的鐵質良好來源。
●1-5歲幼兒:每日乳品攝取量應限制低於710毫升,以免因為乳品中鐵含量偏低、牛乳蛋白引起腸道出血反應以及乳品中鈣質與酪蛋白阻礙鐵質吸收等因素,都可能會增加缺鐵風險。
高危險群以及確診貧血的改善方式
對於前述較高危險群,給予定期抽血篩檢也是重要手段,建議檢查時間為9個月大、12個月大以及每年一次,直到6歲。
如果已經確認缺鐵性貧血,則給予口服鐵劑,建議在兩餐之間,並搭配富含維生素C水果或果汁一起服用,以增加鐵質吸收,注意不宜空腹使用以免腹痛。一般而言,鐵劑治療後在1個月內貧血即可改善,要矯正到恢復正常,通常需要2-3個月之久。
參考資料: 美國兒科醫學會、梅約診所、美國疾病預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