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材矮小是不少家長擔憂的事情,除了各種增高偏方,注射生長激素也成為一種新選項。但是施打針劑並非必要,家長需要多一分了解,才不至於心急而誤用療法。
文/周怡宏 資深兒科醫師
生長激素被濫用了嗎?家長與醫界態度至關重要
多年來在中港台坊間,不斷出現號稱可以幫助增高的針劑廣告,成分也相當多元,其中一種就是注射生長激素。這些廠商或者醫療機構利用家長對孩子身高的執著以及焦慮心理,讓不必要的醫療行為衍生許多問題,不但浪費時間、金錢反覆就診,也讓孩子在健康上承受不必要的折磨。
從學理上來說,生長激素只能依循醫療規範用於治療有生長激素缺乏症的人,任意逾越範圍使用,將會使得臨床診斷失真而有更大的灰色地帶,也會因為過度治療而帶來嚴重的健康問題。一位費城兒童醫院的兒童內分泌專家就明確指出,全世界的家長普遍對於孩子身高偏低過度在意,只反應出社會上對此一議題的偏見與歧視,而並非醫療上的真正需求。
身材矮小的常見原因並非缺乏生長激素
身材矮小的發生率約有2.5%,引起的原因甚多,研究指出其中有70-80%屬於生理性,診斷後只需追蹤生長而不需治療,最常見者為家族性身材矮小及體質性身材矮小,其次為特發性身材矮小,還有出生低體重兒沒有追趕性生長﹔只有20-30%為病理性,需仔細評估與接受治療,包括多種慢性器官性疾病、長期營養不良(約占10-15%)、內分泌疾病(生長激素缺乏症只是其中之一,約占<5%)、代謝疾病、精神性疾病以及先天性症候群等。所以,真正屬於病理性的身材矮小並不多,而因為缺乏生長激素需要注射者更為少見。
哪些孩子真正需要生長激素治療?
健保署對於生長激素的使用,一直有很清楚而嚴格的規範,並多次修訂,目的就在於維護珍貴的醫療資源,保障真正需要治療的兒童族群權益,也不希望濫用藥物。目前健保給付的對象與條件,包括:
1.特定患者:限生長激素缺乏症、透納氏症候群、SHOX缺乏症及努南氏症候群患者使用。
2.限定醫師診斷資格:限地區醫院以上層級具兒科內分泌學次專科、兒科醫學遺傳學及新陳代謝學次專科或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診斷。
3.病理性、特發性及新生兒生長激素缺乏症需符合診斷數值不達低標才能使用生長激素治療。
4.病理性生長激素缺乏症者治療須二項條件:A.下視丘腦垂體病變及發育異常者。B.一年生長小於4公分,具符合資格的醫療機構每隔3個月一次至少6個月以上的身高檢查紀錄。
5.特發性生長激素缺乏症的治療須二項條件:A.身高低於第3百分位,且一年生長小於4公分,具符合資格的醫療機構每隔3個月一次至少6個月以上的身高檢查紀錄。B.骨齡比實際年齡遲緩至少2個標準差,應檢附骨齡X光檢查影像。
任意使用生長激素可能引起副作用
生長激素用於治療兒童的生長問題,發生嚴重副作用的機會很低,常見的輕微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的反應,如小結節、紅腫、疼痛、淤青、癢感、局部脂肪萎縮;身體的反應,如頭痛、噁心、下肢疼痛、發燒、嘔吐。最嚴重的急性反應為過敏性休克,但發生率很低。
值得關注的嚴重副作用如下,呼籲家長勿隨意注射,以免造成孩子不必要的傷害。
●良性顱內壓過高-發生率約1/1000,使用生長激素治療時,造成水分與鹽分滯留所致,出現劇烈頭痛、視力變差、噁心或嘔吐。較常發生於剛開始治療的幾個月,停止治療即回復正常。如持續頭痛或視力變差,應立即就醫。
●股骨頭的滑脫-大腿骨上端的生長板與骨盆連接處產生滑脫,較常發生於生長快速、體重過重及白血病或腦瘤治療過後的孩子。沒有直接證據證實此現象與治療有關。注射生長激素時需留意髖關節、膝蓋疼痛或者跛行。
●心臟血管疾病風險-生長激素會增加動脈硬化的機會,心肌梗塞或中風的發生率比未接受注射者來得高,女性高於男性。
●脊柱側彎-最常發生於10-15歲,女孩比男孩多。原本即有脊柱側彎的孩子在生長激素治療的快速生長期,側彎程度也會加重。
●癌症風險-生長激素理論上可能會刺激癌細胞的生長,但無直接證據指出會導致癌症。研究顯示生長激素治療並不會增加癌症再發率或增加新的癌症。而得過癌症,特別是白血病,使用生長激素治療發生第二種癌症(如骨癌)的機率會增高少許。對於必需使用生長激素治療的孩子,目前研究證據並不足以反對生長激素治療。
●糖尿病風險-生長激素在有壓力時會增高胰島素阻抗,使血中糖分增加。胰島素阻抗過高則會導致第二型糖尿病。大部分研究指出生長激素治療並不會增加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率,然而有第二型糖尿病風險的孩子,如使用高劑量類固醇、體重過重、家族有第二型糖尿病,生長激素治療即有可能引發疾病,需要留意監測。
●阻塞性呼吸中止-使用生長激素治療可能經由咽喉部的腺樣體/扁桃腺增殖,使得呼吸通道狹窄,因而驅動或者惡化阻塞性睡眠中止,尤其在小胖威利症候群患者應該仔細監測。
參考資料: 梅約診所、紐約時報、美國疾病防治中心、健康保險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