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節錄自
《孩子你怎麼了?》 哭是寶寶正在表達需求
嬰兒剛出生時,哭是生活狀態之一,而且不是來自學習,是屬於自己無法加以控制的行為。哭是對不舒服的一種反應,例如:飢餓、疼痛、尿布濕、溫度高低、需要人陪等等。而嬰兒的哭聲是個非常複雜的聲音訊號,不同的哭聲代表著不同形式的需求,這需要有經驗的照顧者才能分辦出來,新手父母需要時間累積經驗來辨識。出生到3個月左右,嬰兒哭得最多,尤其是6星期左右達到高峰。這可能是和嬰兒的大腦發展有關。那到底嬰兒哭的時候,是要抱他,還是不抱他呢?
寶寶哭了,不抱與抱的理由
對於這個問題,不同學理提出的答案也有所不同。
看法一:嬰兒一哭就去抱他,容易養成嬰兒要人抱的時候,就用哭的方式
這樣說法的學理是立基於行為論的操作型制約。操作型制約,指的是個體做了一個行為之後,如果得到的結果是好的,就會對行為和行為結果形成連結,因此,會增加個體做該行為的次數。
以嬰兒哭為例,嬰兒哭(行為),有人抱(好的行為結果)。嬰兒學會哭和抱二者的連結,而增加以哭來得到抱的次數。其實我們很多行為來自這樣的學習方式,例如,孩子有一次搭積木搭得很好,父母稱讚他很會搭積木、很棒,他會為了得到父母的稱讚,以後會增加努力搭積木的次數;或是電視畫面模糊的時候,如果你拍了一下電視,電視畫面就清晰了,下一次,電視畫面模糊的時候,你會不會再拍一下電視?—答案可能是會的。
看法二:嬰兒哭,本來就應該去抱他,這會讓嬰兒感覺安全,並減少哭的次數
這樣說法的學理來自於Erikson的心理社會理論或是Ainsworth的安全/不安全依附類型的照顧品質。
Erikson認為,出生第一年是建立對人基本信任/不信任的時期,照顧者若是提供穩定適當的照顧,嬰兒會形成對人的基本信任感。基於這樣的觀點,當嬰兒哭就去抱他,即是提供穩定適當的照顧品質之一。
Ainsworth的觀點類似Erikson,Ainsworth特別強調照顧者對孩子表達的訊號需具有敏感度與適當反應,這樣的照顧品質是嬰兒對照顧者建立安全情感連結的基礎。他和一些學者共同進行的研究發現,若照顧者對嬰兒哭有立即的反應,嬰兒會哭得比較少,可能的原因是照顧者敏感到孩子哭,瞭解孩子哭的需求,並立即適當反應,如此一來可以防止嬰兒變為高度苦惱,因為沒有高度苦惱,所以哭的時間就會變少也變短。
你的選擇:父母可以做什麼?
●
父母不要忽視或完全不回應寶寶的哭,那會使寶寶感覺自己不受人喜愛,對他人不信任,不利於未來的發展。
●
不同學理因解釋的差異而提出不同的對策,父母可以思辨其中的道理為何?自己比較同意哪一個學理?
●
當寶寶哭的時候,請先辨別哭的需求是什麼:是飢餓?疼痛?尿布濕?溫度高低?或是需要人陪?並針對他的需求給予適當的處理。
●
寶寶哭的時候,大都可以抱他,但不一定每次都需要在幾秒之內就抱起他。
●
父母難免有時無法及時抱他,例如哥哥受傷正在處理傷口,寶寶哭起來,若此時沒有其他幫手,父母可用聲音先回應寶寶:「哥哥受傷了,媽媽幫哥哥擦藥,擦好了,就來了喔!」有聲音的回應也有某種程度的安撫作用,但別忘了,這不是虛晃一招,處理哥哥傷口之後,還是要好好處理寶寶的哭。
●
除了抱之外,還有其他一些安撫的方法,例如:跟寶寶輕柔地說話、播放一些有韻律的歌謠或兒歌、把寶寶放在搖籃輕輕搖、按摩寶寶的身體等。
●
除非寶寶生病而哭,若是嘗試過許多方法還不行的話,就讓寶寶哭一下下吧! 書籍簡介 孩子你怎麼了? 32項重要發展知識,洞悉孩子行為背後的成長轉變
寶寶睡覺、喝奶要定時嗎?哭了,要抱不抱好為難……
咬人、打人、搶玩具,出現攻擊行為怎麼辦?
作者把數十年的教學心得,參照現代父母關切的課題,用研究或案例來說明,深入淺出。全書主要以幼兒為對象,分為0?2歲、2?4歲、4?6歲三階段,內容包含氣質、動作、感覺知覺與認知、語言、自我、情緒、人際關係、攻擊或同理行為、性別角色等發展範疇,幫助父母讀懂孩子的成長契機。
作者簡介 林惠雅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博士。
曾任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教授、東吳大學心理學系教授,現已退休。目前擔任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兼任教授。
專長為父母教養、親子關係、兒童與青少年發展,經營「惠雅老師的教養小叮嚀」社團,充滿好奇心嘗試很多新的學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