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1~3歲益智玩具,如何共玩!

走到玩具店,適合1~3歲孩子的益智玩具,類型真的不太多,不過,不要擔心,只要掌握住一些基本的玩具類型,就能在遊戲中幫助孩子玩出歡樂、也能玩出智慧,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最典型的幾種認知類玩具吧!

 以下六種適合0-3歲小小孩的經典玩具,感覺上,非常的普通,不過,除了需要仔細挑選之外,還要透過共玩,才有可能發揮出玩具特有的「益智功能」:

經典益智玩具1:彩色套圈
彩色套圈是很多孩子的第一個認知類玩具,主要是透過堆疊比較,讓孩子熟悉大小和順序的概念。基本上不同大小的套圈會設計成不同顏色,讓孩子透過顏色的不同,更明顯區隔大小與顏色的差異。

如何挑選?  
● 套圈的大小差異要夠大,才能幫助孩子察覺不同。
● 顏色鮮明且容易區辨,以幫助孩子命名顏色。

怎麼陪孩子玩?  
孩子剛接觸到套圈時,並不會主動依序大小排列,他通常會很開心地把套圈套在自己的手上,這個時候不要急著阻止他,讓他滿足自由探索的欲望。而孩子也能從有些圈圈套得進去手臂,有些卻不行,而察覺套圈有大小的差別。 大概到一歲半左右,孩子開始喜歡排列大小,此時你能引導孩子說:「每個甜圈圈不一樣大耶!我想吃最大的,拿給我好嗎?」引導他依大小排列。另外,也可以問問孩子:「哪個顏色的甜甜圈最大啊?」他可以從語言和觀察中,連結顏色和大小的關係,讓概念形成更穩固。  

經典益智玩具2:積木
積木是「創造性」的遊戲,小小孩可以隨意堆疊,大孩子則可以做出自己想要的造型;積木也是「破壞性」的遊戲,隨時都能把做好的東西推倒、破壞。平時如果隨意推倒或破壞東西,會被成人制止,玩積木時卻不會,這就是孩子喜歡玩積木的原因。為了增加感官刺激,有些積木還會加上一些特殊的設計,如:鏡子、鈴鐺等,總是能夠吸引孩子不斷地在手上把玩,增加孩子玩積木的興趣。

如何挑選?  
● 積木要有一定的重量才比較容易堆疊,因此,對一歲以上的孩子來說,木頭積木是比較好的選擇。
● 若一組積木中,能具備多種認知概念的設計(例如:不同形狀與顏色、會發出有聲音、鑲著鏡面或有不同圖案),是比較適合低幼孩子的選擇,因為更容易引起孩子玩的動機。

怎麼陪孩子玩?  
對小一點的孩子來說,可以先選擇布積木,一方面比較不容易受傷,另一方面也比較容易抓握操作。 而在玩一般積木時,如果孩子還不太會堆疊,你可以先幫忙把積木疊高,再讓孩子推倒積木,孩子會因為「破壞」而感到驚喜,然後他也會想試著堆高積木,而學到堆疊的技巧。 當孩子大一點可以嘗試堆積木做出不同造型時,你可以問問孩子「你堆的是什麼呢?」用開放性的問法,鼓勵孩子表達他的想法,或是編一個故事,都是讓孩子激發創造力與想像力的好方法。  

經典益智玩具3:形狀套套桶
形狀套套桶是用比對方式而設計出的玩具。孩子嘗試把形狀積木放進套桶蓋子上相對應的洞裡,就是在做簡單的分類和配對,還可以讓孩子認識形狀喔!

如何挑選?  
● 要特別注意形狀積木的大小,一種形狀積木只能投入相對應的洞口,以免產生混淆。例如:三角形積木只能投進三角形的洞口,投不進圓形洞口裡。
● 每種形狀的積木最好不只一個且也有不同顏色,如此可以讓孩子分類顏色和形狀。

怎麼陪孩子玩?  一歲之前的孩子,他可能會打開蓋子,一股腦兒地把東西都放進套桶裡,再通通倒出來,這是因為他正在探索裡外的空間關係,所以覺得倒出倒入特別好玩。 大概到一歲到一歲半左右,孩子開始喜歡配對形狀,這個時候,你只需要對孩子說:「把積木放進桶子裡吧!」接著就讓孩子自己實驗。你會發現,孩子會從隨意嘗試到發現形狀的不同,而慢慢縮短了把形狀積木放進去的時間,這就顯示了孩子解決問題能力的進步。  

經典益智玩具4:拼圖
玩拼圖需要相當的專注力與耐心,以及一些尋找線索的技巧。孩子喜不喜歡玩拼圖、可以完成幾片拼圖,其實有很大的個別差異。因此,你應該確認孩子的能力與興趣,再挑選適合孩子的拼圖,讓孩子可以玩出成就感。

如何挑選? 
● 選擇孩子熟悉的圖案,可以增加吸引力。
● 根據孩子年齡以及現有能力,挑選適當的片數以及單片拼圖的大小。
● 切割後的每一片拼圖,應該有不同於其他片拼圖的明顯特徵以及清楚的拼接線索。
● 切割拼圖的軋型設計,最好每一個都不相同,才不會誤導孩子拼錯。

 怎麼陪孩子玩?  
拼圖可以有很多變化,小一點的孩子可以從鑲嵌式的有鈕拼圖開始玩起,引導孩子將有鈕拼圖放入適當的位置;再來,可以嘗試一張對應一張的接接排和兩片拼圖;之後再根據孩子的能力,慢慢增加拼圖的片數。 玩拼圖時,你應該先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每個孩子會歸納出適合自己的拼接策略;當然如果孩子遇到困難,你也可以適時地引導孩子觀察線索,避免孩子產生挫折而放棄。  

經典益智玩具5:翻翻卡
兩兩相同的翻翻卡,是認知玩具中最典型增進記憶力的遊戲。不過對三歲之前的孩子來說,進行這類規則性的遊戲並不容易,孩子必須了解規則與輪流的意義,並且按照規則來進行遊戲。因此需要多練習,才能正確的跟隨規則玩。

如何挑選? 
● 圖卡的內容應該是孩子熟悉的事物。
● 圖案的造型要簡單,圖案間的類別差距要大,以免孩子混淆;而給大一點的孩子,則可以提供一些小元素,讓孩子觀察細節(例如:同樣的人物但做的動作不同),也較能引發和孩子對話。

怎麼陪孩子玩?  
你們先從觀察圖卡開始,引導孩子觀察圖案、區辨出圖案間的不同;等到孩子比較熟悉圖卡之後,再請他找出兩張一樣的圖卡,再說一說圖卡的內容。 最後,可以玩記憶遊戲,把有圖案的那面朝下,親子輪流翻開兩張圖卡,試著找出一樣的,讓孩子試著同時記憶空間、位置與圖案。不過這對三歲的孩子來說,還是有些難度,所以一開始先拿出兩、三對來玩就好,再依孩子的能力慢慢增加難度。 

經典益智玩具6:圖形配對卡
當孩子兩歲之後,除了一般常見的認知類玩具之外,還可以選擇專為孩子設計的圖形配對卡,透過問題引導與具體操作的方式,讓孩子從遊戲中自然而然地學習各種基礎認知概念。

如何挑選?
● 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透過具體操作的方式去探索,所以遊戲卡應該搭配可以操作的小物件。(以信誼出版《同不同 you & me》為例,是以不同的造型泡棉作為操作的物件)
● 遊戲卡的問題是開放式的,可以引導孩子去回答,遊戲功能才能被延展。

怎麼陪孩子玩?  
讓孩子依照遊戲卡上的提示玩遊戲,如果孩子沒有辦法達成時,不一定是他不會,有時是因為無法理解你說的話,你應該試著以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再描述一次。 更重要的是,玩遊戲卡時,不要當作是考試,只要求得出正確答案,過了一關就接著一關。應該用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孩子去思考更多的可能性,鼓勵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並增加你們之間的對話,如此不但可以增進孩子的語言,更能強化孩子的認知概念。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