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親近自然,找回環境敏銳度

研究指出,幼年跟自然環境接觸、互動的經驗,會影響日後對待環境的態度及敏銳度。爸媽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對環境有感、能體會周遭大自然的變化,進而愛護環境呢?



文/林欣慧(美國休士頓大學維多利亞校區人類發展與教育學院副教授)


當寒冬遠去,春天來臨,萬物復甦時,你是如何知道的?如果你想與孩子分享這樣的季節變化,你會如何描述呢?當你閉上眼睛,試著用心中的彩筆去描繪春的景象,這又會是怎樣的一幅畫呢?

有的人可能只能描繪出一幅很簡單的圖畫,有的人卻可以輕而易舉地勾勒出充滿各種細節的圖畫,有花有草,有山有水,加上蟲魚鳥獸。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原因就是:個人在早年跟自然環境接觸及互動的經驗,會影響日後對待環境的態度及敏銳度。

在都市長大的孩子,環境敏銳度較差
根據統計結果,有90%美國人是居住在都市或近城的郊區。曾有研究指出,美國人一生中有超過95%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換言之,走出戶外的時間少之又少。研究更發現,長期在都會環境居住、長大的孩子,較難發展出對自然環境的正向態度:情況輕度的人會對所處環境無感,嚴重的人甚至會對自然環境產生恐懼及厭惡。

雖然這些研究是針對美國人所做的,卻值得我們借鏡。台灣的人口密度要比美國更高,我們的情況可能更嚴重。現在孩子的生活方式,因為3C產品普及,比起爸爸媽媽的童年時代,他們花更多的時間在這些產品上面,相對來說,孩子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及時間就顯得非常的少。

建立保護地球的責任感,從環境教育做起
近年來,環保議題不斷地增加,人類如果想要能夠繼續保有這片生存的土地,就應該有「保護地球,人人有責」的共識。因此,我們要有心地引導孩子,讓環境教育在他的心中扎根。

兒童對環境的認識是透過直接接觸的方式,所以爸媽不妨在孩子小的時候,提供豐富的學習經驗。所謂豐富的經驗是指接觸的次數要多、學習的方式要自然、品質要好。

學齡前兒童對環境教育的學習,應著重在持續性而非偶發性,這對生長在台灣都會區的孩子是很大的挑戰,因為他居住的環境多在水泥叢林之中。如果不可能每天接觸到青山綠水,那麼應有變通的辦法。

尤其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很渴望爸媽的陪伴,他們對於家庭活動的參與度也比兒童和青少年要來得高。爸媽應好好把握這個黃金時期,珍惜跟孩子相處的時間,一起學習環境教育,讓生活品質提升。

鼓勵孩子多探索,給予最佳的協助
對學齡前兒童環境教育的啟發及學習,應以有趣的探索為主,爸媽在這個學習的過程則應是扮演協助者的角色。爸媽要如何做呢?

◼ 提供簡單學習的經驗
讓孩子在他們所熟悉的環境中探索是最好的開始,例如:引導孩子去觀察居家旁公園中一棵特定的樹,在每一次到公園玩時,陪著孩子一起觀察這棵樹的生長變化。平常也多教導孩子用心觀察周遭環境的改變。例如:當季節改變時,人行道上的路樹有了哪些改變?公園裡哪些花朵綻放了?

◼ 多一些正面的戶外經驗
學齡前兒童的學習最好是透過直接且具體的方式,盡可能每周至少有一次接觸戶外的機會。如果每個月或更久時間才偶一為之,那樣的效果就不盡理想。

◼ 讓孩子透過體驗學習而非刻意教導
這個年紀的孩子,學習多靠五官感覺、親手操作。如果只是看和聽,便會成效不彰,養成孩子自動自發、動手做的習慣,才能真正學得好。

◼ 和孩子一起學習
大人對大自然的敏銳性及愛護之心,會深深烙印在孩子的心中。但是爸媽不要有過大的壓力,不要因為覺得自己對大自然所知有限而感到心虛,一開始就覺得自己會教不好。其實爸媽可以趁機敞開心懷,找回失落的赤子之心,試著用心去體驗新事物,跟孩子一起學習成長。爸媽的陪伴就是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 做個好模範
當爸媽展現對環境的尊重及照顧時,孩子也能耳濡目染。不論是愛惜資源、不亂丟垃圾、把垃圾正確分類、隨手做環保等任何一個簡單的小動作,都是開啟孩子環境教育的第一步。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