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曾經為孩子的體重過重感到擔憂嗎?根據最新的醫學發現,想幫助孩子控制體重,除了監督日常的飲食和運動之外,還有一個絕佳的秘方,就是從心靈層面做起,給孩子充足的愛和陪伴!
文/陳如瑩醫師(愛群成長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
父母是孩子減重的關鍵角色
近期,知名兒科期刊JAMA Pediatr.整理了美國兒科醫學會2023年最新兒童肥胖治療指引中,關於家長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一步步幫助孩子減重。文中提到,透過兒童減重門診團隊和家庭的力量,共同設定目標,同時關注孩子的身心靈健康。以下是我根據其中給予父母的建議,延伸出的五個重點,提供家長參考。
用適齡的方式引導動機
通常我們會以健康這個面向去做討論,但健康的層面也可以很廣泛,這個時候需要專業兒科醫師和減重團隊介入,個別化的探索孩子的動機,並用適齡能理解的方向去做溝通引導。
每個年紀的孩子對於肥胖的理解不一樣。年紀較小的孩子並不知道肥胖有可能會造成的影響,有可能只是看到自己的外型和同儕比較不一樣,或是覺得自己在運動時體力比較差,但這些都可以成為減重的重要誘因。
要嘗試用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去介入,找到個別的減重動機,才比較會有成效。
別讓孩子孤軍奮戰
孩子模仿的核心是家庭,對孩子來說,最親近的就是家人,所以他們常模仿父母的習慣。因為這種模仿讓他們有歸屬感,覺得安全。也因此,要幫助孩子減重,很重要的是父母的思維和行為,讓全家都能養成一個正確的飲食運動觀念和生活習慣。
假如家長要求孩子執行嚴格的飲食運動,但自己或其他成員卻做一些NG行為(例如吃宵夜零食,或者都不運動,躺在沙發上滑手機);這樣的話,認真執行體重控制的孩子會有強烈的不平衡及剝奪感,心裡累積的委屈和壓力,更有可能變成後續反抗或者放棄的最大的阻力。
因此,全家都需要將邁向健康的體態視為共同努力目標,這種家人連結的共同成長,會讓孩子更有歸屬感,也更願意去配合。可以和孩子溝通,設定一個能夠全家人一起執行的三餐和零食、睡眠和運動的時間表,並努力執行。
臨床上發現,全家動起來的個案,減重效果最好。有許多家長在陪伴孩子執行健康生活計劃後,自己也成功瘦身,算是額外的驚喜。
讓孩子知道你愛他們
有些來門診的孩子,對於「體重」這類的字眼,會有一種被貼標籤和自卑的感覺。與其一直做口頭上的要求,爸媽不如改用溫馨的態度做提醒,表達您對孩子健康的關心,維持溫暖的連結,提供指導而不是控制。
在診間我雖然會要求孩子去做體重紀錄,但同時會告訴他們:重要的是體態的變化,也就是身體組成(脂肪肌肉比例)的改變,而不是體重計上的數字。例如,孩子因為少吃零食並努力運動而增加肌肉、減少了脂肪,這時,體重數字或許未減少,但是看起來卻更緊實了,這就是正向的變化。
如果家長經常提醒孩子關注體重,可能會讓孩子感覺自己不被愛,影響親子的關係。身為家長的我們,若能讓孩子感受到無條件的愛、接納與理解,他們才能從親子的互動中,找到歸屬感及價值,進而發展出可以支持自己的力量。以愛為出發點的教養才是正確的方向。
多和孩子聊聊,陪伴走過挫折
體重超標的孩子,常會伴隨許多心理健康和同儕關係問題,包括飲食行為障礙,如壓力性暴食等,以及自尊心下降、憂鬱症狀的出現,甚至可能受到同儕霸凌。隨著社群網路的崛起,孩子無形中也會默默期望自己符合流行的審美觀,他們可能會嘗試減肥以獲得認同感,避免被排擠。
其實大多數的孩子都十分在意自己的體重和體態狀況,只是忙碌的生活讓親子很少有時間可以深聊,讓孩子表達真正的想法。如果家長能空出一些精心的時刻(註1),用一種好奇的姿態,聽孩子說說內心的想法感受,有時會意外發現一些冰山(註2)下的需求。
在執行減重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挫折和阻礙,談談孩子的感受,問問他們的感受、需求、渴望跟選擇,都可以幫助孩子更了解自己。比起達到目標,面對挫折時的態度,更是我們要讓孩子學習的過程。記得向孩子表達你對他的支持:「別擔心,所有的過程我都會陪著你一起。暫時的挫折沒有關係,你能夠做到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你要感謝自己努力執行這些習慣!」
父母也需要多關照自己
陪伴孩子執行體重控制過程中,父母若能以身作則,建立良好的態度和習慣,讓自己活得更健康,也是幫助自我成長的珍貴歷程。在門診,我都會告訴家長,從小就能夠培養孩子正確飲食和生活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終極目的就是幫孩子建立起一套能夠長期維持的健康生活方式;這份禮物會一直陪伴他成長,而且終身受用。
最後,我也想肯定家長們:
「別忘了要感謝自己,一個那麼努力的自己,一個在意孩子健康、願意為了孩子更好的未來而努力的你,真的很棒!」
註1:精心的時刻,意指給予孩子專注而不分心的陪伴時間,可參考美國婚姻治療師蓋瑞‧巧門(Gary Chapman)提出的5種愛的語言。
註2:冰山,出自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的「冰山理論」,比喻一個人外在顯露的行為只是一小部分,就像極地裡的冰山一樣,還有許多看不見的部分(情緒、觀點、期待等)需要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