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親子木育生活,陪孩子玩出手感創造力

陪孩子長大是父母再一次經歷童年的機會,小時候玩各種遊戲的經驗,在陪孩子玩的過程中再次浮現,有時讓人不禁思索:既然「玩」對孩子的成長與學習有這麼多的好處,大人為什麼停止遊戲了呢?聽聽旅居美國的周婉湘老師怎麼說……


文/周婉湘博士(《一起讀、一起玩》、《手感創造力》作者)照片由作者提供

找出親子都覺得好玩的共學活動
對某些父母而言,「陪孩子玩」可能像是一項工作,但有沒有什麼親子活動,是父母自己也會覺得好好玩的呢?

每位父母和孩子的興趣都不同,全家一起動手玩的活動可能是烘培、種菜、繪畫、騎車、露營等,只要是親子都覺得好玩,會想要持續做,或能從中發揮創意、獲得成就感的活動,都是適合全家人一起共玩、共學的活動。在我們家中,因為有位愛好木工的爸爸,帶動全家都喜歡玩的活動就是木工。 

木育的好處:激發創意和多元能力
其實孩子小時候可能會用回收的紙箱、紙板來做玩具,但慢慢長大之後,他們會想要做出更堅硬、可以玩得更持久的玩具,這時就是將木頭材料和工具介紹給孩子的好時機。木頭雖堅硬,但也極具可塑性,學會使用鋸子、刨刀、雕刻刀等工具,就可以把木頭塑造成自己想要的形狀;再透過粘、釘、榫接等固定方式,可以進一步組合出更多的創意。

帶孩子做木玩具有許多好處,首先是木頭能刺激孩子的五感發展,不同的木材能提供孩子觸覺、視覺、嗅覺等刺激;其次,在使用工具的過程中也能促進孩子手眼協調的發展、建立空間立體概念等。再者,當孩子嘗試將自己腦中想像的玩具,實際製作出來的過程中,他們會經歷事前的設計(例如:一把劍包括哪些部件),和過程中許許多多的問題解決的機會(例如:如何讓小汽車的四個輪子都能著地),這些都能刺激孩子的認知思考能力。最後,不同於只是將買來的木頭材料包加以組合,製作自己設計的玩具,也讓孩子有機會發揮創意,做出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

玩木頭四部曲:全家一起玩出新能力
我們帶孩子玩木頭的經驗,前後可以分成四個階段:

1.做玩具給孩子玩
最開始是我先生對木工有興趣,有幼教背景的我,便從網路上找一些圖片,請他用木頭做出一些經典的木玩具給孩子玩。看到孩子歡喜的反應,我也開始學習使用線鋸機、電動磨砂機、雷射切割機等工具,嘗試做出不同的玩具給孩子玩。這些玩具包括木頭疊疊樂、立體拼圖、毛線編織器等。

2. 做出孩子想要的玩具
接著,孩子們也開始「許願」,要我們幫他們做木劍、木槍、溜溜球等玩具。孩子看到我們能夠用各種工具做出東西,在一旁觀看的他們也會想動手嘗試看看。

3. 帶孩子做出自己的玩具或禮物
當孩子躍躍試試,這時就是很好的機會,帶他們從畫設計圖、使用簡單的手工具,開始學習木工的技巧。慢慢的,我們從做自己的木玩具,也開始做玩具送給朋友,孩子則會做禮物給同學、老師,也有朋友願意付費請我們製作木作品。

4. 和孩子一起開店販售木作品
在信心和作品逐步累積之後,由於旅居美國,我們嘗試在美國最大的手作電商平台上開店,販賣自己設計的商品。我和先生一開始做玩具給孩子的時候,並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但在帶孩子做玩具的過程中,不僅孩子玩出動手做的自信,大人也玩出了自己的第二專長。

真實手感經驗,培養出動手做的自信
這一趟帶孩子的玩木之旅,最寶貴的是孩子培養出對「自己動手做」的自信,小時候累積的成功經驗,讓他們更相信自己能動手將腦中的點子實踐出來。

例如大兒子唸國二時,曾因為想要一個價值六千塊的電競鍵盤,但因為覺得太貴,決定自己做出一個類似的鍵盤,他學會使用3D列印機製作零件,並在網路上找設計圖,學習焊接電路,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這麼複雜的東西。

在AI快速發展的虛擬時代,孩子更需要相信自己的雙手有能力,從小累積真真實實動手創造的經驗,只要能運用身邊能找到的資源,不管是動手做甜點、在菜園翻土、玩顏料、修腳踏車或搭營帳……,找到一個你和孩子都喜歡玩的活動,陪孩子離開螢幕,動動雙手來創造,就能讓孩子在成長過程的「手感」,不只是手機螢幕的觸感。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