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6-7歲孩子閱讀發展特色的共讀策略

六到七歲的孩子開始上小學、進入正式的讀寫教育,他們發展到什麼樣的閱讀階段呢?讓我們來了解適合他們的書籍和共讀策略,協助父母陪伴孩子從「學習閱讀」邁向「閱讀學習」之路。


文/周婉湘博士(《一起讀、一起玩》、《手感創造力》作者)


在幼兒園階段,孩子主要是透過圖像或實物學習,當他們進入小一,將開始接觸更多抽象的文字符號。從學習拼讀注音到能書寫出上百個國字,許多父母都會擔心孩子是否能跟得上這麼快的學習進度。父母在家可以做些什麼,幫助孩子順利學會閱讀,並持續喜愛閱讀呢?

耐心陪伴,學習閱讀需要時間
首先,家長耐心的陪伴,並保持輕鬆愉快的態度,是孩子能喜歡抽象符號的學習、進而愛上閱讀的重要關鍵。家長通常會考慮上小一前先教孩子注音,但是注音學習也有很多的階段,從認識符號、書寫符號,到了解拼音原則、熟練注音的拼讀與聲調、了解音與義的連結,並能拼寫出字詞、句子等,往往需要長期的接觸與練習。所以,不需要操之過急。

爸媽在家可以做的事情,是多和孩子共讀強調聲母、韻母、結合韻等有押韻的圖畫書或詩歌,例如《小鞭炮劈啪劈》,透過有趣的兒歌,增加孩子聽音的能力,並帶孩子關注頁面上的插畫和注音,增進對符號意義的理解。另外,爸媽也可以在共讀後搭配拼音遊戲,準備一些ㄅㄆㄇ磁鐵、卡片等,挑選書中的幾個字詞讓孩子拼拼看。

以圖輔文,增加孩子國字認讀量
孩子在幼兒園階段通常已經能夠認出一些簡單的國字,進小學後,在學校大約會接觸到300到400個常用字,搭配注音的拼讀,在一年級結束時,許多孩子已經可以開始自己閱讀有注音的繪本和簡單的橋樑書。

由於這階段的孩子正起步開始認字,他們適合每頁都有插圖、字體較大、文字較少且有注音的低年級橋樑書,例如《小黃兔和綠薄荷的森林事件簿》系列,這些書不只故事有趣,每個章節篇幅也較短,藉由文字與圖像充分配合,能幫助孩子理解,並增加閱讀的成就感。爸媽可以和孩子輪流朗讀,過程中,不用急著糾正孩子讀錯的地方,他們可能唸完一個句子時,也許會意識到剛剛讀的字怪怪的,而自動修正過來。若孩子沒有自我修正,可透過提問引導孩子從上下文、注音等線索,找出正確的讀音,或指指頁面上的插圖,問他這是什麼,讓他意識到自己正在讀的語詞所代表的意義。

討論內容,幫助孩子理解更多知識
剛學認字的孩子很容易因為過度專注在把文字正確朗讀出來,而沒有餘力去思考自己正在讀的片段意義為何。爸媽可以在孩子讀完一個段落後,停下來跟孩子討論他剛才讀的內容。同時,這個階段的孩子仍然很享受依偎在父母懷裡,聽他們朗讀故事,因此,爸媽不要把珍貴的親子共讀時間都拿來上認字課,還是要保留時間單純朗讀好書給孩子聽,一起享受好作品帶來的樂趣。

這個階段的孩子認知能力已相當好,喜歡學習新知或聽情節更長更複雜的故事。他逐漸從「學習閱讀」過渡到「閱讀學習」,也就是能利用閱讀作為獲取新資訊和探索不同主題的工具。家長可以選擇像是【好好讀小學堂】系列的短篇小說集,或《動物偽裝大師:是誰躲在裡面?》這類知識類書籍,雖然沒有注音,但孩子已能理解內容,適合由父母朗讀給剛學閱讀的孩子聽。每天朗讀其中的一、兩個章節,慢慢與孩子共讀完一整本書,可幫助他認識更多生活用語之外的字詞,並擴展孩子對世界的認識。

固定時間,每天一起與書約會
最後建議爸媽,可以訂出一段每天一起默讀的時間,放下手機,和孩子一人拿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坐在彼此身旁閱讀,用身教來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在這個階段,孩子可能會反覆閱讀他喜愛的書,爸媽也不用強求他更換書籍,因為重複閱讀也有助於建立流暢度,幫助他更深入理解文本,並複習還不熟悉的字詞。同時,爸媽可以多提供孩子各類文體的書籍,包括寫實故事、幻想故事、歷史故事、知識圖鑑、小百科、詩集、傳記等,提供孩子不偏食的閱讀素材。畢竟,閱讀不僅僅是了解熟悉的事物,更是探索新知識和陌生想法的過程!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