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慢慢來:淺談幼兒退縮行為

新學期開學了,有些孩子很快就可以融入新的環境,有些孩子則要比較長時間才能交到新朋友。除了接納孩子的氣質,父母還可以做什麼呢?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KIT)研究團隊已經找到一個秘訣,可以幫助幼兒發展社會能力,讓我們來看看他們的發現吧!



文/KIT研究團隊
節錄自《今日的孩子•明日的台灣》

幼兒園舉辦家長日這天,小新媽媽向老師詢問小新在學校的狀況,因為小新從小就是一個比較退縮的孩子,不太喜歡接觸新事物,也不太愛和其他朋友玩。媽媽很擔心孩子退縮的行為表現,會不會有不好的影響?

退縮的孩子,需要家長的引導
透過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KIT)的研究計畫,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學者們請4歲幼兒的主要照顧者(包含:母親、父親、祖父母等)觀察孩子平日的退縮行為表現,時隔一年,再邀請同一位照顧者評估孩子的社會能力,最後分析孩子4歲時的退縮傾向對其5歲時社會能力的影響。

結果指出,孩子4歲時的退縮行為傾向對他們5歲時的獨立性、合群性、主動性都有明顯的負向影響。如果家長在觀察到孩子的退縮傾向後,也沒有對他們進行積極的協助與引導,那麼孩子將比較難建立良好的獨立性、合群性與主動性等社會能力(如下圖)。
 

安全依附是降低退縮傾向的關鍵
孩子的退縮行為是怎麼形成的呢?依據心理學家Bowlby和Ainsworth的依附類型理論,具安全依附關係的幼兒會主動探索陌生環境,假如在探索陌生環境時遭遇了困難或挫折,就會回到主要照顧者身邊尋求安慰;主要照顧者就像他們的安全堡壘,從這裡獲得適時的安撫與鼓勵後,就可以重新獲得探索陌生環境的勇氣。反之,具焦慮型依附的幼兒因為並沒有將主要照顧者視為安全堡壘,當他們處在一個陌生環境時,就比較不敢主動探索環境。

KIT研究團隊的調查發現,孩子在18個月大時,如果能與主要照顧者有較高程度的安全依附關係,這些孩子在3歲時就比較能勇於接觸新事物,然而如果在18個月大時有比較強的焦慮依附關係,例如到陌生的地方時總是緊抱或跟著照顧者,他們在3歲時往往容易展現退縮行為,未來也更難嘗試接觸新環境或認識新朋友(如下圖)。


不過,研究團隊發現幼兒的退縮傾向會逐年下降,這顯然是個好消息!這代表家長確實能透過支持、溫暖的教養策略,來緩解孩子的退縮行為傾向,讓孩子們在未來能擁有較好的社會能力(如下圖)。
 
放慢腳步,孩子可以走得更遠
所以,當發現家中的小寶貝對陌生環境或人事物有較高的退縮行為傾向時,家長能先別急著要求孩子馬上得勇敢面對陌生環境或人事物,請記得給予情緒上的安撫,抱抱孩子,就可緩和孩子的緊張情緒,讓他們覺得自己是被愛的、安全的。

家長可以依據狀況放慢腳步,陪伴孩子一起面對陌生環境,也能緩和他們焦慮緊張的情緒。而當孩子能慢慢嘗試接觸陌生環境中的人物時,家長就可退居後位,做他們的安全堡壘,一方面看顧孩子探索環境時的安全,另一方面也在他們產生害怕情緒並尋求撫慰時,適時給予擁抱與安慰,孩子就能更有勇氣跨出腳步,探索新的人事物。

書籍簡介
 
 

邀請您一起來認識台灣0~6歲孩子的發展指標!
《今日的孩子•明日的台灣》集結了來自幼兒發展、教育、心理、醫學等領域專家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討認知、語言、社會情緒、身體動作、健康等幼兒發展的各個面向。本書基於超過12萬筆數據和8年以上的本土研究成果,將科學證據與實用知識結合,是學術研究者及關心兒童發展人士必讀之作,亦是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切實可行的育兒寶典。

作者簡介
KIT 全名為「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Kids in Taiwan: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由計畫總主持人張鑑如教授暨研究團隊聯手執行。研究團隊包括幼兒發展、幼兒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教育心理學、早期療育、臨床醫學、調查研究、資訊工程、測驗統計等領域之學者、專家、醫師。
本篇文章原作者為黃信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生)、程景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涂妙如(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