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糕甜蜜蜜》專家導讀:溫馨甜蜜的客家嫁娶文化
更新 : 2025-02-25
從全家人齊心製作甜米糕,到溫馨有情的婚禮迎娶,《米糕甜蜜蜜》作者江明恭以客家人嫁妹(嫁女兒)的禮俗,結合木刻版畫線條與客家花布拼貼,帶出家中辦喜事的熱鬧喜悅,及客家米食文化的傳承。

文/吳幸玲(臺北市立大學幼教系兼任副教授) 《米糕甜蜜蜜》故事的緣起,來自於小女兒的童言童語「以後我要跟爸爸結婚,這樣我們就可以永遠住在一起了!」女兒的小小心願,爸爸聽了有點感動、也有些感傷,想到未來也將面臨女兒出嫁的那一刻……於此,作家爸爸著手將內心的感觸結合家鄉的習俗,完美演繹了這一則溫馨有情、甜蜜好滋味的客家故事。
取材自客家的生活禮俗的
《米糕甜蜜蜜》,透過一家人同心協力製作「甜米糕」的過程,娓娓道出家鄉特有的文化傳承,以及對婚姻的美好祝福。故事的主軸,是從一個小女孩的視角,觀看做米糕的習俗,並融入歡慶嫁娶的儀式,格外有意思!
主角小桃妹和友伴哼著童謠,玩起娶新娘的遊戲,映照著姑姑即將出嫁的喜事,而家人一起動手做米糕的重頭戲正溫馨上演。小桃妹看著媽媽洗糯米,爸爸燙軟糯米,阿婆接著蒸煮糯米,阿公用香濃金黃的花生油拌炒糯米飯,爸爸再倒入濃郁香甜的紅糖和砂糖用心攪拌。
全家人分工合作,修飾塑形、剪囍字,終於端出最完美的「甜米糕」。每一個看似簡單的食作步驟,都蘊藏著濃濃的愛與祝福,祈願出嫁的女兒多子多孫、婚姻甜蜜而美滿。
插畫的表現不俗,充滿民間藝術的風格,黑色為主色調的木刻版畫手法,樸拙的線條,人物的刻劃,皆與故事的傳統文化相互呼應;文圖契合,呈現出道地的客家氛圍,讓孩子在欣賞故事時,也能感受在地文化的獨特與美好。
整體而言,獲得第36屆信誼幼兒文學獎創作獎佳作的
《米糕甜蜜蜜》,創作手法成熟,充分掌握圖文敘述的節奏,並傳遞鄉土文化的特色,是一本意涵豐富又多元的在地作品。對當代的孩子而言,透過圖畫書的閱讀,領略不同的文化禮俗,別具意義!
※本文為第36屆信誼幼兒文學獎評審的話 
小桃妹的姑姑要出嫁,全家人動手做「甜米糕」,幫忙的人手越多,愛與祝福也越多!在地客庄米食文化與婚嫁習俗,祝福新人甜甜蜜蜜、幸福圓滿。…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