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不合作、不聽話,你會用獎勵或懲罰讓孩子配合嗎?這些方法一開始看似有效,但久了卻可能讓孩子愈來愈依賴外在動機,行為也很難真正改變。
本集「升級父母力」單元,再度邀請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講師、米露谷心理治療所所長-駱郁芬臨床心理師,從正向教養的觀點,帶你重新看懂「獎勵、讚美、剝奪、威脅」這些常見做法背後的盲點與風險。那有沒有更好的方式?
這一集,帶來不同角度的教養思維,幫助你培養孩子的內在動機。不靠獎勵和讚美,也能教出真正會自我管理、有責任感的孩子。
節目名稱:不靠獎勵和懲罰,也能教出主動自律的孩子
主 持 人:作家-劉淑慧
專家來賓:駱郁芬臨床心理師〡米露谷心理治療所所長
本集節目重點
✅不打不罵還不夠?為什麼連獎勵也不建議用?
✅常被讚美的孩子,反而不敢嘗試、更害怕失敗?
✅正向教養主張「鼓勵」取代「讚美」,兩者有何不同?
✅對孩子說「你再不聽話就…...」其實是一種懲罰?
✅用「剝奪」來管教孩子,真的會有反效果?
✅大家愛用的集點換獎品,背後竟藏著教養陷阱?
✅想養出主動又負責的孩子,關鍵在「歸屬感」與「價值感」
✅【實戰演練】孩子遇到困難就不想學,怎麼引導?
✅【實戰演練】姊妹搶玩具一直吵,爸媽該怎麼做?
收聽平台
APPLE KKBox Spotify SoundOn
教養孩子,不只是改變行為,更是引導他們內在成長。正向教養強調的,不是依賴獎勵與懲罰來控制孩子,而是用更細膩、長遠的眼光,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培養他們的責任感與自我管理能力。
本集透過郁芬心理師的專業分享,帶你看見「獎勵」與「讚美」的教養盲點,學會以鼓勵取代讚美,真正支持孩子願意為自己而努力。現在立即收聽,找到更有力量的教養策略。
駱郁芬臨床心理師給爸媽的提醒:
★如果你是用比較傳統式的教養,威脅打罵,你就是長期都很累,而且越來越累,因為孩子會越來越打不動,越來越罵不動。
★不會有孩子想要故意做不好,所以大人必須去相信孩子,他們都有動機想要做得好,之所以表現得不好,行為不如預期,一定是因為遇到了一些困難,或是想要透過這樣的表現去告訴我們一些訊息,需要我們幫忙。
★爸媽應該要學習打開自己的創意,有能力去發掘孩子。用一個比較長遠的眼光來看見孩子的努力,陪伴孩子培養他們的內在動機。
小編提醒:聽完這集,建議您再點選「正向教養」系列節目—
EP.69正向教養從哪開始?爸媽都該懂的「溫和而堅定」原則
EP.71當理智斷線時,還能堅持正向教養嗎?- Feat. 駱郁芬臨床心理師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來賓介紹:駱郁芬臨床心理師〡米露谷心理治療所所長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系學士、中正大學臨床心理所碩士畢業。曾於新光醫院精神科、亞東醫院兒童發展中心等單位,擔任臨床心理師。現為米露谷心理治療所所長,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正向教養家長講師,擅長處理兒童情緒及行為困擾,並以正向教養、親子關係、親師溝通,為許多爸媽提供相關諮詢,同時也是信誼好好育兒專欄作家。著有《爸媽不用忍的正向教養》、《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正向教養3到6歲篇》等。